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三一轮复习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指导意见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健全责任落实制度,为高三教学保驾护航。
各校都要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高三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各项责任追究制度和绩效激励制度,解决各层面的工作态度与教学保障问题,排除一切“教学干扰”,对全校的高三工作全面负责;
成立以业务校长为核心的“高三教学管理小组”,研究制定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解决各科教师的教学规范与教学实效问题,消除一切“教学死角”,对全校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成立以年级主任为核心的“高三工作管理委员会”,研究制定并落实日常教学工作规范和基本能力相关学科的教学协调,解决单科奋力提升与学科相互合作问题,全程进行“教学监控”,对年级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转全面负责;
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学生发展协调小组”,研究制定优生培养策略和学困生帮扶方案,解决重点关注与面向全体问题,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分层发展全面负责;
成立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学研究小组”,研究制定学科复习计划和课堂教学策略,解决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弱科生帮扶问题,全程进行“合作探究”,对单科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各校要有明确的奖罚制度,对以校长、业务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校级领导负责制,以年级主任、副主任为主要责任人的年级领导负责制,以班主任、年级主任为主要责任人的班级领导负责制,以备课组长和包组教干为主要责任人的学科领导负责制等层层签订责任书,从思想深处解决责任推卸问题。
主要领导和分管校长要主动深入高三教学与管理的前沿,解决实际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切实起到为高三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
2.优化过程管理策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压力和动力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高低是高考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管理要与时俱进,要修改和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摒弃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条例和做法;
要明确压力来自于任务和危机,动力来自于关心和激励,要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大感情投入,注重人文关怀;
要做到“三多三少三是”:
多理解、多关心、多鼓励;
少指责、少冷漠、少打击;
关心的是时候,激励的是时机,批评的是地方。
各校要清醒地认识到制约成绩大面积提高、制约尖子生脱颖而出的三大因素:
领导坐不住、靠不上、深不进,对教研部门的指导意见和学校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追究不到位;
级部间管理不通气,业务不交往,合作发展的关系处理不好;
学科间教学水平严重不平衡,各科教学有效成绩不对应。
各校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及时出台相关奖惩方案。
要加大捆绑式评估的力度,搞好级部捆绑、班级捆绑、备课组捆绑和几次大型考试的捆绑评估,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各种过程奖惩制度要及时兑现,不要搞秋后算账,确保全体教师都能全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增强主动发展意识,充分挖掘高考增长点。
充分挖掘高考增长点是实现数量上有重大突破的关键。
从面上来看,高考增长点主要有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管理制度的落实性、教干教师的积极性、生源结构的合理性、学科教学的对应性、班级氛围的上进性、基本能力的适应性等;
从点上来说,高考增长点主要有复习策略的针对性、训练题目的精选性、作业批改的及时性、实验教学的操作性、分层施教的主动性、学科之间的协作性等。
艺体生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的对应性、弱科生选修的扬长避短、学科之间的互助互融、基本能力测试的高度重视是增长点中的焦点。
各校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全体教师的智慧潜力,在抓好已有增长点的同时,发现和培植新的增长点,全方位提高本科进线率。
4.增强执行课标意识,提高单科有效进线率。
高考的成功需要各科成绩的保证,每位教师都要明确:
不是某一科或某几科考好了就能成功,而是只要有一科考砸了就必定导致整体失败。
要提倡各科积极工作,但要杜绝学科英雄主义。
每位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要以学生的成功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要在精心备课上多下功夫,不要在挤占学生时间上伤脑筋,更不能出现学科间相互歧视、排斥、挤占时间的现象,必须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为差生提供帮助,为优生提供空间,为教学弱科提供帮扶。
为落实新高考方案的基本思想,学校要做好宏观调控,确保每科的选考内容至少有一个模块的选择空间。
各校要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增强执行《课程标准》的意识,根据学情发展的需要,加大学科间教学协调的力度,科学安排各个学科的课时,要按《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各学科所开设的模块数目确定课时,不允许单纯按高考所占分数划分课时,杜绝因领导决策因素导致学生偏科现象的产生,教育全体老师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争时间上,要向规范教学与管理行为要质量,向自己的精心备课要质量,向优化教学策略要质量。
5.增强名生培养意识,提高重点本科上线率。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名牌大学考入的学生数多少,这也是学校办学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志。
北大、清华的名牌成功率问题仍然是我县高考的重大课题,就我县目前的情况来看,尖子生成功率的根本原因不是难度和深度不到位,而是应变能力和规范意识不到位。
