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威海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客、货运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口岸总体上没有出现压船压港现象,基本适应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口岸开放范围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新增加临时开放口岸7个,截止2009年末全市共有开放口岸和涉外作业点14个,分别是威海港、石岛港、龙眼港三个海港一类口岸;
威海空港口岸;
蜊江港、朱口港二个一类作业区;
张家埠港、乳山口港二个二类开放口岸;
好当家港、荣喜港、三星重工码头、伽耶船业码头、远通船业码头、乳山口港、和兴船业码头七个临时开放作业点,口岸开放数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国际航线开辟取得新的进展。
“十一五”期间,新开国际客货班轮航线2条,集装箱班轮航线4条,威海至韩国仁川、釜山空中航线2条,截止2009年末,共有海空国际航线27条,其中包括5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威海至仁川、威海至平泽、龙眼至平泽、石岛至仁川、石岛至群山)和20条集装箱班轮航线,2条空中航线。
全市海港口岸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通达世界各地,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十一五”期间,新建港口和货主专用码头8个。
截止2009年末全市共有码头泊位6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5个,5000—1万吨级泊位12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621万吨,初步形成了通用码头、客运码头、旅游码头、集装箱码头、石化煤炭码头相互配套,各种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港口体系。
口岸通关效率更加快捷。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联检查验单位围绕“提速增效、服务发展”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5+2”不间断通关,“提前申报、电子放行、闸口验放”,“无纸通关、网上支付”,“口岸直通”、“三电工程”,“诚信船舶”,“绿色通道”等一系列通关新举措广泛推开;
自2006年5月“属地报关、口岸验放”政策实施以来,1500多家企业、8万余票进出口货物得以在属地通关。
海关“多点报关、口岸验放”运作模式,检验检疫局“属地报检,口岸验放”管理模式,边防检查国际航行船舶“网上报检”,海事船舶载运危险品货物管理系统等新举措的实施,均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市口岸货物通关当天验放率达到100%,旅客通关速度人均在35秒以内,通关速度和效率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市口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口岸总体布局和规划不够合理,中心港口地位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口岸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口岸监管资源紧张,口岸查验设施建设资金配备不足。
二、威海市“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进一步全球化,我市在东北亚区域内与周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将更加密切。
强化口岸综合管理,构筑更加开放的口岸布局,促进客货的便捷通关,为全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畅通、高效的国内一流口岸环境,是“十二五”期间口岸发展面临最紧迫的课题。
“十二五”口岸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市发展形式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加快口岸开放步伐,加强口岸综合管理和协调,推动口岸提速增效,进一步增强口岸总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二五”口岸发展主要目标:
到2015年,建成适应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口岸开放格局;
建立完善的口岸综合管理、联络协调机制和“大通关”制度;
建成联接通关各环节的电子口岸平台,满足客流和物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需要;
开辟新的国际海空航线,增加现有航线航班密度,口岸外贸吞吐量要达到4000万吨,出入境旅客达到100万人次,国际集装箱达到100万标箱,口岸监管货值达到200亿美元。
“十二五”口岸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协调发展、效益优先、科学布局、服务为主”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确保口岸发展规划与威海市国民经济规划相吻合。
2、效益优先。
加强口岸综合管理,协调口岸查验单位出台优惠措施,支持港航、外贸企业发展,支持港口、机场和国际航线增强竞争力,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科学布局。
优化现有的口岸资源,构筑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开放格局;
进一步开辟国际航线,拓展口岸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口岸功能。
4、服务为主。
口岸管理要充分体现把关与服务的统一,树立“提速增效,服务发展”的理念,既严格监管又方便快捷,做到把好关,服好务。
三、“十二五”口岸开放和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口岸开放的重点是海港口岸。
