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9551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案例分析Word下载.doc

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与设备制造等。

 

2010年中钢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60亿元,位列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0年全球500强排行榜第352位。

2008年,中钢被国资委评为国有企业十大典型之列,被广泛宣传与报道。

中钢集团原来的主业是钢铁贸易,业务规模和盈利空间相对有限。

为做大公司业务,从2003年开始,中钢集团提出了向实业转型转型目标。

加速向钢铁的供应和销售环节渗透,逐步从钢铁贸易商向钢铁行业生产性服务商转变。

从2003年到2010年短短八年的时间,中钢集团营业收入从不到200亿元一路飙升到1860亿元,总资产从不到100亿元已膨胀至超过1800亿元。

近年来中钢集团业务和资产规模高歌猛进的表象,却无法掩盖中钢集团效益逐年下滑、巨额财务黑洞的真实内里,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对中钢集团负面消息此起彼伏。

虽然中钢集团曾发布澄清公告,对媒体报道全盘否认,但由于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未能起到扭转形象的作用。

2010年,中钢成为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点名批评的对象。

中钢因存在40亿元巨额财务黑洞、巨额佣金支付不合规、虚报利润、投资不谨慎等诸多问题被媒体报道曝光,导致上市进程停滞。

2011年5月20日,审计署披露的中钢集团的问题包括,中钢集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88.07亿元,其下属公司虚增销售收入19.82亿元。

中钢集团海外业务平台中钢国际违规发放奖金73.46万元、虚列支出转移资金17.68万元、利用假发票报账8万元、销售钢材亏损233.9万元,并以佣金形式调节关联公司利润2.17亿元,等等。

此外,中钢集团违规投资天津房地产项目,并违规招标。

中钢国际3个境外投资项目未遵守相关规定,并违规从事期货交易导致184.68万元难以收回,以及炒股浮亏数千万元。

审计署在内部通报时更是指出,中钢集团潜在的财务风险可以用“触目惊心”四个字来形容。

2011年5月27日一期《21世纪经济报道》对中钢集团财务管理乱象进一步深度揭示,指出除已被曝光的民企山西中宇占用中钢40亿元资金难以追回之外,截至2010年底,另一家河北民企纵横钢铁集团对中钢的最终欠款达到将近70亿元。

这意味着,中钢集团被其合作伙伴占用资金高达百亿。

二、案例分析

中钢被合作伙伴占用资金共计百亿元后才被外界披露,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1)战略风险管理严重不善

中钢集团主要是一家以铁矿石贸易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每年数千万吨的铁矿石贸易成为中钢集团收益的主要来源。

对中国钢铁业这个利润率极低的行业来说,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各大钢企在上游原料和下游销售都有自己的下属公司,中钢集团在拿不到外包的情况下,为了创造表面上的欣欣向荣,不惜铤而走险。

“中钢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

“中钢模式”就是以“综合配套、系统集成”为主要特点,中钢集团凭借自身掌握的上下游资源优势为钢铁企业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

以中钢集团与山西中宇的合作为例,中钢集团上游为其提供铁矿石,下游负责其产品销售,钢铁企业只负责生产。

而到与纵横钢铁合作时,中钢集团甚至连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工作也一一承接,并垫付了大量资金。

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中钢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包销模式。

中钢以贸易融资的方式投资钢厂,规避国资委限制央企主业外投资的规定;

另一方面,中钢通过投入资金将钢厂的生产业务与自身贸易业务联结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利益整体。

(2)财务风险意识抛诸脑后

中钢的大部分客户为民营中小企业,因为只有缺乏资金实力的中小企业才愿意将钢材包销给中钢,而中钢有央企天生的融资优势,又急于扩大销售规模,双方一拍即合。

中钢与河北纵横的关系,原来仅是原料和钢材贸易的关系。

后来,由于河北纵横欠中钢原辅料、钢材预付款无法偿还,双方遂由债务关系转至融资贸易关系。

山西中宇对中钢欠款高达40亿元,这个巨大的“财务黑洞”或是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

中钢与中宇合作是一次充满风险的尝试。

中宇在钢铁生产方面根本没有优势。

中宇高炉中的很多设备都不配套,一直处于边生产边建设的状态,由于资金紧缺,生产设备很难得到正常维护,以至于不得不超标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外,中宇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部从连云港、天津港运入,毫无成本优势可言。

山西中宇与河北纵横存在很多中钢不可控制因素,对合作钢厂的内部财务、生产成本等,并没有很大的管控权和话语权。

更为离谱的是,中钢竟然同意以20亿元的预付货款换取每年100 

多亿元的销售收入,根本无视垫付资金所伴随的高财务风险。

(3)内控机制形同虚设

2007年,中钢对山西中宇的钢材包销业务出现了亏损。

面对如此不利局面,中钢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甚至在该交易没有经过中钢总裁办公会讨论通过的情况下,仍能付诸实施。

