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10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do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

“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

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诏②奇

2、翻译:

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

“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

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

“童子何来?

”庄以实对。

将军曰:

“汝曾读书否?

曾属对否?

”庄曰:

“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将军曰:

“能对几字?

”庄曰:

“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

“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

“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

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

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

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

曾经学过对对子吗?

⑤厅事:

指大堂。

⑥火卒:

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

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

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

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

“汝请人邪?

”植跪曰: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

”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

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

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

指曹操。

④论:

议论。

⑤邺:

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

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

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

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

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

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

今有《曹子建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顾②悉③将④诸⑤援

2、翻译:

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

“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

“天之于民厚矣!

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

“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

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注释】①田氏:

齐国姓田的(贵族)。

②祖:

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

③繁:

毓。

④非相为而生:

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⑤蚋:

一种吸血的小虫。

⑥囋:

叮咬。

【文化常识】

食客。

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

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

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

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和②亦③并④类

2、翻译:

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

“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

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

“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

”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

一种打击乐器。

和尚用来作佛事。

②术士:

有法术的人。

③斋钟:

寺庙里开饭的钟。

④律合:

指频率相同。

【文言知识】

说“彼”。

“彼”有两个含义:

一、指“那”、“那个”。

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就呼应。

成语“此起彼伏”,意为这里起来,那边下去。

二、指“他”、“他们”。

成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为了解他们(对方)也了解自己,那么一百次战斗也不会有危险。

又,“纵彼不言,吾不愧于心乎”,意为纵然他(他们)不批评,我在心里能不感到惭愧吗?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已②善③俄④作⑤盛馔⑥冀⑦具⑧讫

2、翻译:

①僧俱以告

②当为除之

③僧苦问其所以

6.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

“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注释】①寇莱公:

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②中书:

即中书省。

寇准时任宰相。

③杨大年:

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文化常识】

对“对子”。

对“对子”是古代启蒙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黑”对“白”,“天”与“地”。

“白萝卜”对“紫葡萄”,其中“白”与“紫”均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而“萝卜”与“葡萄”又都是连绵词,所以这样对是合格的。

若将“紫茶壶”对“白萝卜”就不行,因为一则“茶壶”不是连绵词,二则“茶壶”不能吃。

对好“对子”,有利于日后作诗填词中运用对偶句。

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吧零丁。

”这对偶句写得极好。

对“对子”现在还有用,如写春联、鉴赏楹联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为②应声

2、翻译:

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理解:

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

7.解缙敏对

解缙尝从游内苑。

上登桥,问缙:

“当作何语?

”对曰:

“此谓后边又高似前边。

”上大说。

一日,上谓缙曰:

“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

可作一诗。

”缙方吟曰:

“君王昨夜降金龙。

”上遽曰:

“是女儿。

”即应曰:

“化作嫦娥下九重。

”上曰:

“已死矣。

又曰:

“料是世间留不住。

”上曰:

“已投之水矣。

”又曰:

“翻身跳入水晶宫。

”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既得诗,深叹其敏。

【注释】①解缙:

明朝人。

②内苑:

御花园。

③上:

指明成祖朱棣。

【文言知识】

说“卿”。

“卿”本是古代高级长官及爵位的称谓。

西周、春秋时天子及诸侯下属的高级长官均称“卿”,如“卿大夫”(“卿”与“大夫”)。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有上卿、亚卿等。

另外,它也是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上文“卿知宫中夜来有喜乎”中的“卿”,就是明成祖对解缙的称谓,相当于“您”。

“卿卿”是夫妻间的爱称,有时也用在朋友之间。

《红楼梦》第五回: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其中“卿卿”(即“你”)指王熙凤,含有嘲弄之味。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对②说③方④遽⑤应⑥既⑦敏

2、翻译:

上本欲诡言以困之。

3、理解:

“降金龙”的意思是

(二)学习

8.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

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

东汉人。

②琅邪:

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③门下生:

指学舍里的学生。

④樵薪:

砍柴。

⑤执苦:

干苦活。

【文言知识】

说“经”。

“经”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经典著作。

上文“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中的“经”,也指《春秋》。

《春秋》是孔子编写的一部鲁国的编年史。

孔子教育学生,以《诗》、《书》、《礼》、《易》、《春秋》为基本教材,世称“五经”。

之后,儒家学派的人又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俗称“四书”)作为经典必读书。

所以后代有了“四书”、“五经”之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孤②明③庐④笞

2、翻译:

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9.桓荣勤学不倦

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荣笑而不应。

及为太常,元卿吧曰:

“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

东汉人。

②仓卒:

匆忙,此指社会动乱。

③太常:

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

【文言知识】

说“岂”。

“岂”有两个常用义项:

一、指“哪里”,表疑问。

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

“岂敢”即哪敢。

二、指“难道”,表反诘。

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初②厄③嗤④应⑤及

2、翻译:

①而荣讲诵不息

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

10.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有王著者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

“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①太宗朝:

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

②听政:

处理政务。

③内侍:

此指太监。

④规:

勉励。

⑤益:

得益。

【文化常识】

“翰林”及“翰林院”。

“翰”本指毛笔,引申为诗文。

“翰林”照字面讲,是诗文高手集中的地方,后成了专有名词。

古代在科举考试中,凡优秀者,皇帝除直接任命一部分进士担任某种官职外,把所有人均投入翰林院。

“翰林院”实际上是个人才储备所。

上文说到王著曾为“侍书翰林”,意为他在翰林院做“侍书”——即为皇帝起草各种文件。

翰林可被皇帝任命去外地任职,也有长期在翰林院里的,他们的工作是草拟诏书,编撰史籍,校对文史,为皇帝讲文论道,等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善②刻意③临④或⑤遽⑥绝

2、翻译:

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又以问著

③书固佳矣

3、上文“学右军书”中的“右军”是指

11.崔景偁拜师

余始识景偁于京师,与为友,景偁以兄事余。

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贽,请为弟子。

余愧谢,不获。

且曰:

“偁之从先生,非发策决科之谓也。

先生不为世俗之文,又不为世俗之人,某则愿庶几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