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756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感染暴发知识培训PPT资料.ppt

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暴发,26人感染,10名死亡;

1993年3月,某市医院1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0名死亡;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2001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例:

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感染;

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暴发,检测结果:

15个无菌手术包有10个包检出致病菌大肠埃希菌;

2003年引起恐慌的SARS:

SARS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起因是社区感染但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而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2005年,宿州某医院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名患者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原因:

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

消毒设施没有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所用医疗用品清洗不规范等等。

后果:

该事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极坏!

手术室墙壁一角漏雨、纱窗破损,手术床下的地漏,重大院内感染暴发事件,手术器械锈迹斑斑,被摘除眼球的患者,后果:

患者受难、医院关闭,2010年院感暴发事件,贵州14名孕妇剖腹产感染,伤口久治不愈!

2010年9月以来德江县人民医院陆续出现孕妇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现象。

一个共同症状折磨这些产妇看上去快要愈合的伤口,皮肤下面其实已经感染化脓,不断渗出浅黄色的液体。

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诱因已确定为手术切口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38名剖宫产中,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调查发现,该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均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深圳妇儿医院产妇切口感染!

1998年4月3日5月27日共手术292例,发生切口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术后出现伤口红肿、化脓、溃烂且长时间不能治愈。

患者感染的主要是“龟型分枝杆菌”。

由于这一类感染极为罕见,国内外都缺乏成功医案,原因:

浸泡手术器械进行灭菌的戊二醛浓度配制错误。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感染后的手术切口惨不忍睹,赔偿问题:

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国内外研究显示,医院感染大大增加了医疗费用。

美国每年发生200万起医院感染事件,其中有8万人死亡,每年造成超过4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损失。

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院内感染暴发事件严重危害,1、患者:

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威胁生命(也包括医务人员)。

2、医务人员:

职业安全受到威胁、医疗纠纷增加、相关人员被处分,吊销执业资格3、医院:

声誉受损、行政处罚、停业整顿或关闭、经济赔偿4、社会:

进一步损害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增加医疗行为的风险。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组建高素质,多学科的管理团队,应对感控内涵扩展需要;

改变医院感染监测模式,重视过程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推广组合干预方法和SOP,科学预防医院感染;

改进医院感染督查方式和要求,促进学科发展;

收取医院感染预防费,停止支付部分医院感染诊疗费。

医院感染与预防的重要性,1、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仅仅是患者?

)2、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永恒。

3、医疗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4、医院感染是患者接受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吗?

5、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可以预防。

6、医院感染“零”宽容,是医院抓质量决心一种文化一种追求一种目标,医院感染暴发原因,一)组织机构不健全

(1)部门设置与人员配置不到位100张床以下的医院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00-250张实际开放床位应至少配置一名专职人员。

(2)三级网络不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3)专业队伍不稳定二)制度不完善监测网络-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三)医院感染培训不到位

(1)医务人员:

培训的覆盖率多少、有无死角?

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如何?

本单位感染控制的最薄弱环节是那些?

正确的消毒隔离方法?

科室和职工的职责和义务?

(2)专业队伍培训:

每年至少一次省、市级培训,四)医务人员对院感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五)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1、手卫生

(1)设施配备不足(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剂、干手设备)

(2)依从性2、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1)配好的药液(2小时之内使用)、无菌静脉输液液体无时间标识。

(2)无菌物品无开启时间(开启后24小时之内使用)。

(3)器械浸泡消毒、灭菌不规范(戊二醛灭菌时间为10小时),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未集中到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器械清洗不彻底,消毒方法不正确。

(4)隔离3、医疗废物收集不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不规范;

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未及时毁形)。

4、个人防护意识差。

六)感染病例1、迟报、漏报;

2、登记表(缺项、字迹潦草、填写错误、缺感染登记表);

3、标本送检率低七)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医院感染暴发监测报告与处置,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途径:

(1)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

(2)常规监测资料的及时汇总与分析(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结果分析(4)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报告,医院感染暴发监测报告与处置,

(一)监测发现医院感染暴发的途径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常规监测资料的及时汇总与分析、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结果分析、临床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报告。

常见的方法全院综合性监测、现患率调查、目标性监测、暴发监测。

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检测流程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检测流程具体检测流程见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流程(绿皮书P12)

(二)报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规范的颁布,使医院感染暴发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检测报告处置流程见我院医院感染管理预防与控制作准操作标准操作流程(蓝皮书P50-52),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报告时限及程序:

医院感染暴发上报程序与时限:

1.非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由感染管理科填写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表并按程序报告临沂市卫生局及临沂市疾控中心。

2.传染病医院感染暴发除感染管理科按感染暴发程序报告外,医务科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规定进行报告。

(1)我院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临沂市卫生局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我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在2小时内向临沂市卫生局报告,并同时向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沂水疾控中心报告。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时的应急措施,1、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核实、确认。

临床医生、药剂、检验、护理等尽快查清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患者及陪伴和探视人员、医务人员(包括工人):

手、咽、肛、血液、痰;

物表:

床、床头柜、操作台、仪器、门把手;

用品:

消毒剂、药品、注射器、输液器、器械、病原学标本采样。

3、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隔离病人对已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立即进行隔离,直至传染期结束方可解除隔离。

已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科室应立即停止收容新病人,并做好随时和终末消毒。

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直至超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为止。

切断传播途径环境消毒:

物表、帘子、空气、地面。

手卫生:

配置速干手剂(每床)、听诊器、体温计等固定。

保护易感人群,标准预防积极实施医疗救治,组织专家提供治疗方案,保证医疗安全。

一次医院感染暴发控制后,应积极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1.健全管理组织,明确管理责任。

2.完善制度,细化工作规范,制定暴发管理的制度或应急预案。

3.加强重点部门的院感控制。

4.落实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

(1)加强监测报告及处置工作。

(2)重点管理(耐药菌管理、非结核菌分支杆菌、院感控制)。

5.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免疫抑制剂。

8.加强防护

(1)职业暴露

(2)标准预防(3)手卫生专项工作,预案制定、启动与终止:

1预案制定:

本预案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将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及本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修订和补充,并在全院公布。

2预防启动与终止:

各科室发现可疑医院感染暴发后,按报告程序进行报告,由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感染事件做出确认方可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终止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感染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或经过最长潜伏期后2周内无新发病例出现。

三级预防,一级预防:

(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感染性疾病科门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的防护口罩。

二级防护:

(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面具或防护眼镜。

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2)除二级防护外,还需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手卫生专项工作,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搓揉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10cfuc.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