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862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育包括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

3.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4.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实现。

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全面实现。

命题点2:

教学的模式及任务

(一)教学的模式

1.形式教育(17世纪)

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即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形式教育论的片面性在于设想官能因纯形式训练而得到发展,并使迁移的条件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

同时,它所依据的官能心理学把心理理解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且把各种官能看作各自孤立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

2.实质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

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

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

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

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

斯宾塞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实质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

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二)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命题点3:

教学的意义

(一)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经验之间矛盾的工具

1.使社会历史经验再生产的手段。

2.传授系统文化知识,并使之内化,得以继承。

(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实践

1.使个体认识突破时空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范围。

2.结合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全面实现德智体美劳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1.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与生产实践结合。

第二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像——知识,也使学生获得发展。

具体表现为:

1.认识的间接性

客观世界(已知经验)→教材→学生认识。

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

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3.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一种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的。

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主体)教材(客体)教师(指导)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互相作用的特殊“三体结构”。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教育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稳定、普遍的联系。

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正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直接经验是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所获得的认识;

是学生在生活背景中所接触、感受、经历所获得的。

直接经验与学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

间接经验是人类在文明史中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化成果,是个体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可以是用书面形式表示的书本知识,经过科学编排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或思想观念。

间接经验的获得往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它对发展学生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观念和知识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应注意

⑴注重直观教学;

⑵联系学生生活背景、经验和社会实际,回归生活;

⑶运用知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力的发展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3)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

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教学中既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把两者结合起来。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指导者的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

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学生个性、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要依靠教师引导。

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或学习活动的能动的主体,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可以自觉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了解了知识的来源,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动地发现与构建某些直接知识。

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否则,会让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学生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以,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赏识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这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而知识学习的过程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

2.思想品德的提高推动积极地学习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培养四有型人才,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脱离开来独自进行,二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五)教学规律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1.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加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指导。

4.教学过程重视学生情感生活。

命题点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来说,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几个基本发展阶段。

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伴随着激发、维持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及时反馈、调控、检查学生掌握状况的教学活动,这两种活动也可以安排为独立的教学发展阶段。

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激发动机的阶段一般安排在感知教材之前,检查知识阶段一般安排在运用知识阶段之后。

(一)做好准备,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习动机和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同一问题的两种提法,前者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的,后者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的。

在传授和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感知教材,构成表象

学生认识客观事物,通常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也必须要有感性认识作基础。

学生感知教材是具体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感性材料丰富、完善、典型,才能形成清晰的表象,并为揭示事物一般特征的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那么教师所教的概念和原理对学生来说,将只是一串不能引起清晰表象、不表示明确意义的文字和符号,学生只能机械背诵这些文字和符号,却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