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45258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

  于海洋气温;

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

  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

  ③从海拔高度看:

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

  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

  拖后一个月

  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

  低

  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

  降水类型

  分布

  对流雨

  赤道附近

  地形雨

  地迎风坡山坡处

  锋面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

雾和霜不属于降水

  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

  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从赤道向两季逐渐递减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受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

  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降水很少,东岸降水较多

  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为气温和降水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两纬度不同地区气候差别受纬度位置影响

  一个沿海地区,一个内陆地区气候差别受海陆分布影响

  海拔不同地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差别受地形地势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热岛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与人类有关的气候问题受人类活动影响

  0、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角度最大,为90°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角度逐

  渐减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运动,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越

  靠近北回归线,北半球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知识点

  1、地球的运动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产生现象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四季变化

  五代划分

  2、地球的公转

  ①在上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②A这一天是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秋季指9、10、11三个月

  ③B这一天是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内出

  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冬季指12、1、2三个月

  ④c这一天是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春季指3、4、5三个月

  ⑤D这一天是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

  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夏季指6、7、8三个月

  3、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其中,寒带特有的现象是极昼极

  夜,热带特有的现象是太阳直射,温带则表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

  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

  后果:

海平面上升;

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臭氧层空洞

大量排放氟氯化合物破坏高空臭氧层

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机人类健康

  热岛效应

人口密度,工业集中的城市

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较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层云增多

  填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以高定球、以水定带、以温定型

  温度带

  判断依据

  气候类型

  特征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20℃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型

  赤道附近,包括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分布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降水量特别多,在300以上

  亚洲特有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量相对热带季风气候少,在300以下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热带草原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南美洲巴西高原

  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型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还包括亚洲阿拉伯半岛等

  终年高温少雨

  注:

①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被称做“地球之肺”

  ②斑马、长颈鹿、角马、狮子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大代表动物

  ③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间形成巨大的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亚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多雨型

  亚热带大陆东岸,包括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沿海地区,亚洲东南部最典型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型

  南北纬30°

~40°

大陆西岸,地中海地区最典型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①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较小,表面为蜡质层

  ②地中海沿岸是欧洲以阳光、大海、沙滩为特色的旅游胜地

  ③地中海气候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上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造成的

  温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特有气候,分布于亚洲东部,主要位于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岛屿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

~60°

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典型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地区,亚欧大陆分布最广

  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

①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形成巨大的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造成的

  ②温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受来自海洋上的西风影响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部自然景观差异巨大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和降水多少不同的影响,降水有多到少自

  然景观依次变化为温带森林、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半荒漠、温带荒漠

  亚寒带气候

  最热月气温10℃左右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气候仅此一种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部地区,亚欧大陆分布最广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降水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以俄罗斯和加拿大两国面积最大

  寒带气候

  全年气温在0℃以下

  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降水少、多云雾、夏季短

  冰原气候

  南极洲分布最广,还有格陵兰岛及附近岛屿

  全年酷寒、降水稀少

①苔原气候主要植被是苔藓、地衣、低矮耐寒的灌木丛

  ②冰原气候几乎没有植物生长

  ③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以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特色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当中,只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两种,只分布在大陆东岸

  的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三种

  0、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如图,由赤道向北极大陆东岸依次出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

  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大陆西岸依次出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

  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亚欧非三大洲气候分布简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