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1485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咨询师三级2006年11月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

一次,突然对电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坏人”;

求助者时常自言自语,对母亲不象以前那么关心了,生活极端懒散,整天不刷牙洗脸甚至不主动摄食。

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被带到心理门诊。

多选:

1.该案例典型症状包括()。

A.妄想B.错觉C.幻觉D.强迫

2.该案例异常心理的症状包括()。

A.自罪妄想B.被洞悉感C.幻听D.意志缺乏

单选:

3.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断他属于()。

A.心理正常B.心理健康C.心理不健康D.心理异常

4.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精神分裂症B.强迫性神经症

C.焦虑性神经症D.恐怖性神经症

5.该案例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进行心理治疗B.建议看精神科

C.建议加强交往D.纠正歪曲认知

6.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不符合()。

A.主客观世界统一性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

C.人格的相对稳定性D.身心状态的同一性

7.对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作定性分析的依据包括()。

A.无主动求治愿望B.对症状无自知力

C.有幻听妄想症状D.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8.求助者的自知力程度属于()。

A.自知力完全存在B.自知力部分存在

C.几乎没有自知力D.该资料难以判断

9.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明其()。

A.自知力完整B.自知力缺失C.主动性求医D.被动性求医

10.本案例还应了解的信息是()。

A.个人成长史B.个人疾病史C.家族疾病史D.家庭教养方式

11.该案例的特点包括()。

A.被动求治B.无自知力C.意志增强D.情绪高涨

[答案与解析]

1.AC。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案例中求助者认为“我有罪”,属于自罪妄想;

认为自己想的事别人都知道,属于被洞悉感;

认为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是监视器,属于被害妄想。

幻觉是指无对象性的知觉。

案例中求助者听到地球的隆隆响声属于幻听,听到电风扇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坏人”,是典型的言语性幻听。

因此答案为AC。

2.ABCD。

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认为“我有罪”属于自罪妄想;

认为自己脑子里想的事别人都知道,属于被洞悉感;

还听到电风扇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坏人”是典型的言语性幻听;

生活极端懒散,整天不刷牙洗脸甚至不主动摄食,属于意志缺乏,因此答案为ABCD。

3.D。

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精神障碍”或“没有精神障碍”等问题的一对范畴。

心理正常就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异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

根据案例描述,可推断该求助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因此答案为D。

4.A。

根据案例描述,该求助者有妄想、幻听、意志缺乏等异常心理症状,而且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被带到心理门诊,自知力基本丧失,因此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答案为A。

5.B。

求助者的典型症状是幻觉和妄想,因此,属于精神病范围,已经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应该建议其转诊精神科。

6.ABC。

本案例中求助者有妄想、幻听和意向缺乏的症状,破坏了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和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三项原则。

因此答案为ABC。

7.ABC。

无自知力,被动求医是临床判断精神障碍的重要标准,幻听、妄想则属于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而社会功能受损严重是区分严重心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因此判断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依据是ABC。

8.C。

自知力是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本案例的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自知力基本丧失,因此答案为C。

9.BD。

本案例中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被带到心理门诊,说明其自知力基本丧失,属被动性求医,因此答案为BD。

10.ABCD。

在心理咨询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等交互作甩的结果。

一个心理咨询师要想切实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解除他的心理障碍,就必须对求助者的智力、情绪和个性有一定的了解;

对他的个人生活史、目前生活状况、人际关系、工作性质有一定了解;

对他的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形成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有一个确切的判断,而后,才能选择最:

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符合求助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本案例对求助者的描述只是一般症状表现描述,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情况描述不是很清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详细了解,因此答案为ABCD。

11.AB。

精神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往往丧失了对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甚至拒绝治疗,对此,医学上称之为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

本案例中求助者不认为自己有病,在母亲的反复劝说下,才勉强被带到心理门诊,说明自知力基本丧失,被动求医,因此答案为AB。

案例二

女,35岁,离异,公司销售主管。

求助问题:

婚恋情感问题,4个月。

求助者自述:

我与前夫婚后10年里关系一直很好,而且,我曾相信我们是一生一世的爱情。

然而,有一天我无意间发现对自己体贴入微的丈夫,竟然有个“红颜知己”,而且这个“红颜知己”居然是我的闺中密友,他们的关系已非同一般,我的心一下子碎了,我还敢相信所谓的爱情、友情吗?

