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814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科普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开通这个热线电话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方便群众,调动人人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保护其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现群众举报的自动受理、自动处理、自动传输,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上情下达,政令畅通。

该号码按照普通电话标准收费,热线服务24小时畅通。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污染侵害时,当你发现有企业非法排污时,请拿起手中的电话拨打环保投诉热线——12369

4.世界环境日的由来及意义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

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5.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意义是什么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在此前的相关法律中,法律只对单个建设项目要求进行环境评价,但是,由于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的末端,环评结论难以影响最初的决策和生产力的布局,难以指导规划的发展方向,环评工作难以在宏观决策中发挥作用。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经过多年的实践,也需要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规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全国人大历经四年时间,制定并出台了这部法律。

《环评法》确立了战略环评,将环评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政府规划,这意味着今后不管是大范围的发展规划,还是具体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

对公众参与制定了明确要求,并且对参与的方法、程序及参与意见的有效性都做出了规定。

6.什么是环保“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7.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也必然是人与人基本和谐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政治制度、环境文化价值观、绿色科技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素,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8.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9.什么是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物质、能量输人输出的稳定。

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平衡。

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

尤其是近代人口大量增加,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地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

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生态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都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着、变化着,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断的循环,整个系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

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暴雨、流行病等等,都会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人环境后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

10.什么是环境灾害

环境灾害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并通过自然环境作为媒体,反作用于人类的灾害事件。

这种灾害不限于各种自然现象;

同时包括那些被打上人类活动烙印的类似事件以及有损于人类自身利益的社会现象,它也不同于一般环境污染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突发性,而且在强度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方面远远超过一般环境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与社会安定的影响不亚于自然灾害。

另外,环境灾害不同于自然灾害,是因为它不仅具有灾害的共性,还具有特性,在于它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探索环境灾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客观规律,研究其成因机理与致灾过程,并据此确定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抗灾对策,最终将达到减轻环境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造福人类的目的。

11.什么是大气污染

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岩石风化等:

也有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废气、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和生产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中,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大气污染的定义是:

”室外的大气中若存在人为造成的污染物质,其含量与浓度及持续时间可引起多数居民的不适感,在很大范围内危害公共卫生,并使人类、动植物生活处于受妨碍的状态。

12.什么是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一定量的污水、废水、各种废弃物等污染物质进人水域,超出了水体的自净和纳污能力,从而导致水体及其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

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人水体;

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人水体等。

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

13.什么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

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又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

14.我市的饮用水源地有哪些?

我市目前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5处,其中市区饮用水水源地3处,分别是冯家山水库、石头河水库、清姜河饮用水水源地;

县级饮用水水源地12处,其中地下水水源地7处,地表水水源地5处。

15.我市水质监测情况

我市按照环保部《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市级饮用水水源地每月进行一次61项指标常规监测,每年进行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

对县级地表水水源地,每季度进行一次61项指标常规监测,对地下水水源地每半年进行一次23项指标常规监测,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分析监测。

16.区域噪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

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

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

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

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17.什么是噪声污染?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按声源的机械特点可分为:

气体扰动产生的噪声、固体振动产生的噪声、液体撞击产生的噪声以及电磁作用产生的电磁噪声。

噪声按声音的频率可分为:

<

400Hz的低频噪声、400~1000Hz的中频噪声及>

1000Hz的高频噪声。

噪声按时间变化的属性可分为: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起伏噪声、间歇噪声以及脉冲噪声等。

18.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个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为对听力的损伤、睡眠干扰、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当人在100分贝左右噪声环境中工作时会感到刺耳、难受,甚至引起暂时性耳聋。

超过140分贝的噪声会引起眼球的振动、视觉模糊,呼吸、脉膊、血压都会发生波动,甚至会使全身血管收缩,供血减少,说话能力受到影响。

国家标准规定,我国居民区噪声白天应低于55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

19.什么是全球变暖及其后果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一暖一冷一暖两次波动,总体看为上升趋势,进人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1冰川消融。

覆盖整个南极大陆的冰川,正在以超过2O世纪90年代两倍的速度消融;

而北极海洋上的冰层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厚度减少了35%,体积也减少了33%。

冰川消融,使两极生物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的病弱者难逃死亡的噩运。

2海平面上升。

导致海水入侵加剧,盐水和污水回溯加重,滨海地区用水受到污染,影响城市供水,并使农田盐碱化,破坏生态平衡。

低地和海岸受到侵蚀,不少岛屿与陆地被淹没,马尔代夫、孟加拉、荷兰等国家将首当其冲,沿海的超级城市如纽约、上海、曼谷也会被波及。

3影响气候。

全球变暖,沿海地区台风、海啸、风暴潮等更易发生;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气候变暖还将导致全球水量分布的巨大变化,给农业带来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