各校必须转变教学与管理的理念,切实走出尖子生培养的三大误区:
一是就尖子生而抓尖子生,总是把精力集中在所谓升学有希望的学生身上,忽视班级整体氛围的营造,使尖子生失去了健康成长的土壤,导致班级两极分化,甚至尖子生让那些不被教师看重的学生同化,最后的结果是尖子虽然在自己班内很尖,但在大的竞争群体中水平不高。
二是认为尖子生的基础好,总是把精力集中在所谓拓宽视野及能力拔高上,忽视双基内容的巩固强化,使尖子生失去了持续提高的基础,导致教学视野狭窄,甚至把教学的起点和落点都只是瞄准尖子生,最后的结果是尖子生虽能应对一些难题,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不大。
三是认为尖子生的能力强,总是把精力集中在放开学生及广泛选题做题上,忽视做题规范的强化落实,使尖子生失去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导致做题没有章法,甚至把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学生自由支配上,最后的结果是尖子生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但也很少有能得到满分的题目。
各校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资料的筛选使用、强化作业的规范批改、把握选考的广度深度、科学划分学生的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等方面做好文章,为名生的成长提供时空平台和方法指导。
6.增强顾全大局意识,落实好基本能力教学。
“基本能力”测试由于涉及的知识领域比较宽泛,所以各科教师要顾全大局,共同参与研究。
2007年我县的基本能力测试成绩不很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升学,各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基本能力”测试是一个新课题,究竟应该怎样应对需要不断深入探究,不高度重视是要付出代价的,抓好“基本能力”的迎考复习,是促艺体生、文管生最有效的增长点,也是尖子生成功重要保证之一。
各校要成立“基本能力‘1’指导小组”,由业务校长或年级主任担任组长,教导主任和年级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组长为成员。
研究制定过程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案,解决不同学习领域的教学策略与相互之间的整合问题,杜绝一切“妥协行为”,对基本能力的提升全面负责。
二、加强动态研究,优化教学过程,确保迎考复习的实效性
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考成败的关键,针对性是实效性的前提,而针对性的核心是教学内容与高考要求的针对性,教学策略与学情实际的针对性。
人教社的教科书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我省2008年的命题思想也将根据2007年的高考情况作一定程度的调整,所以,辅导高考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部《考试大纲》、山东省《考试说明》和学情变化实际的分析研究。
从以往的指导迎考复习来看,有些教师往往热衷于购买形形色色的复习资料,而不太重视对《考纲》与《说明》的研究,经验从事,盲目性大;
复习过程唯资料轻课本,陷入茫茫“题海”,舍本求末,事倍功半;
课上只管自己讲解展示,而不太关注学情发展,自我陶醉,无视学生;
课下只管投放习题,而不太关注材料的收批与反馈,规范性差,疲劳训练;
备课过程只注重解出题目,而不注重策略设计,功能单一,计划性差;
教学过程只注重题目讲解和核对答案,而不注重错因追究与双基强化,实效性差,随意性大。
各校要立足考纲,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课本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材资源,以《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为标准,以2007年的山东高考试题及各地模拟试题为最直接信息载体,优化高考复习指导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化考纲研究,准确把握迎考复习方向。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师生迎考复习具有指导性,对教师选用复习资料具有导向性,备课组要把教育部《考试大纲》与山东省《考试说明》对比研究,找出差异,把握共性。
通过对考试范围的研究,明确要考查的基本内容,确保复习内容的全面性;
通过对考试要求的研究,明确对各部分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考查程度,确保时空切分的合理性;
通过对试卷结构的研究,明确试题考查的方式和角度,确保资料选用的价值性;
通过对考纲变化的研究,明确命题的新动向,确保复习策略的科学性。
需要注意的是,《考试大纲》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而教科书又是《课程标准》的载体,所以各备课组要按“《考试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考试大纲》→教学设计”的思维程序确定复习迎考的教学策略。
2.细化考题研究,科学调整复习迎考策略。
各地市模拟试题能充分反映他们对《考试大纲》和“高考方案”的理解,当年高考试题是《考试大纲》的信息载体,备课组要充分研究我省各地市模拟试题和今年高考试题。
研究模拟试题和高考试题不只是为了会做高考题,重要的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优化迎考复习的方略。
一是研究题目背景材料的特点,以此确定应如何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实际;
二是研究题目考查知识的角度,以此确定应如何把知识深化与应用拓展进行整合;
三是研究题目考查能力的方式,以此确定应如何对学生进行题型和操作技能训练;
四是研究题目变化的走势,以此确定相关环节复习侧重点的定位;
五是研究考纲变化在考题中的体现特征,以此确定复习内容和策略应做怎样的调整。
总之,要明确某项知识或某种能力是怎样考查的(即考查角度,题目呈现形式),还可以怎样考查,如何变换可以用来考查另外某项知识或另外一种能力;
命题的热点和冷点是什么,应怎样应对。
3.强化学情研究,提高复习迎考的针对性。
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所以因材施教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落实因材施教要注意学情的如下几个特点:
(1)复读生大都存在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弱项。
就知识来讲,他们最大的缺陷是存在认知盲点和理解肤浅,应重在扎实上下功夫;
就能力来讲,他们最大的缺陷是遇到问题思维紊乱,应重在规范上下功夫;
就学习习惯来说,他们的最大缺陷是好高骛远和不求甚解,应重在精透上下功夫。
(2)对艺体生来说,在知识上深化没有多大空间,提升基本能力还很有潜力,在基本能力测试上多下一些功夫是十分有效的。
(3)对弱科生来说,决定成败的是它的弱科而不是他的强科,必考内容要搞扎实,选考的内容宜窄不宜宽,有效地扬长避短是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