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973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利用规划期末复习最终版Word格式.docx

此法是根定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人口数。

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规划区域的人口数根本上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这样即可利用几何级数求末项的公式。

又称复利公式,推算规划年的人口数。

此外,还要预测机械增长。

人后自然增长法的计算公式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两个局部。

11、劳动平衡法:

此法是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根底上,以根本人口、效劳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来预测未来人口数。

这是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人口预测的计算方法。

12、土地需求量预测:

包括农业用地和建立用地的预测,预测完后必须进展供需矛盾和综合平衡分析。

13、土地供给量预测:

是预测土地供给的经济弹性,即通过预测土地利用的潜力来预测增加的用地有效面积。

14、土地利用构造:

土地利用构造是指土地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5、土宜法:

土宜立法建在土地质量评价的根底之上,结合国民经济各部门开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区域土地适宜性特点对于宜农、宜林、宜牧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根据土地评价的结果来调整土地构造的方法。

16、土地利用分区:

由于规划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差异性,土地利用的方式和构造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

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按照这种差异性划分的土地利用区域。

17、昼夜交通量:

昼夜交通量就是每昼夜通行的车辆数。

18、停车视距:

指的是同一车道上,车辆行驶时遇到前方障碍物而必须采取制动停车时所需要最短行车距离〔XX〕

20、水土资源平衡:

水土资源平衡就是算水帐,即通过本地区的来水量与需水量的分析比拟,综合考虑地区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和需求状况,制定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措施,协调水土关系。

21、兴利库容:

在放水涵洞以上和正常蓄水位以下之库容称为有效库容,也称兴利库容。

23、田间灌排渠系:

田间灌排渠系指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以及耕作田块内的临时渠道〔毛渠、毛沟、灌水沟、畦等〕。

24、根本农田:

根本农田指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立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根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5、土地复垦:

但凡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26、GIS:

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局部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展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

1、土地的特性:

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6、土地属性的双重性

2、土地的四大功能:

1、负载功能2、养育功能3、仓储功能4、提供景观功能

3、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土地利用规划是公元前2,000年的夏朝的大禹治水规划,即改道黄河,以疏为主,引黄入海进展的沿岸土地利用灌溉整理规划;

此外,历史上著名的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规划是由由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在公元前256~261年间规划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该规划通过飞沙堰、分水口等水利工程,调节水量,控制泥沙,将岷江两岸规划成沃野之乡,使XX盆地成为“天府之国〞。

4、土地利用构造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其实质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的数量、比例关系。

5、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没说〕

〔1〕依规划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2〕依规划X围不同可分为:

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和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

〔3〕依规划任务可分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7、土地利用规划学研究对象是:

在社会经济开展的不同时期,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与土地利用构造之间的特殊矛盾。

8、正、负外部性:

外部性包括正的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应该补偿,负外部性应该赔偿;

9、区位理论代表人物、及提出的理论:

杜能:

农业区位论〔孤立国〕:

韦伯:

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

城市区位论

廖什:

市场区位论

10、限制性原那么:

1、人口规模≤土地人口承载力;

〔教师重点讲了这两个〕

2、经济开展水平≤人口容量;

3、畜牧开展规模≤牧草承载量;

4、排放的废弃物≤环境容量;

5、可更新资源的开发量≤更新率;

6、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量≤其可更新替代品的更新率;

1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1、整体性;

2、长期性;

3、战略性;

4、控制性。

12、土地用途区划定

县级规划编制,应结合实际划定根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立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平安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和牧业用地区。

〔划线为教师念到的〕

13、因素比照法中三个标准的意义

分为3个标度,分别用数字“1〞、“0〞、“0.5〞表示,这3个标度分别对应于评价因素甲比乙“重要〞、“不重要〞、“同样重要〞。

14、土地利用的评价通常为:

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性评价、经济评价、综合评价〔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用土地适宜性评价〕。

15、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分为:

适宜纲、级、亚级、单元

16、XX省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系统分为:

适宜纲、类、等、型

17、〔A代表什么〕

劳动平衡法

P=A/(1-(B+C))

P:

规划末年人口数;

A:

根本人口数,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数;

〔掌握〕

B:

效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被抚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8、土地需求量预测的相关因素:

人口、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作物产量。

19、居民点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定额指标法、需求推算法、两区累加法。

20、土地利用构造调整的方法:

