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89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docx

会展场馆经营和管理

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

复习大纲(1—10章)

第一章会展场馆建设期的管理

一、考核要求

(一)会展场馆概述

1、识记:

(1)中国会展建设概况。

2、领会:

(1)中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

发展的作用;(3)功能定位于平面布局;(4)会展场馆的建筑构成。

3、简单应用:

(1)规划与选址;

(2)会展场馆的环境设计及环境设施(设计与竞标)。

(二)会展场馆建设与经营过渡期的管理

1、领会:

(1)筹建管理公司。

2、简单应用:

(1)确定经营模式及其相关内容。

二、考点归纳

(一)我国会展场馆建设概况

会展场馆是指会议和展览功能兼备的会展中心的统称。

单独具备会议或展览功能,以及

其他功能为主(如体育场、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宫、美术馆、音乐厅)同时兼备会议、展览功能的场馆都可以参照。

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在“会展中心城市”“会展名称”以及“会展之都”的有近40个城市。

不但北上广等核心展览城市的大

型场馆正在加快建设步伐,一些二、三线城市更是纷纷将建设场馆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会展场馆布局存在的问题

1、大型会展场馆偏少(超10万平方米不多)

2、配套设施不足

3、智能化水平低(热衷于外观投入)

4、出现总量过剩、结构失衡的现象。

(20%,正常40%以上)

(三)我国会展场馆发展趋势

1、会展场馆建筑规模大型化

2、会展场馆功能综合化

3、注重会展场馆的智能化

4、规划与设计更加人性化(“以人为本”)

5、场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

6、政府仍将加大对会展场馆建设的投入

(四)会展场馆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作用

1、能够大力推进会展产业的发展

2、能够积极培育城市的会展品牌

3、能够提高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

4、能够适度调控会展业的市场运作

5、能够大力培养会展业人才

6、能够强化城市的服务职能

(五)会展场馆的规划

1、场地选择规划:

国外许多现代化会展中心的场址一般都选在城郊结合部,并将交通

条件、环境条件和地形条件作为选址的三大要素进行论证。

国外新建的及尚在建设中的会

展中心均将交通条件列为选址的首要条件,一般要求厂址靠近国际机场,并且有两条以上的

高速公路从周围通过。

2、预留地发展规划

3、内部布局规划:

内部布局设计要根据一般会展的内容、性质和室外环境的具体状况

来确定。

在会展中心的内部规划中最重要的是人车分流的场内交通系统,该系统要完善并符

合人性化的要求。

4、展厅要素规划:

(1)展厅外观

(2)展厅面积:

展厅面积约为展示净面积的两倍,加上主办单位的工作场地或服务区等空间面积。

(3)展厅高度:

展厅最好是单层,层高应符合经营定位、展台设计、布展作业和展示效果。

一般来说,展厅的每层高度在10-15m是基于一般展品展台设计的要求。

(4)地面条件:

包括地面状况和地面承重条件。

5、布展空间规划

6、展览中心场馆规划要求

(1)“以人为本”,注意空间环境的开放性、通透感、有机性等,方便展览活动的开展,

且给人以自由亲切的感知

(2)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积极运用高科技成果

(3)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六)会展场馆选址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三个统一”: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1、会展场馆建筑地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2、避开城市闹市区,与城市中心应有一定的距离。

3、选址应对环境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一般宜选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或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地段。

4、以人为本,场馆建筑周围有较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5、会展建筑要注意选择良好的朝向。

6、预留地、城市副中心的规划。

7、考虑自身景点效应与周边地区或景区旅游休闲环境的有机结合。

(七)功能定位和平面布局

1、通常展厅的建筑面积应占整个展览建筑面积的40%以上。

2、平面布局

(1)会展场馆的种类:

单体式结构(目前通行);分体式结构(一般以展览为主要功能

的场馆或会展中心,如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两种结构都要考虑经营成本,注意运行费用的节约。

特别是单体式场馆设计时要考虑分_

段隔离使用的功能。

(2)展览建筑的布局模式

对各种类做一了解,记住集中对称式布局、并行式、环绕式、串联式、集中均衡式布局

(3)会议室的布局:

桌子一般标准高度为60cm。

(八)会展场馆的环境设计及环境设施

会展场馆环境设计是解决会展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过渡和协调的设计。

会展中心建

筑基地覆盖率宜在30%左右。

(九)会展场馆建设与经营过渡期的管理

1、筹建管理公司、确定经营模式

A、筹建成立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公司

(1)注册;

(2)银行开户、建立关系;(3)加入协会;(4)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

B、确定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

(1)组织架构;

(2)规章制度完善;(3)招标、谈判

C各类专业人员的招聘引进

(十)会展场馆的企业形象和广告宣传活动应在什么时候进行?

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应在会展场馆建设与经营过渡期管理过程中就开始会展场馆的企业形象和广告宣传工

作。

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尽快进行会展场馆的CI策划、形成完善的CI体系。

2、在专业媒体上策划会展场馆的宣传广告,建立会展场馆专门网站,策划举办庆典活动,向社会各界和公众宣传会展场馆。

3、对会展场馆的广告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和招租,力求创造更多广告项目的直接或间接效益。

思想素质和优质服务的意识。

(十一)会展场馆落成前要做哪些拓展市场的工作?

