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8946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ppt

1,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方裕璋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2,事故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发生多起灾难性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引起世界各国重视。

国际劳工局统计,每年有130万工人死于意外事故或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救援系统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救援系统的6%。

2,3,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从安全哲学的观点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目前的安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有效预测和预防所有事故的程度,因此,事故的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

3,4,我国政府日益重视

(一),1、200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64号文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第58条要求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

”2、2000年12月国家经贸委(安全(2000)66号文200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要求“要对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评估和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

”3、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规定:

“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4,5,我国政府日益重视

(二),4、安全生产法、消防法、防震减灾法核电厂事故应急计划、关于实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的通知等对预案编制都作了专门规定。

5、煤矿安全规程第九条:

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计划由矿长负责组织实施。

每年必须至少组织一次矿井救实演习。

5,6,我国政府日益重视(三),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4)42号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要求各矿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200543号文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及所属厂矿、车间等各级单位都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有关作业岗位要制定岗位应急措施。

6,7,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包括: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应急救援预案。

3、应急培训和演习。

4、应急救援行动。

5、现场清除与净化。

6、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7,8,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重大事故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广的特点。

要求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和有效,要求必须贯彻上述原则。

8,9,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和重点设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查、监测,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3.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9,10,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发展概况,多年来,我国已在消防、地震、洪水、核事故、森林火、海上搜救、矿山和化工等领域、逐步建立了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

目前正在建立国家的综合性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

10,11,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想,11,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运行体系的构想,12,13,应急救援体系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组织或机构,1.应急救援专家组。

2.医疗救治组。

3.抢险救援组。

4.监测组。

5.公众疏散组。

6.警戒与治安组。

7.洗消去污组。

8.后勤保障组。

9.信息发布组。

10.其他组(包括参加现场救援的志愿者),13,14,企业和政府应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如果一个企业制定有科学,合理、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那么一旦发生事放,在岗人员就不会不知所措,或错误操作,而是按应急预案和程序实施应急处置,这样就可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惨剧的发生。

可见,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培训,是必需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局正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其中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4,15,应急预案分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由企业(现场)应急预案和现场外政府的应急预案组成。

现场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制定,场外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两预案分别制定,但应协调一致。

应急预案分级,企业级县市/社区级市/地区级省级国家级,15,16,编制预案的目的,1、防止事故的发生2、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地阻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人员。

3、尽快消除事故,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矿总是矿长第一助手的含义),16,17,编制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程、规定。

17,18,企业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

3、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

4、评价能力与资源。

5、建立应急反应组织。

6、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计划方案。

7、编制各级应急计划。

18,19,编制小组首先要收集以下必要信息: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

3、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

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

5、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

19,20,编制小组应提出的问题

(一),1、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2、这种事故的后果如何(包括对现场和企业外的影响)?

3、这类事故是否可预防?

如何预防?

4、如果不能,会产生什么级别的紧急情况?

5、会影响到什么地区?

6、如何报警?

7、谁来评价这种紧急情况,根据什么?

8、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讯?

20,21,编制小组应提出的问题

(二),9、谁负责做什么、什么时间、怎么做?

10、目前具备什么资源?

11、应该具备什么资源?

12、如有可能,可得到什么样的外部援助?

怎样得到?

这些问题是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必须分析和考虑的部分。

小组工作三部份:

1、危险辨识,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2、明确人员和职能;3、明确需要的资源。

21,22,编制预案的注意事项,1.应针对本单位的特点编制。

不同行业有各自特点,危险源和危险目标不同,预案应有针对性。

2.事故发生后采取处理措施的出发点不同。

煤矿和非煤矿山应更多的立足于救人。

民爆行业更多的是立足于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应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方案。

地下作业人同的疏散和撤离难度更大,更需要周密准备和安全。

4.事故救援方面。

应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专业救援队伍。

5.医疗救护方面。

矿山有国家省级企业医疗机构,应予充分利用。

22,23,应急救援培训,通过培训使事故涉及到的人员都能了解一旦发生事故,他们应该做什么?

能够做什么?

如何去做?

