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7860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寒潮节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4.寒潮暴发会造成(  )

A.洪涝灾害

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

C.南方沙尘暴天气

D.水土严重流失

5.关于寒潮灾害危害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其影响范围较小,但多种灾害并发

B.春季我国气候较为干燥,不会受寒潮的影响

C.寒潮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D.寒潮灾害在春秋两季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4月28~30日,受一场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沙尘暴袭击,北方地区造成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造成该沙尘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冷锋

B.气旋、暖锋

C.反气旋、暖锋

D.反气旋、冷锋

7.该沙尘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日记一则:

“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

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起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8.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9.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危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

2019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

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0.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1.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

B.用塑料薄膜覆盖

C.给茶树培土

D.大量施肥、施药

12.下图为一段时期内我国某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寒潮来临之际,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蔬菜冻害,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13.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并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14.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2019年1月29日,贵州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冻雨天气,20个县市出现冻雨和电线结冰。

简述贵阳冻雨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15.材料一下图为某年1月17日-19日西藏地区降雪量分布图。

材料二2019年6月西藏最大金属结构厂在林芝市正式投产。

该厂以水工机械设备、市政、建筑、桥梁钢结构研发、制造及安装为核心主业,对藏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描述90°

E以东地区主要地形特征。

(2)分析西藏自治区湖泊众多的原因。

(3)影响该金属结构厂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并具体分析。

(4)简述某年1月17日-19日西藏雪灾特点并说出此次雪灾对农牧业的不利影响。

16.材料一:

冻雨是指以液态降落的雨,与地面或暴露物体接触时冻结所致。

材料二:

下图为某地1月20日某时的天气形势图。

(1)此时,最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是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地,试解释其原因。

(2)列举冻雨天气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较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并伴随狂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阵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

冰雹每年都给我国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读我国冰雹灾害多发区总体分布格局图,描述我国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

18.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读图示气象灾害并分析甲地受其影响小的原因

(2)列举两种该气象灾害的防御方法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低温冻害主要是因为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图。

对比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

20.山东烟台、威海背山面海,冬天有着不逊于东北的降雪量,是中国著名雪窝,也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

2019年12月4号晚上暴风雪突袭山东烟台和威海,市区地面积雪达20多厘米。

造成海上航线停航,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封闭。

下图示意山东地理位置。

分析烟台和威海成为“雪窝”的原因,并指出交通部门收到暴风雪天气预警后应做的应急准备工作。

答案解析

1.A

【解析】春季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盛,时常南下,易形成寒潮;

春季是农作物开始生长的季节,更容易受到寒潮影响。

2.D

【解析】由寒潮定义可知,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现象是由寒潮引起的。

3.A

【解析】寒潮的产生与强冷空气的集聚与快速移动有关。

4.B

【解析】寒潮是冬季暴发的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如果冷空气前缘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往往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

水土流失与气温高低无关。

5.D

【解析】寒潮对我国的影响非常巨大,影响的范围很广,常常会从北向南影响我国几个甚至十几个省份。

寒潮多发生在冬春两季,而以初春、深秋的寒潮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因为春季正是作物发芽的季节,而秋季正是作物收获的季节。

6.D

【解析】材料显示,4月份为春季,北方地区受到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亚洲高压(反气旋)的强冷空气(冷锋)影响,加上春旱和裸露的地表,发生了沙尘暴。

7.B

【解析】由图可知,沙尘暴在28、29、30日最强烈,比较三日沙尘总量,则②>

①>

③;

结合三城市的地理位置,冷锋依次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

8.D

【解析】“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说明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点。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

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

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9.B

【解析】寒潮来前,农民在麦田边上点火,让烟雾飘在麦田上空可以预防霜冻,主要是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10.C

【解析】根据材料,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较低的气象灾害。

读图,图中①时段气温回升,A错。

②时段气温略下降,但基本稳定,B错。

③时段气温明显较低,属于倒春寒影响,C对。

④时段气温回升,倒春寒结束,D错。

11.B

【解析】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产生温室效应保温,B对。

增大通风条件,会加重冻害,A错。

培土不能防止叶片冻害,C错。

施肥、施药与防冻害无关,D错。

12.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由西北向东南,距离寒潮(冬季风)的源地越来越远,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对寒潮有阻挡作用,中部西北—东南走向的盆地有利于寒潮通过。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幅度;

烟雾可以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减少冻害。

【解析】

(1)读图,根据等值线数值可以判断,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且图中盆地地区发生次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这是因为西北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近,由西北向东南,距离寒潮的源地越来越远,寒潮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次数减少。

因为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对寒潮有阻挡作用,中部西北—东南走向的盆地有利于寒潮通过,所以盆地的寒潮次数最多。

(2)水的热容量比土壤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幅度。

烟雾可以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从而减少冻害。

13.原因: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

地势较高,气温低。

措施:

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

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

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解析】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角度分析。

从图中可知,P地位于南岭以北地区,冬季风南下受山地的阻挡,冷空气堆积;

位于山地,地势高,气温低。

措施类试题,要针对问题提相应的措施。

当地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14.危害:

①人员伤亡②财产损失:

作物冻伤冻死,甚至绝产;

冻雨还能大面积地破坏幼林、冻伤果树等。

③社会失稳:

使电讯和电力中断。

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而受阻,交通事故增多。

④资源环境破坏。

①加强冻雨灾害监测预报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③加强冬季农田作物防寒防冻;

④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⑤制定应急预案。

⑥完善救援体系。

【解析】贵阳冻雨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作物冻伤冻死、交通事故增多等,防治措施可以从加强监测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回答。

15.

(1)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势起伏大;

冰川地貌广布。

(2)地表不平,低洼处易积水;

高山冰雪融水较多;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3)市场该省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建设需求量大;

城市建设落后或基础设施落后,铁路、桥梁建设等方面需求量大。

(4)特点:

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雪灾强度大。

不利影响:

牲畜受低温冻害死亡;

缺失草料;

破坏农牧业设施(牲畜棚圈等设施)。

(1)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趋势角度叙述。

读图可知,图中90°

E以高原和山地地形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大。

由于海拔高,冰川地貌分布广。

(2)湖泊众多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地势角度考虑。

西藏地区地势起伏大,在地势低洼处容易积水。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且冰川广布,冰雪融化水量大,在地势低洼处积水,会形成湖泊。

(3)金属结构厂布局的因素主要结合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角度考虑。

包括原料、市场、交通等。

该地没有煤铁资源,交通不便,为了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能资源的开发,对钢铁等需求量大,所以布局的因素为市场。

(4)西藏雪灾特点包括分布特点及灾害特点。

读图可知,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