会展场馆应该搜集信息,跟踪项目,全方位拓展业务

一项会展项目信息都全力以赴尽力完成。

套项目的直接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

4、视条件成熟情况,派人或当地聘请成立驻首都、直辖市或海内外重要城市办事

处及代理机构,拓展会展场馆的综合业务。

第二章会展场馆组织管理

一、考核要求

(一)中国会展场馆建设的投资与经营管理模式

1、识记:

(1)场馆投资模式多元化。

2、领会:

(1)经营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

(二)会展场馆的组织结构

1、识记:

(1)管理体制的含义;

(2)会展场馆机构设置和职能权限。

2、领会:

(1)会展场馆组织管理与组织结构。

3、简单应用:

(1)会展场馆的经营运行机制。

(三)会展场馆管理体制创新

1、领会:

(1)资本结构调整;

(2)会展场馆的合作经营;(3)会展场馆的社会化合作项目。

(四)会展场馆的公共关系

1、识记:

(1)会展场馆公共关系的含义。

2、领会:

(1)会展场馆的涉外活动管理。

二、考点归纳

(一)场馆投资模式多元化

1、国建国营模式

2、国建民营模式: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3、民建民营模式:

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

4、外商投资外放经营模式:

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二)会展场馆经营管理模式

(1)政府机构直接管理

(2)当地企业管理:

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厦门建发集团管理)

(3)合资合作经营管理

(4)委托外地或国外企业管理:

天津海滨国际会展中心,厦门会展集团

(三)管理体制

1、管理体制:

对于某个行业而言,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

相关社会机构组织、领导和监督行业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

在管理过程中

建立起一套符合管理活动内在规律的组织、制度和方式,这些内容的总和就称为管理体制。

2、会展业管理体制类型及特点:

(1)计划管理体制

优点:

决策权集中,战略目标明确,便于从客观上协调产业间的关系,把握整个行业的

发展。

缺点:

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不足,会展企业的效益一般较差,且由于国家或政府同时拥有

管理权和经营权,致使市场竞争不公平,行业管理效率低下。

(2)市场管理体制

优点:

保持技术进步的活力,致使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使生产符合社会需要。

缺点:

战略目光短浅,缺乏宏观调控力,资源浪费大。

(3)混合管理体制、

吸收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优势和市场管理体制下企业的主体运作优势。

政府成为行业管理的主体,其职责主要是协调引导,保证行业信息畅通,促进经济活跃,不插手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会展场馆的管理体制

会展产管的管理体制是指会展场馆与其主管单位的关系。

在管理体制上,有的会展场馆

实行企业型管理,有的实行事业型管理,还有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我国会展场馆的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会展场馆的不同管理体制,基本符合我国社会分工和客观的要求。

(2)会展场馆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本身的基本任务。

(3)会展经营受着价值法则和经济规律的制约。

(4)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性会展场馆,上级管理部门给予自主权要多一些,指令性任务也少一些。

事业性会展产管正好相反。

(四)会展场馆机构设置和职能权限

1、总经理室2、办公室3、质量检杳部门4、人力资源部门5、财务部6、会场部

7、会展策划部&党工部9、会展业务部10、场地管理部11、综合服务部

12、工程部13、网络信息部14、保卫部15、广告部

(五)会展场馆组织管理与组织架构

1、会展场馆组织管理的含义:

会展场馆组织管理就是运用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来管理会展产管。

2、会展场馆最基本的组织结构方式主要有直线制和直线职能制。

(明确两种组织架构的

两种含义,看得懂组织架构图,56页)

(六)会展场馆的经营运行机制

会展场馆的经营运行机制是指会展场馆在经营过程中保证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后,保持正

常的工作状态,并在经营期内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效用,实现经营目标(或设计目标)所需要的系统组织和管理工作。

1、搜集经营运行信息,检测是否达到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2、选择最优秀的经营运行方案。

3、对已选择的经营运行方案进行具体安排。

4、控制经营运行过程。

(七)会展场馆管理体制创新

1、资本结构调整

除国建国营、国建民营之外,可以引入民间民营,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会展产管;引入

外商投资外方经营模式。

2、会展场馆的合作经营

委托外地或国外企业管理、合资合作经营管理。

中外合作、外引入联、强强联合、以强联弱等,都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中国会展场馆经营管理合作的路子终究会越走越宽阔。

3、会展场馆的社会化合作项目

(1)合作公司:

场馆与场馆(展览公司、其他投资者)进行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外引内联等。

(2)外包项目:

将会展场馆的部分项目对外招标进行承包(如餐饮、搬运、保

洁、展位搭建等)

(3)合作经营项目:

将会展场馆的部分配套项目或空间与外单位进行合作经营。

(4)设立驻外地办事处:

派人(或就在当地聘请)在国内外主要城市设立办事机构。

(八)会展场馆的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自己打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过程。

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也是一种管理只能。

公关活动

可分为日常公关和专门性公关。

会展场馆的公共关系是为办会办展单位、参展单位、参会人员、观众服务,并维持与

社会大众之间相互有利的关系。

2、会展场馆的公关对象:

(1)所属领导关系

(2)职工关系(3)顾客关系(4)政府关系(5)传媒关系

(6)同行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