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7247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国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思考Word格式.docx

中小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自我保护能力弱的儿童和少年,面对这些未成年人群体,教师应当负有保护的责任。

因此,在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时,还应强化教师处置突发灾害的演练,增强教师处置突发灾害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护好教师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学生。

  一、在教师中开展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的各种灾害损失数以千亿元计,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调查显示,灾害后果如此严重,与我国防灾教育缺乏、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

如何加强普通民众的防灾教育,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已成为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任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整体素质偏低,短期内要建立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应对突发灾害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

相比较而言,教师整体素质偏高,防灾意识相对较强,在教师中开展应对突发灾害培训,不但成本低、见效快,而且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能影响到全国亿万家庭。

教师通过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应对突发灾害教育,不仅使他们学会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我生存的能力,而且,他们还可以用学到的防灾减灾知识去影响家庭及周围的人,发挥媒介宣传作用,对普遍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带来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广、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赤潮、森林草原火灾和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都有发生。

我国有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

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2003年的非典,2008年初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特别是此次汶川大地震,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1]

  我国防灾教育缺乏

  在我国很少有人参加过防灾演练,对于灾害来临时如何躲避的知识也大多是偶尔看到或听到一些片段,缺乏完整的学习和演练。

在2007年9月到11月期间,上海市对各个区的居民进行了防灾意识抽样调查,大部分市民的防灾意识薄弱,学生的防灾意识水平明显低于企业员工和其他职业者。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个40多人的班级消失。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00人伤残。

火灾时,在场的所有人,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应该从太平门逃生,只是一窝蜂的涌向进来时的大门,造成大门的拥堵,最终酿成惨剧。

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宣传不够,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常识。

  防灾教育利于减少灾害损失

  当地震、火灾、泥石流、台风以及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发生时,由于缺乏基本的逃生、避险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人们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躲避,选择盲目逃生,结果却适得其反,造成大量本可避免的人身伤亡。

加强对民众的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民众的防灾素质,增强民众应对灾害的能力,是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2005年3月20日,日本福冈县以西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

由于日本平时的防灾教育和避险救护技能的训练使国民遇到地震并不慌张,显示出冷静、顽强、有序和善于协作的素养。

据统计,在这次里氏7级的强震中,仅有1人死亡,735人受伤。

32有媒体报道,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受过防范地震灾害训练的中学生在第一次震波袭来时并没发生慌乱,而是利用两次震波的间隙,在老师的有效组织下,以极短的时间迅速有序地逃出了教学楼,把伤亡损失减到了最小。

灾害发生的瞬间,假如反应再快上那么一两秒钟,逃生的通道、秩序再好一点,在生命第一的意识下不去顾及财产物品,情况就会好一些,这样,通过防灾教育利于减少灾害损失。

  二、国外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现状

  国外很多国家都把应对突发灾害知识作为一种系统的教育形式对待,使防灾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许多国家从幼儿就开始向孩子灌输安全知识,教孩子在面对自然突发性灾害时怎样自我保护和应对灾害。

国外一些国家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美国建立了发达的应对突发灾害培训模式

  在美国,早在小学就开设专门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课程教育。

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灾害天气,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避免了盲动或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

美国一些幼儿园,就经常举行突发灾害的应对演习,还有的幼儿园每学期都安排有一个消防周,让孩子参观消防站,看消防员做消防演习,让孩子学会如何在紧急情况下逃生,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政府平日就编制《市民安全应急指南》、《工商企业安全应急指南》等,为市民和工商企业等提供灾害应对知识,提供众多的求生技巧和安全培训内容,其内容涉及市民社会生活中所可能遭遇的所有各种可能的危险及其应对技巧,建立了发达的应对突发灾害培训。

33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就有关于灾害和救生的教育,教孩子们如何识别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等,遇到突发灾害时该如何自救。

许多学校还设置演习、自救课程,已使应对突发灾难培训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项常规教育。

  日本培育了良好的防灾意识

  在日本,每年的9月1日各地都要开展为期一周的防灾演习,以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在每年1月17日的防灾志愿者日,日本全国上下都会开展防灾照片展、防灾讲习会、防灾和救助训练等活动。

日本的学校除开设防灾课程外,还配有防灾心理辅导员,定期接受防灾咨询;

政府推荐的防灾指导员也经常到学校和社区组织各种防灾活动;

校方常常模拟各种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的预演,让孩子们听惯各种不同的警报声,培养他们冷静的头脑和应变能力。

