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最新文档格式.docx
《高一化学教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最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教案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最新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问]
1、与“化合物”概念有关的有哪些概念?
2、它们和“化合物”概念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请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
图:
[讲解]由化合物这个概念我们引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对概念的学习,我们必须掌握好概念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我们只知道去记住个定义,在从具体的事例中来理解这个定义。
而在高中我们首先要掌握的是概念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去分析各种各样的概念。
[板书]
(二)物质分类的有关概念
[讲解]在对化合物这个概念的讨论中,我们得出了物质分类的结构图。
下面具体地来分析有关物质分类的概念。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空气海水液态氧铁
1、怎样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2、根据什么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3、根据性质的不同,单质可分为哪几类?
4、根据什么把化合物分成酸、碱、盐和氧化物?
5、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氧化物可分成哪几类?
[练习]请大家把物质分类的结构图在脑海里想一遍,并画在纸上,注明分类的依据。
[练习]1、下列物质:
①含CaO99%的生石灰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用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属混合物的是,属单质的是,属化合物的是。
2、从H、C、O、Na四种元素种,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①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③酸、碱、盐。
第二课时:
物质的变化及其类型
1、巩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
2、复习化学变化的类型。
3、学习氧化还原的本质定义及其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板书](三)物质的变化及其类型
1、物质的变化
[提问]物质的变化类型有哪些?
[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石蜡熔化干冰汽化煤的燃烧铁器生锈
[提问]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板书]2、物质的反应类型
[练习]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
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2
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不充分
3
氢气能使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
4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
硫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提问]根据什么把化学反应分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投影]
四种反应基本类型
表 达 式
例 子
化 合 反 应
A+B=AB
分 解 反 应
AB=A+B
置 换 反 应
A+BC=AC+B
复 分 解 反 应
AB+CD=AD+BC
[讨论]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分析
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否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
[提问]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用初中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分析中何者被氧化、何者被还原,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练习]
1、用“双线桥”表示上述反应。
2、用“双线桥”表示“氢气还原氧化铜”这一反应
[提问]请大家标出以上两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请问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有何关系?
[练习]试从得失氧和化合价的升降来分析下列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从化合价的角度能得出上述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氧的角度无法判断。
因此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比得失氧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范围更广。
不仅可以分析有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分析无氧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上述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
[讲解]从原子结构来分析。
请大家写出氯和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带负电荷,因此钠原子失去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正价;
氯元素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元素化合价为负价。
所以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在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缘故。
对于这类反应,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叫学生来写),虽然没有电子的得失,但由于共用电子对发生了偏离,从而使氢显+1价,氯显-1,这类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请大家举出类似的电子发生偏离的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于电子的得失,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定义:
有电子转移(包括得失和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其中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是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使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的得失来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表示。
[提问]从上面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存在怎样的关系?
[投影]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第三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1、使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广泛应用。
2、熟练“双线桥”的表示方法。
[引入]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请举出我们周围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板书]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讲解]如植物的光和作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和叶绿素的条件下生成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投影]
[讲解]如人和动物的呼吸
[讲解]我们需要的许多金属,都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如铁的冶炼。
[投影]
[讲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供给人们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大量能量,如我们家里用的液化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乙烷。
[讲解]但并不都是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于人类,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如易燃物的自燃,食物的腐败,钢铁的锈蚀等。
[讲解]下面我们来做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巩固
[练习]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变化需要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aCO3
CO2(B)Fe2+
Fe3+
(C)H+
H2(D)SO42-
BaSO4
4、下列分子、原子或离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Al3+(B)Cl-(C)Fe(D)Cl2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6、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提问]我们常用的氧化剂有哪些?
[提问]为什么它们可以用作氧化剂?
[提问]我们常用的还原剂有哪些?
[提问]为什么它们可以作还原剂?
第四课时:
物质的性质
1、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回顾初中所学的氧气、水、氢气、碳、一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
3、注意让学生自己找出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性。
[板书](四)物质的性质
[提问]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成几类?
[板书]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练习]判断下列性质式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①汽油具有挥发性 ②碳具有还原性③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④氧气具有氧化性 ⑤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⑥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提问]我们式怎样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
[提问]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
[练习]阅读下列这段文字,请说明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
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上。
钠的熔点是97.81℃,沸点是882.9℃。
[提问]初中所学的物质有哪些?
[提问]具体地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填写下表。
物 质
物 理 性 质
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备 注
O2
CO2
H2
C
CO
CaCO3
注:
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物质的性质。
2、即要找出物质的特性,又要找出物质的共性。
表: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助燃性
强氧化性
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
H2
通常情况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很小,约是空气的1/14。
H2、C、CO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和还原性。
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了解石钟乳的形成过程。
第五课时:
物质的结构
1、复习原子的构成,熟练地画原子结构示意图。
2、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从结构的角度来分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4、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提问]原子有哪几部分构成?
[板书]1、原子的结构
[提问]中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核电核数,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
[练习]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答:
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在氧原子中,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了原子核,8个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作高速运动。
③由于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核,而核外的8个电子却带有8个单位的负电核,两者带有的电荷相反,电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性。
[板书]2、核外电子的排布
[练习]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ONaAlSCa
[提问]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怎样的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2排布规律:
a.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