以及如何协调各应急部门人员的工作等。

通过培训,还可以发现预案的不足和缺陷,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改进。

培训对象包括:

政府主管部门人员,企业全员,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社区居民。

23,24,预案的演习,演习是检验、评价和提高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突出体现在:

1.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2.发现应急资源(人力和设备等)的不足;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4.增强公众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5.提高应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6.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7.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24,25,演习前的准备,演习前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

1.组织上的落实(确定指挥部、抢救队、急救队、后勤保障的第一,第二梯队及至后备人选)。

2.制度的落实。

3.硬件的落实(各类器材、装置配套齐全、定期检验,淘汰过程、残存的失效药品、器材)。

25,26,演习后的总结,演习结束后应认真总结,肯定成绩,表彰先进,强化应急意识,鼓舞士气。

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不足、缺陷等采取纠正措施,以进一步完善预案。

26,27,预案的实施(应急响应程序),27,2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矿井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的条件之一。

安全验收评价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检查”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检查评价内容。

检查分为三个层次:

一、检查预案程序;二、检查预案内容;三、检查预案配套的制度和方法。

28,29,预案程序的检查

(一),1.危险源确定程序的检查危险源确定程序包括:

(1)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物品、系统、生产过程、设施或能量(电、磁、射线等)

(2)对危险辨识找出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人、物、环境的损害程度)(3)将危险分出层次,找出最危险的关键单元(4)确定是否属于重大危险源(5)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严重度评价”(6)按危险程序依次排列危险源,29,30,预案程序的检查

(二),2.事故预防程序的检查遵循事故预防的基本过程:

通过安全检查掌握“危险源”的现状分析产生危险的原因拟定控制危险的对策对策的实施实施效果的确认保持效果并将其标准化,防止反复持续改进,提高安全水平。

30,31,预案程序的检查(三),3.应急救援程序的检查重点检查: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程序;

(2)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的程序及通讯网络;(3)抢险救灾程序(救援行动方案);(4)工程抢险抢修程序;(5)现场医疗救护及伤员转送程序;(6)人员紧急疏散程序;(7)事故处理程序图;(8)事故上报程序。

31,32,预案内容的检查,主要检查:

内容是否遗漏及内容是否正确。

包括:

组织方案;责任制;报警及信息系统;重大危险源的确认;紧急状态下抢险救援的实施。

32,33,预案配套制度和方法的检查,日常应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1)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

(2)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3)建立与应急救援工作相应的制度:

责任制度、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培训制度、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药品的检查与维护制度、演练制度等。

33,34,安监总厅字(2005)43号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于2005年6月13日发生了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及所属厂矿、车间等各级单位都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有关作业岗位要制定应急措施。

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4,35,应急措施的含义,应急措施是针对本单位危险源、危险目标在日常运行监控时发现发生偏离正常状态时,车间或者班组应该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应急措施不同于应急救援预案(针对的事故程度、涉及人员、制定部门、启动机制、目的诸方面均不同)。

35,36,应急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的不同点

(一),1.针对的事故程度不同应急措施是针对小事故。

发生小事故时,车间或班组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有利于事故的控制。

当采取应急措施后,仍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涉及人员不同应急措施主要是由车间或班组成员进行实施。

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主管人员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各部门抢险救援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必要时报请政府进行抢险救援。

36,37,应急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的不同点

(二),3.制定部门不同应急措施主要是由生产经营单位技术人员制定。

应急救援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

4.启动机制不同应急措施由车间或班组成员根据事故发展自行启动。

应急救援预案由企业管理者根据事故事态发展启动。

37,38,应急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的不同点(三),5.目的不同应急措施主要目的是控制小事故的发展,并且使事故得到处理,消除事故,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主要是在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能从容及时地按照预案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

在短时间内控制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

38,39,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分地面和井下两部分。

地面部分包括矸石山、坑木场、机修厂、洗选(煤)厂、贮煤仓(场)、办公楼及附近水体(塌陷区、河流等)等地点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井下部分包括发生在井下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即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还包括地面的绞车房、主要通风机房、压风机房、瓦斯抽放泵房、防灭火灌浆池(场)等场所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9,40,地面场所事故的应急救援,地面场所事故多为火灾、矸石山自燃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