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667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9组浅谈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5%的同学因为缺乏与他人合作所需的人际交往技能而不愿与人合作。

在“愿意与他人合作、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选项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为95.50%、86.00%,而非独生子女的比例分别为96.36%、91.06%,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在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弱于非独生子女。

在“愿意与他人合作、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等选项中,城镇子女的比例分别为95.13%、87.61%,而农村子女的比例分别为96.74%、90.22%,数据显示,城镇子女在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方面弱于农村子女。

三、大学生合作能力差的深层社会与教育的原因

1、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膨胀。

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

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失去了与多个兄弟姐妹的纷争、合作和谦让,缺少了人与人之间同甘共苦、共荣共赢的磨合历练,导致了合作精神的缺乏。

2、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历程引起的偏差。

在高考“一考定终身”这个“指挥棒”的引导下。

基础教育强调和考核的是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没有针对学生团体的成绩考核,老师和家长往往要求学生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向中考和高考的目标冲刺,若干素质教育的目标大大弱化,团队精神的培养也相对的淡出。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教育者和学生相对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工作。

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更是加剧了这种倾向。

教育者为了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在修订教学计划时总是专注于强化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而不太注重合作,奉献等目标的实现。

学生在片面的功利主义的就业导向下,更加注重掌握那些能在竞争的人才市场获得胜利的“硬本领”。

并且,求职过程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合作只是竞争获得胜利之后的事情。

大众传播不断传递和渲染着在竞争中成为精英的成功者,在这样的信息中,大学生自然很难坦然的思索合作,奉献之类的价值。

3、大学生自身对合作和竞争关系的认识不到位。

人类在生活实践中总是相互作用,不同主体之间为实现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而展开的竞争和合作是两种基本的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和合作成为现代人际中最常见的现象,大学生对待竞争和合作,往往过多的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合作的双赢。

4、社会不良现象的冲击。

我国处于新旧两种制度的更迭期,人们之间的各种厉害关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

大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心理准备不充分,理想和现实的偏差,是他们失落,焦虑。

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以及社会造成的不公平的竞争现象使他们对人际关系心存芥蒂。

如果大学生将同伴单纯的视为潜在的或者现实的竞争对手,必然会阻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

四、现代大学生协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现象】有的小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

有的是你一言我一语,风马牛不相及;

有的小组对问题还不了解,根本无从说

起……

【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割裂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因为“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

二是合作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学”,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而不能参与学生“学”的全过程,以至于学习活动出现东拉西扯的混乱状况。

其实,所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都应该以集体教学为其教学流程的第一环节,第一环节的教师精讲是后继的小组合作活动开展的基础。

教师的精讲,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活动的知识背景,同时还为学生明确了活动的目的、要求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

凡是这个环节没能做好,后来的小组合作活动一定有困难或者流于形式。

2.对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团体性认识不足

【现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过多频繁地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一些原本通过简单讲授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的一般性知识或技能,偏要花时间在小组内反复讨论。

【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合作学习任务的团体性认识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团体性任务,即任务所要求的资源(信息、知识、技能、材料等)最好是绝大部分单个学习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离开了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个人就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任务目标。

小组在任务目标上是共同的、明确的,同时资源上又是相互依赖的,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活动的参与,既能让学生意识到困难,又能感到在组员的帮助下可以解决困难。

这类活动在政治教学中很多,如关于家乡环境的调查、青少年守法现状的调查等。

3.好学生“一言堂”现象普遍

【现象】许多教师给每个小组指定了小组长,希望他们能组织协调组内活动,避免冲突,但“钦定”的小组长大多是能力较强、成绩较好、活泼外向的学生。

他们居于小组的权力中心和活动中心,以“小权威”的身份掌握小组活动权,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机会也多,因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减少,有的学生趁机聊天。

显然,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产生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思维、培养协作精神的良好效果。

【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代表小组;

二是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不明确;

三是教师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生生关系”,真正的“生生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不能让好学生产生优越感,同时要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特长。

4.忽视分组的原则

【现象】一些课堂上,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后,立即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有的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分组讨论,其中某小组参与讨论的人数多达20多人,不少同学连讲话的机会都没有。

【分析】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前提。

小组的组建应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

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它必须是两名以上学生(通常4~6人)根据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互助。

“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的开展。

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一方面使各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大体均衡的水平,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竞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5.评价重整体轻个体或重个体轻整体

【现象】课堂上,经过一番讨论和小组代表的交流后,老师往往会说,某某小组表现很好,某某小组表现欠佳。

而对于同一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小组中的贡献缺乏了解,因而对个体没有评价,忽视了个体的发展;

另一相反的情况是,合作交流一结束,老师会说,某某学生表现很好,而对小组集体缺少评价。

这两种现象非常普遍。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小组合作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着眼于对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体在合作学习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及进步的幅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同时在学生个体得到发展的同时,积极促成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

五、合作学习五个要素。

1、合作学习的要素之一:

积极的相互依赖

有效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是学生相信他们是同舟共济、荣辱共存的。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有两个责任:

学习布置的内容以及确保所有的组员之间都学习这些内容,即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学生们知道他们和其他组员密切相关,其他组员成功,自己才能成功,反之亦然。

分享资料,提供支持和鼓励,一起庆贺成功,从而使组员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在积极相互依赖的小组中,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努力对小组的成功都是必须的和必不可缺少的,每个成员对共同的努力目标都有各自的贡献。

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只有构建起清楚的积极相互依赖关系,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更高的成效;

目标互依与奖励互依一起运用比单一的目标互依产生更高的成效;

如果没有目标互依,资源互依本身不会产生成效。

2、合作学习的要素之二:

个人责任的培养

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的第二个要素,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就容易出现成员不参与群体活动、逃避工作的“责任扩散”现象。

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心理效应,在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时,小组就会嬗变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的“避风港”。

为了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必须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

对每个学生行为进行评价,并把结果反馈给个人和小组,以避免小组成员的无效的工作。

3、合作学习的要素之三:

合作技能

导致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或不能顺利进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

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合作技能。

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

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们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学生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在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在合作性学习中需要的合作技能与技巧包含许多方面,如自由谈论、情况的汇报、陈述论述、总结汇报同伴的谈话,或者倾听他人发言、讨论、争论和谈判等。

为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积极地、信服地、敏感地、建构性地进行合作,我们不仅要改善合作的准备状态,而且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4、合作学习的要素之四:

编组

实施合作学习时,分组是关键的要素,教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小组的规模,一般说来,时间越短,小组的规模应越小,通常以2~4人为一组比较适宜。

为使小组活动中具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应同时考虑组内异质、互补的情况。

5、合作学习的要素之五:

小组评价。

小组内部的自我评价是指小组必须定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和个人参与情况。

在教学中我们分成组员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和组员对小组内的个体评价两种评价方式。

它为保障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促进个人的合作态度,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维护小组成员的团结有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