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4907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课程演讲稿Word文档格式.docx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

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

爱德华。

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

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

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

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也十分注重家教,像著名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包拯立碑”(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腐败的状况,特别重视后代的品德教育。

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入归本这家,亡死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曾子杀猪”的故事都留传千古。

  再说根据我们地国情,在我们国家每班有50---80名学生,(我教的最多的班有84个人,两个班160多个,在清丰的学校有的班有100多个),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老师想把每个孩子都教好,可他们顾得过来吗?

而你们和孩子是二对一(俩人教一个孩子)。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要挣钱,没时间,可到挣钱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呢?

科学研究表明:

十八岁以前正是培养孩子他良好习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就像我们平时涅泥人一样,18岁以前,泥还没干,我们可以随意捏,可18岁以后,泥干后,我们再想改变孩子就难了。

再说挣的钱够用就行,不用想着给孩子留什么,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长大后有本事,留钱何用?

孩子长大后不成器,留钱何用。

”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说:

“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

”清朝画家关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

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的家教原则。

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可能还有家长问,孩子学的知识我不会呀,我教给他什么?

这里有这样两个故事:

在北京和南京各有一对教授夫妇,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死。

但是有的贫穷家庭却把孩子教育得很成功。

XX年8月,乌鲁木齐爆出一条消息:

一个贫寒家庭同时收到三个子女录取博士生的通知书。

据了解,这个家庭母亲是文盲,父母也只有小学文化程度。

人们很惊讶,是什么让这个普通家庭创造了如此的教育奇迹?

  这位平凡的父亲名叫陈有政,只是一位普通的运输工人。

他和妻子方永玉由于吃过没有文化的亏,于是发誓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学好文化。

孩子们陆续上学后,陈有政就集中精力辅导老大,然后由老大带老二,老二教老三。

但他所掌握的课本知识很快就无法再辅导孩子了,他开始尝试在人格上影响孩子。

他常这样给孩子鼓劲:

“在上坡时,车不能熄火,再困难也得咬着牙往前开。

学习也是这个道理。

当困难被克服之后,你会感到无比快乐,这种快乐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

金钱用完就没有了,但快乐发自内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乐观是一个人身上的动力。

”陈有政在孩子人生的最初阶段就让他们养成乐观的品性。

  老二陈新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并不好,而且总觉得自己笨。

陈有政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带她去看了一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动画片,让她明白,成功只属于永不言弃的人。

从此,孩子变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提高了。

  陈有政用自己吃苦耐劳、乐观身上的精神给子女们树立了一座人格的丰碑。

  后来,三个孩子相继考上硕士研究生。

一家三儿女全读上研究生,这让陈有政夫妇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儿女们有出息,难过的是家里经济困难,怎么供养三个孩子?

  三个从小被父亲在车轮上培养了坚强品格的孩子,悄悄约定,不仅读研期间不要父母一分钱,而且研究生毕业后,三人都要考上博士!

最终他们成功了!

  这个故事不禁让人问:

难道教授不会教育孩子?

而贫寒家庭的教育却获得了成功?

  这说明教育是需要学习的。

学历、财富并不与教育孩子的成败对等。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已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

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

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

“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

”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

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

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

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

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托尔斯泰说过: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教育孩子的知识和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想想过去,父母怎么教育我们,就可以教育好孩子的,这是需要学习的。

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需要的五个要素:

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健康的心理是指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父母在以身示范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而这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这就要求父母有自知之明,自知而自信而自强,不因成功得意忘形,也不因失败惊慌失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稳定情绪,这将使孩子终生受益无穷。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人是环境的产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忘不掉的习惯才是真正的素质。

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

没有平等,培养不出现代儿童;

没有民主,建设不成和谐家庭。

因此,父母不仅应尊重儿童的权利,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个性,真诚的学习孩子身上的优点,使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之爱。

  举七岁女儿受批评后要求制定《家庭守则》争取民主的例子。

  二、“我家孩子不是学习的料”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人家孩子学习好,是脑子聪明,咱的孩子脑子笨,不是学习的料。

念个初中毕业,识几个字就行”既然父母

  认为孩子不行,孩子也认为自己不行,就不再努力,整天得过且过。

还有的家长总那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比,总说“看人家谁谁怎么怎么样,你也跟人家学学”,弄得孩子不厌其烦,可我们想一下,别人的孩子再好也不是你得,自己的孩子再差也是自己的,你何必眼馋别人的孩子,而伤自己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

  其实,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举女儿的例子(做家务、学习背古诗、举手、早晨做饭、把字写的很工正等)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是“不服不行”。

  这是在社会上人们讽刺人事任免的长官意志时常常引用的经典妙句。

然而有趣的是,这样一种“定律”用在教育方面常常令人拍案叫绝。

如果你想激励你得孩子,你就不断地(当然也是适时地)对他说:

“你行,你行,你真行。

”那他便往往能做得比别人期望的更优秀、更卓越。

慢慢地,这个学生会变得“行”起来。

相反,要毁掉一个学生的意志,你就不断对他说:

“你不行,你不行,你真笨!

”这样,原本是“行”的学生,也会逐步地丧失信心,变得“不行”起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只要方法的当,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例子:

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

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具大的。

残疾人周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吗?

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

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孩子上学了,作为妈妈,哪个不希望听到来自学校的好消息。

然而,每次家长会,都令她失望,因为人家都有一个聪明乖顺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却愚顽不化。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她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

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个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

惟有对他,都是表现也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的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学了。

家长会上,都是说:

“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途中,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回到家里,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

“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舒展开来。

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

“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口,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

“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一个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

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送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

“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三、“不打不骂不成才”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犯错后,不问原因,不分青红皂白,简单粗暴,比如,老师、同学、邻居等说你得孩子怎么怎么了,回到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拳脚相加。

  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父母都打过孩子。

而且中国还有一句话“棒头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但实际上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打孩子是愚蠢的,打孩子的后果是严重的。

并且打完孩子后许多家长都内疚,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