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0677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五年规划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总面积2354.2平方公里。

1、水文气象

化州市处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带,属季风暖湿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日照时数平均2065.3小时,年均温度23.2℃,平均降雨量1658.9mm。

对发展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2、地形、地貌及土壤

化州市地形狭长,南北长81公里,东西长44公里。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高丘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8.4%;

中部为低丘区,占总面积的36.8%;

西南部为台地区,占总面积的15.5%;

东南部为鉴江平原区,占总面积的9.3%。

全市土壤划分为水稻土、赤红壤、砖红壤、潮沙泥土、菜园土5个土类,10个亚类,36个土属,123个土种。

山地、丘陵、台地是本市土地结构的主体。

山地、丘陵地以赤红壤最大,分布最广,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土壤较肥沃,适宜发展热带和亚热带林木、橡胶、水果、茶叶、胡椒等经济作物。

3、水资源

本市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陵、罗、鉴三江及其支流,汇聚鉴江河系,象叶脉一样贯穿于全市境内,全长349.8公里,其流域面积均在1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88mm。

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约776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8.37m3。

全市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总量11.89亿m3,其中地表水7.35亿m3、地下水4.02亿m3、过境水4.54亿m3、水库水3.22亿m3。

4、耕地资源

本市耕地分为水旱田和旱坡地两大类。

水旱田面积56.21万亩,泥肉田占12.9%、砂泥田占55.1%、砂质田占11.1%、黄泥田占2.6%、山坑冷底田占8.6%、粘土田占6.3%、黑泥田占3.3%、矿毒田占0.1%。

泥肉田和砂泥田比例较大,这些土壤理化性状较好,保水保肥力强,对提高粮食单产,调整作物布局,发展“三高”农业很有利。

但养分不协调,据477个农化样分析,碱解氮为126.9PPM,速效磷24.6PPM,速效钾97.7PPM,属“富氮、丰磷、中钾”。

同时,大多数土壤偏酸,PH值为4.5~5.5的占水稻土的85.1%。

如能针对土壤特点进行改良利用,并积极推广先进农科技术,做到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和加强科学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还很大。

本市旱坡地面积16万亩,绝大多数是山坡地,缺乏灌溉水源,多被利用种植旱作物。

通过增建提水设施,改善灌溉,种植蚕桑等高值作物可大大增加收益。

5、自然灾害

对本市影响较大的农业气候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低温霜冻、春秋旱、寒露风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及劳力

全市23个镇(区、街道),341个村委会;

总人口14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9.36万人;

农村劳动力49.62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31.33万人。

2、土地利用现状

全市土地总面积353.14万亩。

粮食种植面积101.29万亩,其中稻谷种植面积72.0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9.12万亩;

全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23万亩;

甘蔗种植面积5.83万亩;

蔬菜种植面积32.03万亩;

花生种植面积13.28万亩;

蚕桑面积4.1万亩;

茶叶面积0.6万亩;

淡水养殖面积14.25万亩。

未利用土地9.4万亩,其中荒草地8.9万亩,沙地0.07万亩,其它0.43万亩。

3、农业生产水平

2006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9.46亿元,林业产值2.46亿元,牧业产值20.47亿元,渔业产值8.3亿元,农林牧渔产产值1.44亿元。

种植业生产继续发展,2006年粮食种植面积101.29万亩,粮食总产量37.99万吨:

其中稻谷种植面积72.09万亩,总产量30.25万吨。

糖蔗种植面积5.83万亩,总产量26.54万吨。

蔬菜种植面积32.03万亩,总产量43.39万吨。

水果种植面积90.96万亩,总产量39.39万吨。

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

肉类年总产量12.46万吨,其中猪肉产量8.84万吨,禽肉产量3.45万吨,蚕茧产量1.37万吨。

全市禽畜生产发展速度、农村综合实力、水果产量、糖蔗产量等先后进入全国百强行列,二系杂交稻、红麻原种繁制、北运菜等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冬种玉米、蚕桑成为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

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2006年,化州市本地生产总值151.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1元。

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本市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已建立起一个以市级服务为中心,镇级服务为骨干,村级服务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多成份、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机耕排灌、技术信息、运输销售等系列服务。

据农业普查资料,全市有农业科技推广站23个、农机站19个、畜牧兽医站23个、植保站5个、排灌站2个、林管站20个、水管站19个、电管所23个。

拥有初级职称以上农科人员1000人。

6、基础设施

①、水利骨干工程现状(灌溉、排水、防洪、水土保持等)

到目前止,全市建成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4774万m3,年产水量11000万m3,灌溉耕地19.86万亩;

建成小一型水库19座,总库容7076万m3,年产水量1061.4万m3,灌溉耕地5.64万亩;

