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
《行政管理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1年7月29日达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达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快达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中,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内容有:
“逐步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构建‘组团布局、城乡衔接、四层构建’的现代城镇体系”。
根据我院“立足川东、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省市”的服务面向定位,我系行政管理专业必须与达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效衔接,进而进行明确定位,将会为本专业的发展赢得更好的机遇。
因此,2010年我们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行政与公共事业管理方向)基础上,将行政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专业进行独立招生。
以后还将对本专业进行进一步分解、细化和拓展,形成了紧贴当前实践需要、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方向群。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深厚的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和行政管理理论基础;
有较强的从事行政管理实际工作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在“十二五”中期,首先建成院级政治学与行政学教学团队。
建成后,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和设施,精细打磨,在“十二五”末期,将团队推向省级行列,或在同类院校中树立优势,在团队的建设过程中,要从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要有规划、制度保障及资金投入保障。
本专业在师资培养及引进方面,坚持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广学缘、多地域的基本原则。
计划在“十二五”末期,本专业教师在职称、学历应达到如下目标:
附:
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单位:
人)
建设指标
规划年度
2011
2012
2013
2014
职称
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学历
学士
硕士
博士
(五)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
目前,实验室建设任务艰巨,教学用机房明显容量不够,特别是已经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面临马上开设电子政务专业课的紧急需要,除现有装备不足外,急需购买相应课程教学软件。
目前,在实验室方面应进行以下重点建设:
(1)增加教学用机房,需增加电脑及相关设备30套;
(2)教学用各种软件需要紧急配套,特别是电化教学。
管理类仿真模拟运行软件、公务员职业能力测试软件等一批实用性较强、较普遍的软件。
(3)需要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并完成实验室所需解决的其它设施。
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稳固的实践基地,与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以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争取每个专业方向至少建立一个较为稳固的实践基地。
(六)课程建设目标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未来5年内,严格按照相关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标准,力争把《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原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研究》、《管理学原理》、《公务员制度》五门课程中2门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或重点课程,3门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或重点课程,从而带动一批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七)教材建设目标
教材建设也是专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要结合专业情况,引进和选用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内外一流教材的,优化选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有教学经验的教学骨干开展自编教材的工作;
在教材选用方面,严把质量关,选用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评选出的优秀(精品)教材和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规划教材等优秀教材,扩大此类教材的覆盖率;
同时,还要根据专业教学的特殊要求,积极组织教师编写特色教材、讲义、教学参考资料和选题集等,特别是要尽快编写出适合四川文理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材。
(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
提倡教师和学生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和公益服务,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的新格局。
计划以多种形式让专业教师去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挂职锻炼,交流学习;
同时加强校、政、企、事及社会组织合作,为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
另外,在市场化运作机制下尝试并探索多种学制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努力办成全员性、全程性、全效性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以弹性学习制度满足社会大众多种不同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二、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特色与产业需求对接
1.采用“平台+模块”的复合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达州市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50.0%、26.2%,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也占了越来越大的比重。
因此,我们要以服务当地产业为导向,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根据课程的知识特性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把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分为三个平台,选修课划分为若干模块,并提出各类课程建设及教学的指导原则,初步形成了融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简称“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公共部门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技能,实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交叉复合。
因此,我们根据区域产业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以及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选修模块,很好地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提升本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
2.改进教学计划,突出培养专业能力
从职业能力出发,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向学生讲授专业课程知识,参加实训课的训练,能够突出两项专业能力。
第一,政策法规执行能力。
政府经济资源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将极大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需要既熟知政府政策又精通企业管理的桥梁式人才。
因此,从法律、政策、企业行政管理三个层面开设系统课程,使学生成为熟练掌握国家及地方现行的补贴政策、优惠政策等,并能在沟通企业———政府间的关系中,协助企业获得政府的经济资源。
第二,行政助理、办公室事务操作能力。
通过现场观摩、计算机模拟与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办公室行政、内外关系协调、会议管理、文档管理、行政文书写作等实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培养行政总监奠定基础,增强职业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途径,培养广博型的人才。
(二)加快师资培养培训建设,优化双师师资队伍水平
1.引进人才。
2011年计划引进副教授?
名,2012年计划引进副授?
名,2013年引进副教授?
名;
2014年引进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名,并引进副高职称教师?
名。
2.培养中青年教师。
(1)积极鼓励在岗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培训,通过课题申报、团队攻关以及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力争实现平均每年1-2名优秀青年教师考取硕、博士研究生,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
(3)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系根据学科与专业统一安排系、院内外有较高教学、学术水平和责任心的教授、副教授对口指导1—2名青年教师。
3.加强学习交流。
鼓励各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力争每年至少有2名教师参加相关学科国家级学术会议;
组织任课教师参加行政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师资培训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经验交流会等;
每年召开1-2次教学及专业理论研讨会,就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讨论与交流;
并且可以尝试就某一门课程实施集体备课或者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院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创新,同时每年下半年举行一次全系的说课比赛,进行经验交流和互帮互助学习;
4.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加强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强沟通合作。
鼓励专职教师利用假期到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政府去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同时,聘请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课程体系改革委员会的成员。
5.还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措施。
第一,兼职教师要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方面做好教学笔记;
第二,兼职老师每学期完成6个学时的听课量并完成听课记录;
第三,尽可能从社会各行业中的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办公室经理、行政总监、高层管理等企业管理者聘请3-5名兼职教师,真正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与专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
6.资金投入
预算项目
年度预算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人数
金额
人才引进
1
8
2
16
学术会议
0.2
在职进修
11.2
合计
5
19.4
27.4
(三)加大对行政管理综合实训室的投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1.围绕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室的硬件、软件建设。
力争在未来5—10年内逐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