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2900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自查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

全年认真完成了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坚决贯彻全市医改工作会议的精神,医改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是扩大了覆盖面。

探索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的管理运行机制,扩大覆盖面。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达66208人,居民医保参保109597人,实现了参保政策的全覆盖,参保率为9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再上新台阶,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四指标”监管,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保证了基金安全运行。

全县2011年9月20日全县参合人数达到125.1346万人,参合率达98.95%。

根据X新合发〔2010〕3号文件,对特殊群体缴费实行减免,低保人员支付比例提高10%。

二是提高补助标准。

按照要求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进行足额补助,我县负担标准为每人每年23.8元。

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实际补偿比为73.9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实际支付比例为72%,基金报销最高限额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11.8万元,城镇居民民医保为9万元,均超过规定收入6倍以上。

三是实现门诊统筹。

开展了城镇居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医保目录内药品等按规定纳入支付范围,城镇居基本医疗保险达514404.15元。

基金管理实行了风险调控,鼓励各类参保单位、个人参加商业补充医保,职工医保参加商业补充保险6万余人,居民医保参加商保达10.9万人。

四是加强调控管理。

建立了医保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控制和次均费用控制的双控指标。

新农合1至10月统筹基金支出14253万元,11至12月预计支出9000万元,结余12%,累计结余23%;

加强了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管,今年共查处6例伪造发票行为,涉及金额15.4万元,药店违规3起,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新农合对骗取基金行为进行了打击,今年还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评审,取消了43所定点机构报账资格。

(二)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健全基药制度组织领导。

成立了XX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印发了《XX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案》(X府办发〔2011〕10号)等文件,明确了我县实施的时间、范围、任务、步骤及要求。

二是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3月1日在全县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个中心卫生院、55个乡镇卫生院同步启动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网上阳光采购和零差价销售。

按照医改工作要求下发了《关于村卫生站(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范围。

三是探索多渠道补偿机制。

6月3日开始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县上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清资核产,县财政出台了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卫生系统对2011年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进行测算。

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2011年6月对全县60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定编1608个。

绩效工资标准已经人事部门批准,乡镇卫生院按照千分之1.25核定编制1608人。

出台了绩效管理办法,绩效工资方案正在逐步实施中。

(三)不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扩大建设成果。

通过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基层卫生单位基本上得到改扩建,县级、乡镇医疗卫生机构70余个,村卫生室500多个,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县人民医院迁建后,城区将进行城区卫生布局调整。

目前,县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通过三乙评审,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分别为二甲专科医院。

县内至少有一所县医院基本达到二甲水平的目标已经完成。

二是强化人员培训管理。

2011年,开展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培训卫生局管理人员1名,妇产科人员60人次,卫生院技术人员120人次,卫生院管理人员60人次,乡村医生604人次。

为乡镇卫生院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4名,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院长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实行聘任制管理,实行院长负责制。

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出台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本药物供应使用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实施中。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一是扩大服务内容。

严格执行11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拓展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按要求提高了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人均经费提高到25元,县财政负担标准为人均每年1.75元。

二是完成较好任务。

目前城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230700份,建档率77.42%;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814810份,建档率63.36%。

0至6岁儿童保健89617人,其中0至36个月儿童保健49501人;

孕产妇保健29436人。

老年人管理168039人,其中免费体检214086人次,高血压管理39379人,糖尿病管理14231人,发现重性精神病2567人,并全部纳入规范管理范围。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83%,叶酸服用率94.68%。

(五)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是制定实施意见。

制定了《XX县卫生局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意见》(X卫发〔2011〕5号),在我县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女儿童医院、县骨科医院实施公立医院改革。

从深化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以病人为中心,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

卫生人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2011年引进特殊专业及研究生22人,县人民医院引进博士生1人。

加强了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的监管,强化了行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受理各类信访举报15起。

三是强化管理考核。

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

制定了《XX县公立医院改革考核评分细则》,按100分制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医院年终目标考核挂钩;

积极开展了医疗卫生单位“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县医院等开展优质护理工程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1年,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病房称号。

三、存在的困难和实际问题

虽然我县在医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XX地域宽、人口多、涉及面广,财政配套压力大。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工资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响较大。

药品零差率销售,医院收入减少,大病、难病向县级以上医院转送,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后职工间收入分配差距较小,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同时造成部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极有可能出现“看病难”的问题。

三是部分医疗机构反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规格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的需求。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紧跟国家医改工作的前进步伐,扎实推进改革,切实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