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2463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第7课《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Word格式.docx

②P78徐悲鸿的事例,想一想徐悲鸿勤奋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

再结合毛姆的名言---“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的重要意义。

 

2.用行动赢得自尊

①P79朱自清的行动说明什么?

自己还知道哪些用实际行动维护人格和国家、民族尊严的事例?

②P80小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③讨论P80两幅漫画中的人物,他们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

④学生得出结论:

3.强调本节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自尊无价?

怎样用行动赢得自尊?

㈢巩固练习:

1.“士可杀,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

A、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信心B、每个人都有坚强的意志

C、每个人都有健康的心理D、每个人都有自尊心

2.下面能反映中学生自尊心的是:

()

①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②不允许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③

注意自己的衣着、言行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④当取得成绩时,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

”这句话

告诉我们()

A、自尊能促使一个人积极向上

B、自尊的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C、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D、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就要维护自己的人格

4.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尊重别人才有权受到尊敬。

”这告诉我

们()

①自尊的人懂得尊重别人,也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从某种意义

上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③每个人尊重他人的目的都是为获得

别人的尊重④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㈣拓展延伸:

1.一次,体育课进行跳木马练习。

小强个子矮,再加上平时缺乏练

习,总也跳不过去,引来周围同学的一阵笑声。

小强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

到了很大的伤害,发誓一定要跳过去,而且还要比别人跳得漂亮。

从此以后,他加强练习,逐渐找到了跳木马的诀窍。

在一次测试中,小强的跳木马动

作规范而漂亮,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阵赞扬声。

这说明了什么?

我的收获:

2.在期中考试中,小堂在班里考了倒数第一,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目光

看着他,有的甚至嘲笑他,他的心里受到极大伤害。

为维护他的自尊,

他在班里宣布,期末考试一定要考到前十名。

于是他上课认真听讲,

主动发言,不懂就问,作业按时完成,终于在期末考试时获得了全班

第五名。

这时,他主动的帮助班里的最后一名同学小言,并和小言结

成了互帮学习小组,小言非常感激,全班同学都对小堂投来敬佩赞许

的目光。

教师寄语:

(1)小堂同学是如何赢得自尊的?

(2)为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你打算怎么做?

㈤中考链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启示我们()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人格的事

B、自尊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C、自尊的人有着强烈的荣辱感

D、要靠自我的努力来赢得他人的尊重

★2.四川联大学生罗曙驰在校门外碰到一高一矮两个外国男青年。

高个

子手里捧着一台家用摄像机,矮个子指着摄像机要罗曙驰对着摄像机

在大街上吐口水!

罗曙驰没搞明白,矮个子连往地上猛吐口水做示范。

罗曙驰愤怒地拒绝了!

矮个子说:

“你只需吐一口就行了,我给你钱!

见罗曙驰不理睬,两人又找罗曙驰身旁的一名同学,结果也碰了一鼻子

灰。

两个人只好悻悻地走了。

(1)罗曙驰及其同学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2)如果你碰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办?

㈥课外延伸

有一支旅行队,当一切置办齐全时,队长发现还缺少两样东西,于是

他大声叫道:

“我们还少一个犹太人和一只狗。

”一个犹太人听到了,便

回敬道:

“我和你一起不就齐全了吗?

一位中国科学家在家里办了个party。

日本朋友的妻子看到了科学家

的太太,便夸奖道:

“先生,您的太太真是温柔婉约,真像我们日本女

人!

”科学家的太太听见后,便对女士说:

“太太说的有理:

因为日本

文化本身就来源于中国,一样也是正常的。

2019-2020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7课《平等待人》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不平等待人现象的分析,使学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正确认识、理解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培养学生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的能力。

  通过体验性参与活动,让学生体验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

并能运用宽容和理解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友好地与人交往。

〖教材分析〗

1.逻辑分析

  平等待人是一项基本美德。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平等的待遇,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尊重。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平等待人、宽容待人的。

我们在埋怨、抱怨他人对自己不够尊重、平等、宽容的时候,常常忽略了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

尊人者,人尊之;

敬人者,人敬之。

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宽容是一项基本美德。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能使人跃上新的台阶。