根据中钢内部财务管理规定,超过5000 

万元以上支出需要中钢总裁黄天文本人签字认可,而与中宇相关的不少单笔支出恰恰都卡在4900 

多万元,这种频繁将支出金额以大化小、绕过制度安排的行为显然有“故意”之嫌。

对高风险“融通仓”业务缺乏管控。

“融通仓”是一种物流和金融集成的模式,其物流服务可代理银行监管流动资产,金融服务则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配套服务,目的是解决企业运营中现金流的资金缺口。

“融通仓”业务曾在中钢内部引发争议,不少人认为这项业务风险很高,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据悉,河北纵横就是通过不断制造资金缺口,通过“融通仓”模式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中钢资金。

“河北纵横的占款,一度非常恶劣,令人胆战心惊”。

最终的结果是中钢资金被慢慢吞噬,最后骑虎难下,越陷越深。

(4)对国家财经法规的严重漠视

作为一家急于上市、急于扩大规模的贸易央企,在钢铁业业内,中钢的营业模式一直受到“一买多卖”的质疑。

中钢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中钢旗下多家子公司分布在钢铁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容易操作“一买多卖”甚至“循环买卖”。

比如中钢澳大利亚公司的货物,一般卖给中钢的海外贸易平台中钢香港公司,香港公司再专卖给国内的炉料公司,炉料公司又可以专卖给下属贸易公司,最后才到中钢的客户手中,由此,一批货物的销售收入往往会被重复数次计入。

投资项目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内部管理十分不规范。

中钢集团违规投资天津响螺湾房地产项目,并违规招标。

天津响螺湾项目作为非主业性质房地产投资项目,未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也未向国资委报告。

在对17个分项目的邀请招标中,有6个分项目的邀请招标单位仅为2家。

下属公司3个境外投资项目,未执行国家境外投资活动报告制度。

三、案例启发

无法否认,中钢在短短十年间创造出的经营神话确实令人称奇,但光辉的背后却依然问题重重,要彻底解决中钢被占用巨额资金的问题或许并不容易,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中钢势在必行。

(1)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中钢在做出决策前应关注合作方的公司治理情况、管理层品行、生产经营能力以及财务情况,尤其是对山西中宇、河北纵横这样的民营企业,应该更加多一分小心。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每年对应收帐款进行减值测试是很有必要的,当合作伙伴长期拖欠应付账款不归还的情况下,企业应当考虑终止与该合作伙伴的业务往来,以求将损失降为最低。

而中钢在垫付如此庞大金额后仍旧对合作伙伴不疑不弃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不论存在多大的利润可能,只有在高额利润真正流向企业时才能称其为收益,对于长期垫支而完全无回报的项目应当立即停止,即立即停止中钢的包销业务,将款项尽快追回。

(2)内部控制是企业合理经营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很好的避免企业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或管理层做出与企业经济利益背道而驰的决策,与此同时也能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的加以制止和改正。

试想,如果中钢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仅仅通过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就能及时发现自身被严重侵占资金的经营漏洞,从而即能成功避免被合作伙伴侵占资金高达100亿元而没能引发自身管理层高度重视的局面。

再者,根据中钢内部财务管理规定,超过5000 

从这个方面来说,中钢不是不存在内部控制,而是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发挥其主要作用。

否则,在中钢的会计记录中频繁出现单笔支出恰巧为4900多万元这样敏感的数字时,不可能不引起内部控制人员的警觉,从而遏制住此类行为的发生。

因此,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谓是中钢走出困境的首要任务。

(3)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每一个企业都应在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下合理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现今愈发激烈的货币战争中,只有大家共同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才能为处于竞争中的每一个企业营造出相对公平的环境。

如若其中任何一个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许能从中获得短期利益,但很快会引发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从而使得自身利益受损,更直接的后果是接受法律的严酷制裁。

中钢下属公司各种违纪事件屡屡发生。

违规发放奖金、虚列支出转移资金、利用假发票报账,以佣金形式调节关联公司利润、违规从事期货交易、炒股浮亏等违规事件也屡见不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企业用各种手段来掩盖违法事实,必然会做出更多更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不论舞弊手法如何高明,终会留下蛛丝马迹,让执法人员发现问题所在从而走向衰落。

因此,中刚应当将经验范围严格控制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度下,使得自身经验行为合规合法,否则,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作法终究只能自取灭亡。

四、案例总结

轰动一时的中钢被占款案件终告一个段落,但纵观国外日本住友商社,美国的安然事件,世通事件以及巴林银行案件的发生,到国内巨额亏空的郑百文事件、不重视风险管理的郑州亚细亚、秦池“标王”的没落,红塔集团高管腐败,四川长虹国有资产转移,三九集团的濒临崩溃,这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经济大案后面,无不隐射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失。

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地位,它是企业内部建立的独立的审计部门,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它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对象,日常业务流程为内容,按照董事会的要求,站在管理层的高度,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其他相关方面做出评价和判断,从而有效地降低内部经营风险,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转,并促进企业管理的高效与透明,它也是企业管理权限的延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监管的手段以及各项工作考核及评价的重要见证人。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内部审计的性质和作用。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按照相关规定租不取消对于相关行业的保护措施,使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放,在这种全球化的挑战下,怎么样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企业的作用。

那就是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使他们合法合规的经营,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真正周向国际化,真正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及时发现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各种漏洞,确保企业的经营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