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620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用辅料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doc

一:

药用辅料学:

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辅料与药物剂型、处方、制备工艺等的相互关系和药用辅料的开发、应用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

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作用:

1、药用辅料是药物制剂的物质基础2、药用辅料可改变给药途径和作用方式3、药用辅料可以促进药物吸收4、药用辅料可以改变药物理化性质5、药用辅料是提高制剂质量的关键

三:

液体制剂的特点:

1、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广泛3、减少某些药物刺激性4、服用方便5、体现复方制剂综合作用

四:

液体制剂分类

1、均相:

低分子溶液剂(<1nm,以分子离子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稳定);

高分子溶液剂(1~100nm,以胶粒形式存在,动力学稳定,热力学不稳定)

2、非均相:

溶胶剂(1~100nm,以胶体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均不稳定)

乳剂(>100nm,以小液滴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均不稳定)

混悬剂(>500nm,以固体微粒形式存在,动力学、热力学均不稳定)

五:

分散介质的作用:

1、溶解作用2、分散作用3、浸出作用

六:

分散介质选用:

1、根据介质本身性质选择2、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3、根据给药途径选择4、根据剂型选择5、根据其他因素选择(如,成膜材料,包衣材料等)

七:

乙醇:

易挥发,易燃烧,沸点78.3℃,与水混合体积缩小,放热

作用及用途:

1、浸提溶剂2、溶剂3、防腐剂(20%以上)

八:

甘油(丙三醇):

性质:

高沸点粘稠液体,味甜有温热感和引湿性,冰点低能防冻,与水、乙醇任意混溶

作用及用途:

1、溶剂(含水10%以上无刺激性),不单独做注射溶剂2、浸提辅助剂3、甜味剂(高浓度乙醇制剂中含量=<20%,内服含12%以上可防止鞣质析出)4、增塑剂5、防腐剂(含30%以上)6、润滑剂、润湿剂等

九:

丙二醇:

粘稠吸湿性液体,有可燃性,与水、丙酮、乙醇、甘油混溶

作用及用途:

1、溶剂(优于甘油)2、渗透促进剂3、防腐剂

十:

二甲基亚砜:

万能溶剂,粘稠吸湿性液体,味苦,可防冻

十一:

有效成分:

指某一单体化合物,能用分子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活性理化性质

有效部位:

指有效成分的混合物,指一大类有效物质。

如,人参皂苷

十二:

常用浸出溶剂:

水乙醇丙酮乙醚

常用浸出辅助剂:

1、酸(硫酸、醋酸、盐酸、枸橼酸,主要去除酸性不溶物质)2、碱(常用NaOH,氨水)3、稳定剂(包括抗氧化剂、抗水解剂)4、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5、甘油(溶解鞣质等)

十三:

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

1、胶团2、昙点(温度降低时由澄明变浑浊的温度)3、亲水亲油平衡值(总共HLB为0~40,非离子HLB为0~20,W/O型为3~8,润湿剂为7~9,O/W为8~10,增溶剂为15~18)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非离子型最小,最安全的是聚山梨酯80)

十四:

(表面活性剂)增溶的定义、机理及影响因素?

增溶:

药物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上升的现象

机理:

被增溶的药物以不同形式与胶束形成胶团

影响因素:

1、增溶剂的性质及其用量2、加入顺序3、药物性质

十五:

增溶剂分类(按毒性降低)

1、阳离子型。

以季铵盐类为代表,如:

新洁尔灭

2、阴离子型。

有强烈生理作用,包括:

肥皂类、硫酸化合物、磺酸化合物

3、两性离子型。

同时具有阴阳两种离子。

起泡好,去污能力强

4、非离子型。

包括:

聚山梨酯类、买泽类、苄泽类、聚氧乙烯共聚物(如,泊洛沙姆)

十六:

增溶剂的选择:

1、增溶剂的性质。

碳链长度、HLB值、昙点等

2、增溶剂用量3、增溶效果的影响因素。

如增溶剂种类、药物性质、温度等

3、增溶剂对药物的吸收影响5、增溶剂的使用方法6、增溶剂的毒副作用等

十七:

聚山梨酯80(吐温80)(最安全)

性质:

淡黄色微特臭粘稠液体,HLB为15,90%由大便排出

作用:

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

毒性最小,用于注射剂,可以消除药物浑浊现象,使药液澄明。

但不用于静脉、肌注等

十八:

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买泽类)

十九: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1、苄泽类2、西土哥马3、平平加O4、艾莫尔弗

二十:

泊洛沙姆188(聚氧乙烯共聚物类)(合成乳化剂)

性质:

不起昙,用于静脉注射,还能减缓肠道蠕动,提高生物利用度

二十一:

助溶剂:

指由于第二种物质的存在而增加难溶物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现象(不是表面活性剂,而是缔合成络合物,形成可溶性盐)

二十二:

β-环糊精及衍生物:

应用于难溶物增溶以及挥发油缺点:

1、水溶解度低,增溶限度小2、由于氢键具有肾毒性和溶血作用3、其羟基有类似酶催化作用

二十三:

乳化剂作用原理

1、降低界面张力2、形成界面膜3、形成电屏障4、增加乳剂粘度

二十四:

乳化剂的选择

1、根据乳剂类型选择2、根据乳剂给药途径选择3、根据乳化剂性能选择

二十五:

阿拉伯胶(不单用)水溶性大,不单用,易分层,呈弱酸性,多用于口服。

含氧化酶,易腐败,一般80℃预热30分种,一般不与酚类合用

二十六:

海藻酸钠不单用,卵磷脂可做注射乳化剂,极易氧化

二十七:

(助悬剂)甲基纤维素:

溶于冰醋酸-三氯甲烷(1:

1)形成澄明黏性溶液,在冷

中膨胀成乳白色悬浮液。

做助悬剂、、增稠剂、粘合剂、乳化剂、包衣剂等

二十八:

润湿剂:

能促进疏水性药物微粒被介质分散的附加剂

二十九:

防腐剂(常用山梨酸钾)

定义:

又称抑菌剂,指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品。

在液体、半固体中叫防腐剂,在注射剂、滴眼剂中叫抑菌剂。

能杀灭微生物的叫杀菌剂。

选用原则:

1、安全有效、稳定的防腐剂2、严格控制防腐剂使用范围和用量3、考虑溶液pH对防腐效果的影响4、考虑制剂中成分和防腐剂的相互作用5、考虑防腐剂与包装容器之间的相互作用6、采用复合防腐剂7、其他问题(如分配系数比)

苯甲酸:

不单用,与尼泊金合用。

防发酵能力大于尼泊金。

在pH为2.5~4时最强

对羟基苯甲酸(尼泊金):

防霉效果大于苯甲酸,对大肠杆菌作用强烈。

不能与聚山梨醇合用(形成络合物),遇铁变色,能被塑料制品吸附。

丙二醇可增其防腐作用

山梨酸(钾):

是一类脂肪酸,毒性最小。

pH=4时效果最好;不能与山梨酸酯合作

其他:

苯甲醇具有止痛作用;三氯叔丁醇不与碱合用;挥发油具有防腐作用

三十:

矫味剂:

能掩盖矫正不良臭味,使制剂可口,便于患者服用的物质

分类:

1、甜味剂2、芳香剂3、胶浆剂(其粘稠的性质能阻止药物想味蕾扩散)

4、泡腾剂(定义:

是将碳酸氢盐与有机酸结合,与水后可以产生大量CO2,溶于水后呈酸性,能麻痹味蕾;实质:

崩解作用)

蔗糖:

做矫味剂、稀释剂、粘合剂、赋形剂等

阿斯巴甜:

无热量产生,适合糖尿病人;遇氧化剂、碱性药物可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三十一:

抗氧化剂分类:

1、还原剂2、阻滞剂3、协同剂4、螯合剂(治疗铅中毒)

三十二:

pH调节剂:

人体忍耐度为4-9;脊椎腔为5~8;一般为:

酸、碱、缓冲剂

三十三:

局部疼痛减轻剂:

常用:

苯甲醇,三氯叔丁醇,丁香酚,盐酸卡因等

三十四:

渗透压调节剂:

血浆与0.9%氯化钠、0.5%葡萄糖等渗计算:

W=(0.52-a)/b

氯化钠等渗当量法:

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的氯化钠的克数。

公式:

X=0.009V-G1E1-G2-E2···

三十五:

冻干保护剂:

海藻糖冻干填充剂:

甘露醇(可做矫味剂、增稠剂)、葡萄糖等

三十六:

固体制剂特点:

1、剂型丰富,选择范围广2、制剂质量更稳定3、给药途径广泛

4、生产、包装、运输、储存、服用更方便缺点:

1、需加入很多赋形剂,使生物活性利用度降低2、不利于儿童和昏迷患者服用3、挥发成分易受损

固体制剂形态特征:

吸湿性、流动性、黏附性、压缩性

三十七:

临界相对湿度:

指水溶性物质在湿度较低环境中一般不吸湿,但相对湿度提高到某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叫临界相对湿度用CHR表示

三十八:

改善流动性方法:

1、增大粒子大小2、改变粒子形状及表面粗糙度3、减少水分

4、加入助流剂

填充剂:

包括:

稀释剂和吸收剂。

以增加药物重量与体积或者分散主药以降低物料黏性,利于制剂成型的赋形剂叫稀释剂;以吸收原料中多余液体的赋形剂叫吸收剂稀释剂分为:

1、水溶性2、水不溶性3、直接压片性稀释剂

淀粉:

pH为5.5~6.5;胶化温度以玉米粉最高,为73℃,吸湿性最小

性质:

1、流动性差2、易吸湿3、在冷水及乙醇中不溶作用:

黏合剂、稀释剂、崩解剂配伍:

过量引起肠梗阻;做崩解剂温度应小于60度;水杨酸及其钠盐遇水溶解,使淀粉胶化;能妨碍钙离子的扩散

乳糖:

一般做胶囊剂的稀释剂;几乎不吸湿,流动性、可压性好

甘露醇:

无吸湿性,一般用于注射剂;口服大量引起渗透性腹泻

微晶纤维素:

不溶于水,稀碱中部分溶解;与淀粉合用做崩解剂,还可做黏合剂

三十九:

黏合剂:

原处方中无足够黏性,需加入具有黏性的物质以便制剂压制成型

润湿剂:

指本身无黏性,可以诱发药物的黏性,以便压制成型的液体

常用黏合剂:

10%的淀粉浆;预胶化淀粉(流动性、可压性、崩解性好)、糊精

聚维酮(合成PVP,特臭,一般用K30;易长霉)、乙基纤维素(EC,可与脂共用)、羟丙基纤维素(HPC,片剂黏合剂、薄膜包衣、缓释制剂骨架材料)

四十:

崩解剂:

加入固体制剂中能使其在液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

分类及机理:

1、淀粉及衍生物(膨胀作用)2、纤维素类(毛细管作用)3、表面活性剂(熔化作用)4、泡腾剂崩解剂(产气作用)5、其他类(酶解作用)

使用方法:

崩解作用:

外加法>内外加法>内加法溶出:

内外加法>内加法>外加法

四十一:

润滑剂:

1、润滑剂2、助流剂3、抗黏着剂

机理:

1、液体润滑作用2、边界润滑作用3、薄层绝缘作用

常用润滑剂:

硬脂酸镁(疏水性)、滑石粉(亲水性)、微粉硅胶(吸湿性极强)

四十二:

包衣材料:

保证某些固体制剂质量或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如控释、肠溶等,在其表面包裹适宜的物料成衣膜,使之与外界隔开,这种物料叫包衣材料

包衣的作用:

1、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2、掩盖药物不良气味3、可以控释药物释放的部位4、控释药物的扩散、释放速度,以达长效5、克服配伍禁忌等

常用包衣材料: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肠溶材料:

虫胶、纤维素法酯

成膜材料:

白芨胶(遇水膨胀成膜)、壳聚糖(用于控释材料)、聚乙烯醇

四十三:

胶囊材料:

不能装水、乙醇、易溶性、刺激性、易吸湿的内容物

胶囊材料:

成囊材料(明胶、甲基纤维素)、增塑剂(甘油、山梨醇)、增稠剂(琼脂)、遮光剂(二氧化钛)、着色剂、防腐剂、矫味剂、其他材料

明胶:

A型明胶等电点PH=8,B(酸制)为4.7(B型需调至8,故A型更广泛)

软胶囊基质:

植物油、大豆磷脂,PEG400着色剂:

一般为0.0005%-0.001%

四十四:

包合物:

在一种分子结构中包含另一种形状和大小合适的分子而形成的复合物

包合物的作用:

1、增加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2、增加药物稳定性3、液体药

固体化,防止挥发成分挥发4、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和毒副作用5、调节释放速度常用包合物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