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7784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1Word格式.docx

“当是”,侧重应当;

“便是”侧重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

“自是”侧重自然是;

“恰是”侧重恰恰、正好。

根据语境,该处强调自然怎么样,故应选“便是”。

“遛”,慢慢走,散步;

“踱”慢步行走;

“逛”散步,闲游;

“晃”侧重摇动摆动。

可以说,四个词都有慢步走的意思,根据语境,该语段文学意味浓厚,意境优美,再联系后面的“悠闲”,故应选“踱”。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解析】A(B重复累赘,“妇孺”指妇女和儿童,同后面的“孩童”重复;

C杂糅,“也照样脱不开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暗换主语,最后一分句加上“《食品安全法》”)

3、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知道我是在挖开我的回忆的坟墓。

(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对偶)

C.你不觉得我们班的学生很努力吗?

(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拟人)

【解析】C应是反问,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

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

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

A⑤④③②①B①②④⑤③

C③⑤①④②D④③②①⑤

【解析】C(已牺牲的应排在前,因此从A、C中选;

应先讲国内再讲国外,因此答案选C)

5、下面是关于利用智能地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一段报道,对其预防过程中的四个关键步骤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英国科研人员使用一种新颖的电磁层析成像技术,研发了一种先进的智能地毯。

通过监控在地毯上行走者的步伐,地毯可以在老人即将摔倒时发出提示音,从而避免摔伤事故发生。

地毯里的塑料光学纤维就是奥妙所在。

只要有人踏上地毯,地毯里的光学纤维就会弯曲、实时记录下踩踏者的行走模式,然后地毯边缘的微型电子传感器就把记录下的信息传送给连接的电脑,电脑会自动分析这些信息、显示出踩踏者的足迹,同时识别其行走过程中的细小变化,以此判断其是否会突然跌倒。

A.记录行走模式B.传达信息至电脑

C.分析并识别信息D.判断是否会跌倒

【解析】D最后一个步骤应该是“发出提示音”。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苏廷评行状苏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

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

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

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则曰: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

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

“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

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

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

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

“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

公笑曰:

“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

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

公未尝问。

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

“吾儿当忧其不学耶?

”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

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

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

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

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

卷十六》,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操兵乘城乘:

B.公独治丧执礼执礼:

遵奉礼制

C.又皆怀慕亲戚乡党慕:

贪恋

D.所以劝导成就者成就:

成全,造就

D(成材,成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

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

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

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A(“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1分)

(1)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

(3分)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

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

评分建议:

语意通顺,1分;

径与欢笑造极,省主语,1分;

输发府藏(fǔzà

ng,肺腑),1分。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素,1分;

缘是大扰,省略句,1分。

(3)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4分)

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

洒脱不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

“非独……亦……”,1分;

僻远自放,1分;

过,1分。

如将“公之无传”译为“祖父的声名、事迹没有流传”,亦可。

(4)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您忧虑什么呢?

如果掘地直到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那谁能说您不是这样做(违背了誓言)呢?

(何患、阙、其……然各1分)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想见)这个人(你)只能前往拜访,不能够委屈他前来(见你),将军您应该屈尊前去看望他。

(一句一分)

(6)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2分)

俘虏抢东西罢了,早上该全杀了他们。

(7)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

无知的百姓哪里懂得让匈奴人购买长安城中的货物,就会被死抠法律条文的执法官视为将财物非法走私出关而判罪呢?

(反问语气、绳、句意通顺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2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④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

②向子諲:

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

③同:

通“彤”。

④鸾辂:

帝王所乘的车驾。

⑴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

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

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冷苍凉。

②展开联想,吐露悲意:

易水清寒,国家蒙难,其悲不堪。

③即景述怀,强化情感:

彤云密布,关山重重,肝肠寸断。

每点1分。

⑵“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反衬。

(1分)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

(2分)

如答“衬托”亦可。

如答“化用”并能作简要说明,得2分。

如答“对比”,不得分。

⑶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对中原尽失、二帝被掳的伤痛之情。

(1分)②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难以洗雪的痛切之情;

(2分)③对故国故君的思念之情。

(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阁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请简要分析。

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1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

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2分)(意合即可)

(2)这首诗的颈联两句都是用典的写法。

“朱弦已为佳人绝”用了“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的典故,请说出下半句“青眼聊因美酒横”用了什么典故?

作者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阮籍,(1分)善为青白眼。

(1分)作者借此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的情怀。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

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

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

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答出四点,得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