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023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docx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高等工程热力学结课论文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号:

12103085213121

日期:

2013-5-19

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

摘要:

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对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中的四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造成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对一实际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计算。

关键词:

空调系统分析效率节能

ThermodynamicAnalysisandEnergySavingforAirConditioningSystems

Abstract:

Basedontheexergyanalysismethodofthesecondlawofthermodynamics,carriesouttheexergyanalysisforfoursubsystemsinthethermodynamicsmodelofanairconditioningsystem.Analysesthereasoncausinglowenergyefficiencyoftheairconditioningsystem,andpointsoutsomemeasuresforraisingtheenergyefficiency.Makeexergyanalysisandcalculationforanactualairconditioningsystem.

Keywords:

airconditioningsystem,exergyanalysis,exergyefficiency,energysaving

0引言

能源的有效利用是当今世界的重大研究课题。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已经接近30%,而空调能耗又是建筑能耗的主体,而且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因此从整体角度研究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的合理性、有效程度和各种损失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降低系统的能耗,节约能源,传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仅从能量的数量上进行分析,存在着有时不能揭示真正薄弱环节和问题实质的不足。

本文则尝试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揭示空调系统能量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真正薄弱环节,提出提高空调系统能量利用率的根本措施。

1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

热力学分析方法在分析中首先要建立实际分析对象的热力学模型。

常规的集中空调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常规空调子系统可以视为有冷却水、制冷机、空气处理器和空调对象四个子系统组成,冷却水系统主要由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组成,制冷机系统主要有制冷主机组成,空气处理系统则主要由空气处理机组和冷却水泵组成,空调对象系统主要由送、回风管道和末端送风装置组成。

图1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h1,h2分别为冷却塔进出口空气的比焓,KJ/kg;h3,h4分别为冷却水进出口比焓,KJ/kg;h5,h6分别为冷水供回水比焓,KJ/kg;h7为新风比焓,KJ/kg;h8,h9分别为空调送、回风比焓,KJ/kg;h10为排风比焓,KJ/kg;Gac为进出冷却塔空气质量流量,kg/s;Gc为冷却水质量流量,kg/s;Gf为冷水质量流量,kg/s;Gan为新风质量流量,kg/s;Gag为空调送风质量流量,kg/s;Gav为排风质量流量,kg/s;W1为冷却塔风机功率,kW;W2为冷却水泵功率,kW;W3为制冷机功率,kW;W4为冷却水泵功率,kW;W5为空气处理机组风机功率,kW;W6为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功率,kW;Qk为冷却塔的散热量,kW;Q1为空调系统冷负荷,kW。

2空调系统的分析

对能量的利用和转换过程传统分析方法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对图1所示的集中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空调系统实质上就是增加了转换环节的电压缩式制冷系统。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并根据空气质量平衡关系,设空调系统新风量等于排风量,空调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指标Ι可以表示为: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方法存在将不同质的能量等量齐观,不能反映热能利用设备的部损失和揭示真正薄弱环节等不足。

随着社会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能量利用过程的分析逐渐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1]。

2.1环境参考点

不同于一般的热力学状态函数数值计算中的参考点,函数的参考点是一个特定的、理想的外界,它由处于完全平衡状态下的大气圈、水圈和地壳岩石圈中选定的基准物组成,具有其确定的压力和温度,质疑状态的为零。

根据参数本质是反映工质的做功能力,而做功能力是工质状态和环境状态的差别造成的这一特性[2],针对空调系统节能分析的具体特点,本文在分析中取室外设计工况——室外设计温度、当地大气压力和相对湿度为100%的饱和湿空气为参数的环境参考点。

凡是与室外设计工况相同的空气和水状态,与环境之间没有差别,也就没有做功的能力,其值为零。

2.2空调系统分析

针对能量利用系统的分析,有两种效率表示方法,普通效率和目的效率,本文采用目的效率表示。

依据值的计算方法[3][4],对于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热力学模型,其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Ⅱ可以表示为系统收益和消耗的比值,即:

式子中,T0为室外设计温度,k;Tn为室平均温度,k;s10和s7分别为排风和新风的比熵,KJ/(kg·k)。

对常规空调系统,将不同的设计参数带入上式后,即可计算出其效率。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造成空调系统效率低的原因,还需要对空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对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可以写出各个子系统的目的效率和损失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冷却水系统效率和损失计算公式为:

制冷机系统效率和损失计算公式为:

空气处理系统效率和损失计算公式为:

空调对象系统效率和损失计算公式为:

式中s3,s4分别为冷却水进出口比熵,KJ/(kg·k);Tm1为冷却水的平均温度,k,可近似的取为Tm1=(T3+T4)/2,其中T3,T4为冷却水进、出口水温;Tm2为冷水的平均温度,k,可近似的取为Tm2=(T5+T6)/2,其中T5,T6为冷水供、回水温度;Tms为送回风的平均温度,k,可近似的取为Tms=(T8+T9)/2,其中T8,T9为送、回风温度;Qs为空气处理机组冷负荷,kW,QS=Gag(h9-h8);Qf为制冷机组供冷量,kW,Qf=Gf(h5-h6)。

2.3冷却水系统分析

造成冷却水系统损失的部原因是传热和传质的不可逆,外部原因是冷却水的放热未得到利用。

因此,提高冷却水系统的效率在于减小传热温差、提高传热效率和充分利用冷却水系统的放热。

在这方面,冷却水放热量的利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例如利用空调系统冷却水的放热来加热生活热水。

就如同以往将仅用于发电的电厂改造成既供电又供热的热电厂一样,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方式最好是冷热监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能量的梯级利用,各取所需。

2.4制冷机系统分析

制冷机系统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压缩机的不可逆压缩、膨胀阀的绝热节流和冷凝器、蒸发器的温差传热过程中。

提高制冷机系统的效率在于减少压缩机耗功和降低传热温差。

随着压缩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制冷装置的效率会不断提高。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提供的冷量如何与空调系统所需冷量进行质量上的匹配。

例如,通常冷水出口温度为7℃左右,而空调房间的温度为27℃左右,存在20℃的温差,有着较大的损失。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还需要研究真正适合空调系统的制冷方式和制冷剂。

2.5空气处理系统分析

造成空气处理系统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冷水泵、风机的输送能耗和换热温差。

减少输送能耗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变风量送风和低温送风技术的应用,但在降低送风温差和减少流动阻力损失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国从日本引进的多联式变频空调系统进行制冷剂直接循环,减少了输送介质的输送能耗。

2.6空调对象系统

提高空调房间的效率,在于降低送风温差和减小空调末端设备的耗功量。

目前提出的大流量和小温差的置换通风方式、独立新风系统和毛细管顶板辐射供冷系统恰恰是迎合了这一方面的要求,是降低送风温差、提高效率的积极尝试。

3计算算例

为了验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针对一实际空调工程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计算[5]。

3.1已知条件

本工程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一座综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80091㎡。

冷源:

采用普通电制冷方式,3台大容量离心式冷水机组配1台小容量螺杆式冷水机组;热源:

采用区域热网集中供热;风系统:

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小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系统运行参数见表1.

表1空调系统运行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温度t0/℃

33.2

制冷机功率W3/kW

1554

冷却塔进/出口水温/℃

37/32

冷水泵功率W4/kW

242.5

冷水供/回水温度/℃

7/12

平均送风温度ts/℃

18

冷却塔风机功率W1/kW

73.4

空气处理机组风机功率W5/kW

2171.4

冷却水泵功率W2/kW

330

空调冷负荷Q1/kW

8128

冷水质量流量Gf/(kg/s)

395.6

末端空气处理设备功率W6/kW

4554.7

冷却水质量流量Gc/(kg/s)

494.4

室外平均温度tn/℃

26

3.2计算结果

利用表2给出的数据和表1给出的计算公式,经过计算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表2计算结果

系统

目的效率/%

损失

损失率/%

冷却水系统

10.94

359.3

13.9

制冷机系统

43.40

904.5

35.1

空气处理系统

31.30

929.4

36.0

空调对象系统

33.50

386.3

15.0

整个空调系统

7.10

2579.5

100

表中,损失率的计算公式为

(3)

4结论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的日益加深,已经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空调制冷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本文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对常规空调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从节能环保的观点看,传统的空调方式在能量利用方面有许多不合理性,其消耗的是大量高品位的机械能,而换取的却是低品位的冷量,能量的质量不匹配。

要实现空调系统真正意义上的节能,不仅仅是从数量上节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能质匹配,从用能方式上进行本质的改变。

应探讨尽可能大量的使用低品位的能量,例如天然冷源,做到能质匹配。

目前正在推广和应用的较高温度低温水大面积冷辐射吊顶技术,正是这方面的一种体现。

2 输送能耗占空调能耗的比例较大,要从输送方式、气流组织上研究、开发和推广新的空调方式。

例如,直接制冷剂系统和独立新风系统新技术。

3 空调房间的损失较大的原因在于输送和利用的能质的不匹配,因在减小温差和增大流量之间进行合理选择。

4 合理的空调系统,仅利用冷和热都是不尽合理的,应该是冷热兼用,例如制冷系统冷凝热和排风预热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宋之平,王加璇.节能原理[M].:

水利电力,1985

[2]朱明善.能量系统的分析[M].:

清华大学,1985

[3]傅生.能量系统的热力学分析方法[M].:

交通大学,2005

[4]宏方.高等工程热力学[M].:

高等教育,2003

[5]宋孝春.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M].:

中国建筑工业,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