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1801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地理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4.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地幔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雨后天空格外蓝 B.城市上空多雾

C.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同纬度海区,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盐度较高D.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河床的渗流 B.气候反常

C.农田灌溉用水 D.水源补给的变化

9.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A.补给方式不同 B.地质条件不同

C.排泄条件不同 D.水位深浅不同

10.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岩浆的比重不同 B.各层的厚度不同

C.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A.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C.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12.在野外识别地层先后顺序的正确方法是()

A.观察地质构造 B.鉴别地层中的化石

C.根据地层上下排列顺序 D.鉴别组成岩层的物质性质

13.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是()

A.没有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

B.城市环境不是生态系统

C.工业发达,生产者充足

D.分解者不足,无法自净

14.在温带森林食物网中,有“果实→鼠→鼬→狼”食物链,为避免鼠灾,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

A.人工围捕

B.对生产者进行保护而建立正常的能量流动

C.对次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平衡

D.对三级消费者进行适当保护而建立正常的生态金字塔

15.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水资源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

A.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自然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数量是有限的 D.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16.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磷矿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

B.铁矿主要集中于辽宁、冀东和西北

C.煤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和华中地区

D.石油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17.图中阴影处所代表的能源,可能是()

A.沼气 B.核电 C.水电 D.煤气

18.秸秆、柴草的燃烧过程是()

A.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9.依据农业地域性特点,我国应在()

A.黑龙江省种植甘蔗 B.冀中南种植棉花

C.半干旱草原地区垦荒种粮 D.江南山区发展水稻生产

20.拉丁美洲地区粮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沙漠化太快 B.城市化速度太快

C.工矿业发展过快 D.人口增长过快

21.有关发展中国家之间农业生产差异的正确叙述是()

A.阿根廷和巴西等新垦区农畜产品出口较多

B.东亚和东南亚稻米产区劳动生产率较高

C.热带地区一些国家经济作物进口率较高

D.北极地区渔产品的商品率较高

22.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世界上形成的两大工业地带是()

A.西欧和美国 B.日本和美国

C.英国和美国 D.澳大利亚和巴西

23.下列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明显的是()

A.航天工业 B.食品工业

C.水能发电 D.石油化工

24.关于我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B.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能源、水源供应充足

C.沿海工业地带矿产资源丰富

D.陇海、兰新工业地带以钢铁工业为最重要

25.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26.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差异 B.国家政策

C.自然资源的丰欠程度 D.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27.在一些城市出现的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件是由于()

A.噪音污染造成 B.工业废水造成

C.汽车尾气 D.城市垃圾造成

28.建国初期,我国各类城市增长最快的是()

A.大中城市 B.中小城市

C.大中小城市 D.大城市和小城市

29.以下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A.太阳耀斑增多 B.两极极光减少

C.地球可能因CO2增多而日趋变暖

D.森林因被砍伐而不断减少

30.协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A.搞好国土整治 B.预防自然灾害

C.控制人口增长 D.参加国际协作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31.不论冷锋还是暖锋,其锋面都是向气团一侧倾斜。

暖锋形成的降雨主要在

气团一侧。

32.自流水盆地补给区的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属于。

在以下的地面打穿隔水层,才会形成自流井。

3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

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又对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

34.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3月21日的升旗时刻应是________。

一年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日期应是。

35.为了使人类同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人类同环境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

三、读图、填图题(30分,每题5分)

36.读下图,回答:

(1)人站在极点,面向0°

经线,他的前方应是方(向)。

(2)A点的线速度(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线速度。

(3)如果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那么C点:

昼长小时,太阳高度。

(4)随着地球的自转,当B点转过的角度恰好是360°

时,这一日被叫做日(太阳日或恒星日)。

37.读下面“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述各个问题:

(1)图中A→B→C自然带的分布,显示了的分布规律,其产生受条件影响较大。

(2)B自然带的名称是。

C自然带中分布的绿洲,属于地带性或非地带性中的现象。

(3)在图中的A自然带内,有我国全国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8.读下面英国工业分布图,填空回答:

(1)图中字母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形成的工业基地伯明翰。

(2)图中字母代表新兴工业基地苏格兰地区。

(3)图中字母代表______在新的原料、燃料基地形成的工业城市阿伯丁。

(4)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在英国,它以发明为标志,使工业布局由。

(5)图中字母代表的大城市,每天有一百多万人作“钟摆式”移动,形成这种人口移动的因素是及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39.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

A,B,

C,D,

E,F。

(2)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F(与图中含义相同)的空格内:

①石油、铜②烧油产生的烟尘③工业废液、固体废弃物④稻米、西红柿⑤森林

⑥工人、农民⑦酸雨腐蚀⑧水利工程

A:

B:

C:

D:

E:

F:

40.下图是36°

N附近的某地1950年(A)和1990年(B)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耕地类型是。

(2)B图与A图相比,在土地利用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①②。

(3)B图与A图相比,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判断的理由是。

(4)该地在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方面的核心问题是,应遵循的原则是。

41.读“上海及附近地区简图”,回答: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A处,因为该处:

()

①距市中心近

②交通方便

③水质较好

④接近旅游区

(2)B地是宝山钢铁总厂,它的工业布局属________格局。

(3)C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从环境因素考虑,因为它属于:

()

①基本无污染工业②轻度污染工业③严重污染工业

(4)D地正在建设核电站(位于浙江省)

(5)E地是近郊区,应是什么农业基地:

①粮食②棉花③出口作物④蔬菜和副食品

四、简答题(20分)

42.填充图亦称空白图或暗射图。

利用填充图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地名及位置的记忆,熟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有助于理解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填绘地图的能力。

它是将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手段。

在中学地理课中,从初一到高中都配有《地理填充图册》供学生练习。

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地理填充图册》的作用。

五、应用题(20分)

43.给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课时教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