根据“兴港强市”战略和《威海港总体规划》,我市将实行“一市一港一政”,做大做强做精威海港,统筹配置中小港口和货主专用码头,实现优势互补和港口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构筑全面开放的口岸格局。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威海口岸的实际情况,我市口岸开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6个相对集中的港区:
威海湾港区、龙眼湾港区、蜊江湾港区、石岛湾港区、靖海湾港区和乳山口湾港区。
(一)大力推进“兴港强市”战略,突出威海港作为中心港的地位。
1、威海湾港区,是威海港的主体港区,以集装箱、能源物资运输为主,同时发展城市旅游、客运、物流、临港工业等。
下一步开放重点是威海港三四期工程、三进船业二期工程、威海新船重工码头、新泰源造船码头。
目前上述码头已经列入2010年口岸开放计划,将根据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情况调整口岸开放进度。
2、威海港张家埠新港港区(附件一,附件二),张家埠新港是威海港的港区之一,也是威海口岸的作业区,随着港口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口岸功能的不断提升,将张家埠新港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申请“十二五”期间对外开放。
该港区位于文登市泽库镇前岛村,地理坐标为122°
04′00″E,37°
00′33″N。
2008年4月,《新港区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09年11月,获得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一期工程到2011年建设5000吨级杂货泊位2个,设计年吞吐量107万吨,投资62537万元,二期工程到2013年建设50000吨级通用泊位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20万吨,投资62791万元,届时港口总吞吐量要达到100万吨。
计划建设查验单位办公业务用房面积10000平方M,投资总额3000万元。
3、威海港乳山口港区扩建工程(附件三,附件四),乳山口港是威海港的港区之一,也是威海口岸的作业区,随着港口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口岸功能的不断提升,将乳山口港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申请“十二五”期间对外开放。
该工程于2009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新港清淤、平整、负挖阶段的工程,石块吊装工程正在进行,预计到2010年10月,一个拥有2个2万吨级泊位,水深11M的乳山新港一期工程即可完成,届时,港口的吞吐能力将达到200万吨,将有效缓解乳山港大泊位紧张、超长、超吃水、超吨位船舶难以靠泊的问题。
港区内乳山造船厂投资1.4亿元,新建5000吨级船台2座,2万吨级的浮船坞一个座,200M舾装码头一个,各种修造船舶配套设备400多台(套),完全具备了建造外籍船舶的能力和水平;
2009年,已签订建造外籍船舶合同12艘,合同工期已安排到2012年,合同值达近20亿美元。
2015年,乳山口岸可出口矿石、水泥等货物可望突破200万吨;
新造外籍船舶每年可达10余艘,合同值达3亿美元;
煤炭、石油、船用钢材及配件的进口量将超过100万吨;
且实行一类开放后,外籍船舶可自由进出维修,按目前发展态势分析,每年将有30艘次的外籍船舶进港维修舾装,年综合经济效益达3000万美元以上。
“十二五”期间,乳山市计划投资1000万元,新建一座6000平方M集娱乐、购物、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海港大楼,以满足口岸查验机关办公和生活需要。
(二)充分发挥石岛港口岸中小码头和船厂码头众多优势,凝聚强大的口岸开放合力
1、石岛新港码头扩建工程(附件五)。
位于东经122°
27′00.18″,北纬36°
52′12.63″,在石岛新港原有码头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总长度2774M,港区面积25公顷,平均水深14M,新增泊位1-5万吨级泊位14个,投资额达8.5亿元,设计年通过货物吞吐能力2000万吨。
2、好当家港通用泊位工程。
2010年,拟投资5.95亿元修建2个10000DWT(兼3000DWT)通用泊位,码头长455M。
泊位码头位于好当家集团养殖大坝南端,沿西南向修建3900M引堤兼疏港道路,码头前沿线与引堤线垂直,修建码头前沿线距防波堤内侧边线80M,中间为陆域回填堆场。
2012年建成后,年设计吞吐能力200万吨。
3、荣喜港扩建工程(附件六)。
荣喜港位于荣成市人和镇山西头,于1999年兴建。
总投资1.8亿元,现有泊位5个,码头岸线长980M,最大靠泊能力10000吨,拥有货场面积20000平方M,年设计货物吞吐能力200万吨。
计划2010年初投资12亿元,新建1600M的突堤式码头,设置6个万吨级泊位,新增通过能力300万吨,同时对荣喜船厂进行扩建,新建两座10万吨级修船坞,年修船能力60艘次,50万载重吨,预计2012年峻工。
4、三星重工码头扩建工程(附件七)。
三星重工业(荣成)有限公司系韩国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在中国荣成设立的独资造船企业,注册资本14730万美元,主要是制造船段和相关产品。
2007年8月投产,2009年2月批量生产,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产品全部销往国外。
三星重工码头是公司进口原材料和出口船段的企业自用码头,总投资1.43亿元,现有泊位3个,已建设好出运码头287M、进水码头288.4M,最大靠泊能力1万吨,拥有货场面积2万平方M,设计年通过能力100万吨。
目前,正增资1.97亿元建设海上钻采设备制造配套舾装码头1105M,用于舾装及出运海洋钻井平台,年生产能力为6个海洋钻井平台。
5、远通船厂码头扩建工程(附件八)。
地处人和镇沙窝岛西南,坐标为:
122°
11′E,36°
51′N,与凤凰尾毗邻,始建于1973年。
码头长300M,现有泊位2个,其中5000吨级1个,3000吨级1个。
拟投资3亿元,建设舾装码头、材料码头两座,修建200M长的干船坞两条。
最大修造船吨位为35000吨级,设计年修造船能力30万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