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608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docx

辽宁省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辽宁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仅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人们只有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人的“谦称”,“敬称”中,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方的母亲为“令堂”,自己的弟弟为“舍弟”,妹妹为“舍妹”。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分别写了“雨水”“白露”两个节气。

C.《范进中举》中介绍范进参加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成为“进士”。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俄国作家契诃夫,美国作家欧.亨利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二、字词书写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济南的冬天,水藻真绿,把终年贮   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咸阳的四月街头巷尾、山腰田间,处处百花齐放,花团锦cù   。

花落芬芳满地,花开香溢家园,让人身心俱醉。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说明文《浓浓乡愁谁来解》,完成下面小题。

浓浓乡愁谁来解

①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你会看到大量背井离乡涌入欧洲的难民一步一回头的情景;如果你关心周围的人,你也许能发现家里有某个新入学的大学生正在“朋友圈”里诉说想家的烦恼;如果你是一个新兵,你就会知道战友们为何每天唱着歌慰藉心里对家乡的思念……几乎所有的异乡人都感受过乡愁。

②什么是乡愁?

乡愁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研究者认为,乡愁是一种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对家乡的渴望,并伴随着抑郁心境和一些心理上的疾病。

生理上一般表现为肠胃不舒服、睡眠紊乱、食欲下降等。

精神上一般表现为容易被与家乡有关的事物吸引,而对当前的新环境不甚满意。

行为上一般表现为活动缺少主动性,对新环境没有兴趣。

幸运的是大多数人的乡愁不会持续很久,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体验。

③哪些人会产生乡愁?

据调查,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普通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乡愁的体验。

乡愁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

一是离开家,二是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地方安家或逗留一段时间。

乡愁跟每个人自身也有关系。

研究者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人、神经质的人、内向的人、死板的人、低自尊的人、缺少自主性的人等易与乡愁扯上关系。

反之,则不然。

④为何会有乡愁?

研究者表明归纳起来最起码有以下几类原因。

⑤依恋的中断。

从小在家乡成长,自然会对那里的人、事、物形成一种情感依恋关系。

所以,乡愁可能源于对家乡的依恋。

⑥角色的转变。

到新地方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面临着新的角色要求,但又缺少了帮手。

比如,入伍的新兵从一个被家人宠爱的小孩变成需要严格服从长官命令的新兵。

⑦生活风格的转变。

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可能一切需要从新开始,在适应的过程中难免更加思念以前的美好。

当然,这种美好只是相对的。

⑧失去控制感。

一个新的、不熟悉的环境,很自然会导致一个人有失落、失去控制的感觉。

比如,外出吃饭不知道哪家餐馆适合自己的口味;再也不能去熟悉的理发店找熟悉的理发师;走在大街上却不清楚它通向何方……累积起来会让人觉得有些无助。

越缺少控制感,越有可能出现乡愁

⑨如何应对乡愁?

长久以来,研究者认为治疗乡愁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家。

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者在努力做到“就地”解决,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比如结交新朋友。

可以与新朋友共进晚餐、看电影、郊游等,这也可以看着是一个建立新的依恋的过程。

再比如学会独处。

当一个人独处时,出去跑跑步、做瑜伽、练习冥想等都是比较好的独处手段,尽量不要让乡愁有机会和时间来与你作做伴。

还比如转移注意力。

越是谈论与家乡有关的事情越是会加剧思乡愁绪。

所以,转移注意力才是出路。

自己找点有趣的事情,让自己暂时“乐不思乡”是一种抵御乡愁的方式。

⑩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乡愁不是有或无的问题,而是多或少的问题。

你若没有体会到,可能是你的思乡情绪还没有多到一个域限值。

就是说乡愁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反应。

如果它到来了,我们接纳它,这是与它相处的最好方法。

5.补充下面对文章②至⑨段逻辑顺序的说明。

文章首先说明A,接着说明哪些人会产生乡愁,然后说明B,最后说明C。

这种逻辑顺序体现了人们D。

6.说说文章④至⑧段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7.从所起作用的角度考虑,说说文章第①段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

8.文章第①段“几乎所有的异乡人都感受过乡愁”中“几乎”一词为何不能删去?

说说理由。

9.阅读第⑩段,联系全文,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面对乡愁?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

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

示例:

意同字不同:

“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

“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田字格中。

13.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

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

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

“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王惊问故,对曰:

“坦在田含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

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

”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

指益王赵元杰,宇明哲。

②坦:

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

③帝:

宋太宗。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

(3)尝于邸中为假山_______________

(4)王强使视之_______________

15.翻译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16.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六、句子默写

一、默写

17.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

18.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

19.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21.殚其地之出,___________________。

 (《捕蛇者说》)

七、诗歌鉴赏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①渐漫漫。

雪沫乳花②浮午盏,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

①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

②雪沫乳花:

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③蓼(liǎo)茸:

蓼菜嫩芽。

④春盘:

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22.下列诗句中,与本词描写的是同一季节的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3.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24.“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名著阅读

2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呈给你的乳房,它养育了我,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1)这段诗选自诗歌《       》,作者艾青原名          ,       代诗人。

(2)“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中“紫色”的含义是             。

(3)调整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4)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        ,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和“             ”。

九、综合性学习

26.某班级开展“孝亲敬老,文明知礼”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

《说文解字·老部》云:

“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材料二:

“当代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认知与传承状况调查”统计表

你认为有必要遵守传统的孝道吗?

你觉得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怎样?

有必要

76.07%

已经很好

13.97%

遵守部分

22.69%

一般

29.82%

没必要

1.24%

做得不够

56.21%

材料三:

王礼同学考试完后回到家,一进门就把书包扔到沙发上,翘起腿看电视。

此时,爷爷正和来串门的张大爷在聊天。

妈妈走过来说:

“礼礼,见到客人要问好,坐有坐相!

“王礼觉得很委屈,大声说:

“哪那么多规矩,你不是说考试考好就行啦!

王爷爷一向被当地人称颂为家教有方。

晚上,王爷爷找王礼谈心。

爷爷说:

“…”

(1)请结合材料一的图片及文字,简要说说“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