培养学生以宽容的态度,平等待人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本课共分为两站。

  第一站:

人人平等。

  

(1)主要是从法律社会的角度体会平等的含义。

首先用八路军改称谓的事例引发对平等的思考。

然后,分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学之间虽然家境的贫富、天分的优劣、成绩的好坏等有差别,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

要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平等权利。

  

(2)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让学生明确平等待人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做才能做到平等待人。

着重介绍“尊重”。

对他人的尊重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对他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

  第二站:

相互宽容。

  首先以贴近学生的事例引入,激发对“是否需要宽容待人”的思考。

然后,重点介绍:

理解和宽容是与人交往的重要品质。

宽容是一项重要的美德,它要求能以博大的心胸对待他人。

同时强调,宽容不是无限制的,要以法律和道德为底线。

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实践中真正成为宽以待人的人。

图示:

       平等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平等是交往的前提

  人人平等          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差别,但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与人是平等的  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享有平等的尊严,应受平等的待遇

       理解:

共同生活的基石

       宽容:

生活的润滑剂

  相互宽容 怎样做到理解与宽容(宽容是相互的)

       宽容是有限度的(宽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法律底线)

2.内容分析

人人平等

  辅文“刘伯承将军更改八路军机关工作人员称谓”的事例,开宗明义,直接点出人人平等的观点。

  正文包括5个自然段。

前三个自然段主要从法律角度指出:

平等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公民应当在法律范围内正确行使自己的平等权利。

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解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它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第五自然段虽然内容不多,却是本站知识的落脚点。

它进一步明确了“人人平等”的具体内涵,同时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平等待人的具体方法。

  “知识链接”: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节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平等”的相关规定,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社会观察”:

利用欣涛从农村到城市,同学对待他态度的变化及欣涛自己心理变化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

应不应该给同学起绰号,尤其是侮辱性的绰号;

怎样对待班里的其他同学等问题。

这种现象和学生生活结合紧密,又迫切需要解决,很有针对性。

  “活动平台”:

回音游戏。

通过模拟山谷的回音,体会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尊重与得不到尊重的不同心理感受,明确“尊人者,人尊之”,学会尊重他人。

相互宽容

  辅文通过讲述“老师宽容犯过错学生”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宽容?

是否需要宽容他人?

我需不需要别人的宽容?

”等问题,激发学生关注课堂内容、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正文包括8个自然段。

  第一段概括地“从每个人思考问题角度、观点不同”及“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两个角度指出为什么需要理解、宽容,从而引出本站的教学内容。

  第二、三段主要讲解构建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理解的原因。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养成理解他人、宽容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和品质。

  第四段主要从怎样对待他人所犯的错误入手,重点讲解“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

  第五、六段主要强调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宽容是相互的,宽容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

  第七、八两段主要指出“过犹不及”,处理任何事物都有“适度”的问题,宽容也不例外。

让学生明确宽容的底线是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各抒己见”:

通过让学生反思在以前的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的心理状态并体验当时对方可能存在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通过家长溺爱孩子至毁了孩子、家庭的事例,说明宽容是有限度的。

宽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

“情景剧”――《社会观察》。

与教材“社会观察”栏目衔接,给学生参与机会,在活跃课堂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表演、表述、创新、合作等能力。

  “扩展阅读”:

《生命中的平等》。

阅读材料补充了典型事例,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平等、宽容的理解。

教师也可以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应用在相应内容的教学中。

〖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1)“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是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经常能够听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却并不十分理解平等的真正含义。

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

另外,在学生中间学习成绩好坏、家长社会地位的高低、贫富、性别、相貌美丑等差别始终存在,学生缺乏“平等意识”,经常存在歧视他人的现象。

因此,让学生“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规定,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并选取相应的内容作为教学补充材料。

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达到教学目标。

案例选取范围十分广泛,但必须真实。

  如:

宪法平等权第一案

  据《成都日报》报道,2002年6月21日下午,“宪法平等权第一案”当事人蒋韬被四川大学法学院保送为该院研究生。

同时,蒋韬获得由一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全额奖学金。

  2001年12月23日,四川大学98级法律系学生蒋韬看到中国人民银行招录行员的启事,但其中一个条件让只有1.65米身高的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