我怎么也不明白,我们如此恩爱,他为何还在外边沾花惹草。

在痛苦到极点的情况下,我决定报复他。

于是,我开始上网交网友,与陌生的男人接触,再后来,就与一个40多岁的成功人士在宾馆里开了房间……事后,我又感到后悔不已,但想到丈夫的不忠,我也就平衡了许多。

不过这件事后,我和丈夫的关系越发紧张起来,后来不得不离婚。

离婚后,我反思自己,一方面怪自己不检点,另一方面对婚姻悲观失望,不愿看爱情婚姻方面的电视,见到别人结婚甚至会为他们悲伤掉眼泪。

现在觉得工作没干劲,生活都无意义,为此感到痛苫,虽然向亲朋好友倾诉寻求帮助,但却难以解脱,担心这样下去会发展成“精神病”,所以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12.求助者目前心理状态属于()。

A.心理正常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13.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作诊断的依据是()。

A.丈夫外遇令求助者心碎B.不敢看爱情婚姻方面的电视

C.痛苦情绪持续4个月D.亲朋的支持不能帮助求助者解脱

14.为帮助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

A.求助者的成长经历B.求助者的爱情观

C.求助者的婚姻问题的来龙去脉D.求助者的性格特征

15.求助者的感知症状包括()。

A.感到前途很渺茫B.工作生活没有意思

C.对婚姻悲观失望D.认为现实很冷酷

16.求助者情绪问题不包括()。

A.焦虑不安B.悲观失望C.悔恨痛苦D.担心害怕

17.求助者的行为症状有()。

A.生活难以自理B.做事犹豫不决

C.工作消极D.回避婚姻有关电视节目

18.针对求助者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应该()。

A.肯定求助者的离婚决定B.帮助求助者积极调节情绪

C.帮助求助者分析心理冲突D.帮助求助者发掘自身资源

19.对该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A.有主动求治愿望B.对症状有自知力

C.问题内容泛化D.社会功能受损

20.对于求助者丈夫的外遇行为,心理咨询师应该()。

A.保持中立态度接纳求助者B.严厉批评她丈夫的行为

C.首先替求助者打抱不平D.严格保护求助者的隐私

21.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C不包括()。

A.情绪低落B.责备丈夫C.要求离婚D,丈夫外遇

12.AB。

根据案例描述本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相对的现实因素激发的,并且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4个月,内容充分泛化,因此求助者目前心理状态属于心理正常和严重心理问题。

13.ABCD。

本案例的求助者由于丈夫外遇,从而产生报复行为,最终与丈夫离婚。

离婚后,对婚姻悲观失望,不愿看爱情婚姻方面的电视,见到别人结婚甚至会为他们悲伤掉眼泪。

此外,求助者觉得工作没干劲,生活无意义,为此感到痛苦,虽然向亲朋好友倾诉寻求帮助,但却难以解脱,痛苦情绪持续4个月,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因此A、B、C、D四项都是对求助者心理状态做诊断的依据。

14.AD。

在心理咨询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等交互作用的结果。

对他的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形成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有一个确切的判断,而后,才能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符合求助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本案例对求助者的爱情观和婚姻问题的大致情况已有描述,因此答案为AD。

15.BC。

本案例的求助者感知症状为:

对婚姻悲观失望,不愿看爱情婚姻方面的电视,见到别人结婚甚至会为他们悲伤掉眼泪;

觉得工作没干劲,生活也无意义,为此感到痛苦,且难以解脱,通过这些描述,可以推断本题答案为BC。

16.A。

本案例的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主要有:

离婚后求助者不断反思自己,一方面怪自己不检点,另一方面对婚姻悲观失望,不愿看爱情婚姻方面的电视,见到别人结婚甚至会为他们悲伤掉眼泪。

现在觉得工作没干劲,生活都无意义,为此感到痛苦;

担心发展成“精神病”。

因此可以判断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包括悲观失望、悔恨痛苦、担心害怕,并没有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

答案为A。

17.CD。

本案例中求助者行为症状主要表现为:

不愿看爱情婚姻方面的电视,见到别人结婚甚至会为它们悲伤掉眼泪;

对工作失去兴趣,感到生活无意义。

因此答案为CD。

18.BCD。

心理咨询的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并不涉及现实的生活问题。

因此,咨询师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

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使求助者明确自身的状况;

协助求助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