比如遇到地震,学生懂得先将门打开,然后快速而秩序井然地逃向操场等开阔地,并注意不在高大建筑和烟囱以及狭窄的胡同内停留,还要避开高压线、变压器、易燃易爆等物品,以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损失。

如果教室门已打不开,那就把书包之类的包袋或衣服套在头上,然后躲到课桌底下。

在家里也是一样,他们配合父母,选择家中一张最大最结实的桌子作“防震桌”,平时不许在下面堆放东西。

正是这样的实践训练和不间断的教育,才使日本孩子养成了强烈的防灾意识,积极主动地接受各种防灾宣传教育,取得了很好的减灾效果,很值得我们借鉴。

  智利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灾害机制

  智利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大陆板块交界处的狭长地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频发的国家之一。

智利政府和人民在与地震等重大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应对机制。

许多应急救灾机制已经规范化、法律化。

智利中央政府设有国家紧急事件办公室,专门负责监测、组织协调全国范围内的突发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国家紧急事件办公室对各类灾害都有一系列的应对计划,比如地震应对计划、火山喷发应对计划、化学品泄漏应对计划等。

国家紧急事件办公室还专门有一项“学校安全计划”,指导各级教育单位的应急防范工作。

该计划要求各类学校都要成立安全委员会,其委员一般由校长、安全监察员、教师代表、高年级学生代表、附近的警察、消防、医院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平时训练老师和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则负责指挥应对。

安全委员会要制定计划,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对火灾、交通事故、触电事故、化学品事故等,要知道如何应对。

同时,有关自然灾害的教育在墨西哥、罗马尼亚、新西兰等国也是中小学的必修课。

另外,就连巴西、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防灾教育,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防灾教育培训。

  三、教师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措施

  各级政府应重视应对突发灾害的培训工作,加强培训工作的领导

  2007年4月28至29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4个部委共同参与的“中国减灾世纪行”,于北京举行了高规格的“首届全国校园减灾防灾高层论坛”。

这次高层论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养防灾抗灾素养的依据,对提高我国校园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有积极意义。

政府可以在政策上为应对突发灾害培训工作给予适当的倾斜和一定的优惠鼓励措施;

在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应对突发灾害培训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在资金上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应对突发灾害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宏观协调,领导各部门、各领域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教师防灾培训考核标准,教师完成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全部教学内容,经考核合格后,可发教育结业证书。

考核成绩可作为教师综合业绩的依据之一。

  整合现有的防灾教育资源,建立防灾教育培训基地

  目前我国的防灾宣传教育工作主要分散在民政、地震、国土、气象、人防、消防、医疗卫生等多个部门和领域,这些部门的防灾宣传教育确有其专业的一面,但分散了防灾教育资源,增加了防灾教育成本,有些方面甚至出现重复建设。

政府应该统一协调,整合各部门、各领域的防灾教育资源,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集中建设一批综合性防灾教育培训基地、防灾教育馆,定期举办灾难教育展览、科普画廊,利用各地近年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进行警示教育,通过防灾教育基地模拟演习,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这些设施面向社会各界开展防灾教育培训工作,也给广大教师提供继续培训学习的场所。

  在师范类高等院校开设应对突发灾害培训的课程

  高等院校课程的设置应满足社会需求,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常见灾害往往差异很大,且各具特色。

因此,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各地域常发灾害的实际情况,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设置突发灾害培训课程。

编写适合培训对象的防灾教材、课外读物,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专业知识,加强应对突发灾害训练,掌握必要的灾害防护技能。

可开设相关应对突发灾害的选修课,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普及各种灾害知识、应急技能和心理辅导等,培养教师的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可邀请公安局、消防队的教官来学校给教师讲解防灾知识,并使之制度化。

  课程设置注意学科渗透,相互促进

  学校要将应对突发灾害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寓应对突发灾害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如在思想政治课中,可进行马克思主义国防理论、防灾思想的教育;

在历史类课程中,可讲授历史上相关的防灾抗灾的斗争知识,使学生树立应对突发灾害的信念;

在一些实践课上,可以开展制作简易防护器材活动,让大家熟练掌握1~2种制作方法,并鼓励大家动手动脑,勇于创新;

在体育课中,可让学生学习一些应对突发灾害的技能,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体质,学习自救互救的技能,把应急救护教育落到实处,确保突发灾害时的安全等等。

通过这些学科渗透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应对突发灾害的陶冶和影响,从而取得良好的防灾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天香.我国一半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严重地区[N].中国改革报,2008-07-10.

  [2]刘耀龙,王军,叶明武等.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J].城市管理,2008:

82.

  [3]水玲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