建成小二型水库57座,总库容2785万m3,年产水量3620.5万m3,灌溉耕地2.54万亩;

建成山塘1374口,总蓄水量2159万m3,年产水量4310万m3,灌溉耕地3.26万亩;

建成引水工程291宗,总引水流量15.78秒/立方米,年引水量28629.3万m3,灌溉耕地14万亩;

建成电灌工程612宗,年提水量3696万m3,灌溉耕地3.36万亩;

建成机灌工程231宗,年提水量2800万m3,灌溉面积2.34万亩;

建成井灌工程463眼,年提水量414万m3,灌溉耕地0.35万亩;

建成水轮泵工程23宗,年提水量3200万m3,灌溉耕地2.67万亩。

此外,引用鹤地、高州两大水库年引水量约9578万m3,灌溉耕地19.86万亩。

全市年蓄、引、提总水量为5.66亿m3,占全市年总水资源59.69亿m3的9.5%,占境内自有水资源18.37亿m3的30.8%。

②、田间水利工程现状

经过多年的改造、整治,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特别是近年来在各级农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改造了一批中低产田,配套完善了一批排灌设施。

但是,由于体制和资金等原因,部分田间排灌渠道破旧,多年失修,硬底化排灌渠道已有一半以上出现渗漏崩缺,亟待维修。

③、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全市农机总动力270107千瓦,其中大中型耕作机械779台16209千瓦、小型耕作机械3231台31618千瓦,排灌机械6972台51696千瓦、植保机械402台756千瓦、农产品加工机械58119千瓦、运输机械2184辆49418千瓦。

④、交通与电力

本市陆路交通方便,广湛铁路横贯南部,境内铁路段长39.5公里,途经新安、笪桥、良光、下郭、东山、鉴江经济开发区、南盛等镇(区、街道)。

1997年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2公里果菜铁路专线,更方便了农资、农产品的运输销售。

市内共有各种类型的变电站近200多台(座),其中11万伏变电站6座,22万伏变电站1座,50万伏大型变电站1座。

二.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一)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面对新形势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化州农业要更上一层楼,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据统计,一些公社化时期建设的排灌渠道长期失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无法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给我市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是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与大市场的需求结构还不相适应,竞争力不强。

传统的大宗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多、专业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少;

农产品的单位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科技含量低,参与竞争的能力不强,效益不高。

三是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速度不快,科技水平不高。

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大,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力水平滞后。

四是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市场服务体系不发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现有农产品加工、保鲜企业少、规模小,以现代食品工业为标志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发展不快。

其他农产品加工滞后。

公平、规范、有序、高效的农产品产后分级、保鲜、仓贮、包装、运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以产地和销地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功能齐全、交易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建成。

大部分生产者还不能成为市场的主体,从生产到市场的中间环节多,成本高,供求信息不灵。

(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

根据化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资源条件和农业发展现状,我市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1.化州市处于热带、亚热带过渡带,属季风暖湿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

年日照时数平均2065.3小时,年均温度23.2℃,平均降雨量1658.9mm,对发展农业生产极为有利。

全年积温8346℃,年无霜期363.8天,每年12月至翌年3月是低温集中期,此期间的月平均温度为17.2℃,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季,被称为“天然温室”。

年降雨量1429毫米。

这种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生产,全市各季可种植蔬菜。

2.土地资源优势。

全市耕地面积103.1万亩,分为水旱田和旱坡地两大类。

水旱田面积56.21万亩,其中泥肉田和砂泥田比例较大,占了68%,这些土壤理化性状较好,保水保肥力强,对提高粮食单产,调整作物布局,发展“三高”农业很有利。

如能针对土壤特点进行改良利用,并积极推广先进农科技术,做到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和加强科学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很大。

本市旱坡地面积16万亩,绝大多数是山坡地,通过增建提水设施,改善灌溉,种植蚕桑等高值作物可大大增加收益。

3.水资源优势。

化州市建成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4774万m3;

建成小一型水库19座,总库容7076万m3;

建成小二型水库57座,总库容2785万m3;

建成山塘1374口,总蓄水量2159万m3;

建成引水工程291宗,总引水流量15.78秒/立方米;

建成电灌工程612宗,年提水量3696万m3;

建成机灌工程231宗,年提水量2800万m3;

建成井灌工程463眼,年提水量414万m3;

建成水轮泵工程23宗,年提水量3200万m3。

4.区位优势突出,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距湛江机场70公里,东距水东港30公里,广湛铁路横贯南部,境内铁路段长39.5公里,途经新安、笪桥、良光、下郭、东山、鉴江经济开发区、南盛等镇(区)。

此外,广湛高速公路,207国道,茂化一级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5、农业产业基础好,优势明显。

种植业方面,二系杂交稻、红麻原种繁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