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9716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现场模具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3.1技术部负责按《模具管理制度》要求将合格模具及相应资料移交生产部门。

3.2生产部门

3.2.1负责属于本部门生产产品的各类模具及工艺装置接收、使用、日常维护和管理;

3.2.2按产品系列建立模具台账、使用、维修记录;

3.2.3负责提出模具大修和新模具制造申请;

3.2.4配合公司职能部门及时做好现场模具年终盘点,及时隔离经批准报废模具。

3.3品质部

负责制造、维修模具质量状态的验证,确保质量状态和资料正确性和完整性。

3.4使用模具生产者负责模具领取、使用和归位工作。

4工作程序

4.1模具放置区域的设立;

4.1.1模具使用部门根据产品、模具、数量在生产区域设置模具放置区;

4.1.2模具放置区采用标准模具存放架或制作统一的模具存放架。

4.2模具存放架的构成

4.2.1模具按产品类别放置;

4.2.2模具存放架一般为三~五层,每架每层按模具大小整齐排放,模具之间的间隔应不小于20mm;

4.2.3根据区域面积将模具存放架摆放成排,若区域面积许可,将二个模具架相并摆放成排,以充分利用区域面积;

4.2.4体积大而重的模具应放置在模具存放架的下层,小而轻的模具则放置在上层,有模具附件或易损备件的则放置在模具旁边,模具维修记录本等资料则放置在模具存放位置内。

特大型的模具设立专位放置;

4.2.5模具按排、按列、按层放置;

4.2.6每排模具存放架端头,应标明该排模具架放置模具所属产品和各个放置位模具图号;

4.2.7模具存放架正面,应标注每个放置位的模具编号,并与模具存放架端头模具存放清单相对应。

4.3新制、大修模具交接

模具事业部(委外加工厂/供应商)将新制模、大修模具移交生产部门必须同时符合且不限于以下条件:

4.3.1模具经生产车间试模能正常使用,并经模具设计师确认;

4.3.2生产的零件经品质部检验,并提供符合要求的全尺寸检验报告,且附有符合规定要求试模样件;

4.3.3零件超差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状态等经产品设计师作交付确认;

4.3.4若零件为提供给顾客的,必须通过顾客产品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确认;

4.3.5模具编号与模具设计图或顾客要求的标识相符;

4.3.6模具完整、随模附件(包括易损备件)、《模具履历卡》及相关资料等符合要求;

4.3.7特殊要求模具应提供相应的文字资料加以说明;

4.3.8顾客提供的模具应按与顾客签订的相应协议要求进行移交;

4.3.9移交应办理交接手续。

4.4放置区管理要求

4.4.1模具放置区应指定专人管理,其要求:

4.4.1.1放置区域应建立模具台账;

4.4.1.2存放位模具、附件及随模具资料符合规定和标识要求(模具有标识一面一律朝外),无混放现象;

4.4.1.3区域清洁,地面无油污和灰尘,模具存放架和模具表面无积灰、无油污、不生锈;

4.4.1.4对领用、归位模具使用情况按规定要求记录;

4.4.1.5归位模具处于正常待用状态。

4.5模具取出和归位

4.5.1由生产者根据《生产指令单》向模具管理人员领取生产模具;

4.5.2用专用模具升降车(具有驾驶升降车资格的人驾驶)将模具从存放位取出和归位;

4.5.3由模具管理员负责取出和归位;

4.5.3.1取出:

升降车台面升至略低于(5~10mm)存放架面将模具缓缓拉至升降车台面;

4.5.3.2归位:

升降车台面升至略高于(5~10mm)存放架面将模具缓缓推进存放位。

4.5.4当升降车载有模具时,应将升降车台面重心下降,以保持行车安全;

4.5.5当模具体积大而重时,模具取出和归位应有二人操作,并以其中一人为主,另一人协助。

4.6模具归位要求

4.6.1零件生产完毕;

4.6.2模具内部按规定进行清洁处理或维护保养,模具处于合模状态;

4.6.3模具表面油污清理干净;

4.6.4模具故障或问题已得到修正,并得到品质等部门书面认可;

4.6.5模具完整(若有附件应同时归位);

特别提示:

禁止不合格、有故障和不完整的模具归位。

4.7模具维修

4.7.1凡模具送修,送修人和主管应按规定填写《模具维修单》,在维修单中描述维修的内容,并提供条料和样品,模具维修及修后验证确认按《模具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4.7.2模具维修本的记录

4.7.2.1生产者负责生产数量记录;

4.7.2.2模具维修人员负责模具维护和修理内容记录;

4.7.2.3检验员负责维修后零件质量验证情况;

4.7.2.4产品设计师负责超差尺寸等情况的确认,需要提交顾客确认的则按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4.7.2.5模具维修区模具按状态标示“待维修模具”、“急件待维修模具”、“维修已OK”,并放置在相应模具架上。

模具维修人员优先快速的对“急件待维修模具”进行维修,维修好的模具应放置在“维修已OK”的模具架上,并及时通知生产车间模具归库或使用。

4.8生产区域模具放置基本要求

4.8.1生产毕,生产者应按规定对模具清洁处理等,及时送到模具放置区,并办理模具归位事宜;

4.8.2一台设备只允许领取一副待用模具,放置在指定区域(划分允许放置的区域)并作好防尘等措施;

禁止将模具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禁止模具相互叠加放置或相互挤放;

禁止在模具上放置其它物料。

4.9模具设计、评审、制造、试模、验收、变更、维修、周期维护保养(包括精密模具)、新制和大修模具申请、盘点、报废等按《模具管理制度》执行。

4.10升降车由专人管理,负责维护保养和电源充电等事宜。

5记录

5.1模具维修记录本

5.2模具履历卡

5.3模具台账

5.4模具维修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