土宜法、综合平衡法、模型法

21、耗电量大的应选在用电基地,特别是提供大型廉价电力的大型水电站;

劳动力密集的工厂应选在劳动力待业人员较多的地方

22、交通用地方式:

公路用地、水运用地、铁路用地、空运用地

23、高速公路洪水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要求_100_年一遇的洪水位,二级公路_50_年一遇的洪水位,三级公路_25_年一遇的洪水位,四级公路通常按_常年_洪水位作为选线定位依据

24、山岭、桥路选择〔不确定〕:

有三种线形:

①沿溪线:

考虑定位、选岸、桥位三个问题。

②越岭线:

找垭口;

回头展线。

③山脊线和山坡线:

26、可供开发的水资源类型有: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

27、抽水站的规划布置:

集中供水;

分级供水;

上下渠供水;

分散供水。

28、田间灌排系统的组成:

取水枢纽;

输水配水系统;

田间调节系统;

排水泄水系统;

排水枢纽和容泄区;

灌溉排水系统上的建筑物

29、农地整理:

1、农田整理2、农地改造3、地块调整4、土地构造调整5、宜农荒地开发

30、土地复垦类型〔1〕矿区废弃地复垦〔2〕粉煤灰储灰场地复垦〔3〕砖瓦窑废弃地复垦〔4〕水利交通废弃地复垦〔5〕宅基地、坑塘复垦〔6〕灾害、污染地复垦

31、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①水土保持林:

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沟谷防护林②水源防护林:

库岸、沟道、坝坡造林③护堤护岸林

32、GIS可视化内容:

地图数据的可视化表示,地理数据的可视化表示,空间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表示

33、耕地规划的内容:

确定耕地的组织形式、耕作地块和轮作田区规划、田间渠系规划、护田林带规划、田间道路规划

34、平原地区排水系统布置方式:

平原地区末级固定渠道和临时渠道的布局形式。

35、林带构造:

〔一〕严密构造〔二〕疏透构造〔三〕通风构造

36、旱作区:

 

〔一〕拖拉机路两侧田、路、沟、林、渠的结合布置方式

以抗涝为主,通常采取一路两林四沟的布局方式。

灌溉区:

〔一〕拖拉机路两侧田、路、沟、林、渠的结合布置方式

有一路两林两渠两沟的形式,也有一路两林一渠一沟的形式。

三、简答:

二、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程序

土地利用规划程序分成:

准备阶段、制定规划方案阶段、成果审批阶段、规划实施与监视阶段

〔一〕准备阶段

1、思想准备〔成立领导小组〕2、组织准备〔成立技术小组〕

3、业务准备〔资料收集野外实地调查〕

〔二〕制定规划方案阶段1、控制先行,逐步逼近;

2、突出重点,综合设计;

3、两步设计,先粗后精;

4、方案论证,分析比拟。

〔三〕成果审批阶段1、文字成果;

2、图件成果;

3、数字成果。

〔四〕规划实施和监视阶段1、编制年度实施方案;

2、分期分批现场铺图;

3、规划实施跟踪与检查

三、整体最优理论内涵及对土地利用启示:

内涵:

1、土地的多宜性〔农业、工业、商业、住宅、旅游、其它〕;

2、土地利用的竞争性〔产业、部门〕;

3、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域上、时间上〕;

4、土地供给的有限性〔自然供给的无弹性、经济供给的弹性小〕;

5、土地需求的无限性。

启示:

土地利用的回报〔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在不同时间、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利用方式,以及不同的组合特征有显著的差异;

土地利用规划追求的不是部门的、某一产业、某一时期的、某一种回报的最优,而是整体的最优〔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跨时期〔代内和代际〕的最优和空间组合的最优。

五、县级土地利用总规划定位和任务

规划定位

县级规划是落实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指导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是县域内土地利用、审批和监管的根本依据。

规划任务

1、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协调上下级规划;

2、研究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立用地的调控指标;

3、统筹安排县域内土地利用构造、布局与主要用地规模;

4、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建立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那么;

5、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X围和重点区域;

6、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六、县级土地利用总规划目标

1、保护耕地特别是根本农田;

2、保障经济社会开展的必要用地;

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农村土地整治等。

七、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1〕土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2〕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动态变化分析;

〔3〕土地利用构造与布局分析;

〔4〕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5)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