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红楼梦》探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课外阅读《红楼梦》探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阅读《红楼梦》探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暂且接受脂批的说法,即“被借阅者迷失”。
探佚就是要探讨这个“被迷失的世界”,把它的大体轮廓勾勒出来,看看曹雪芹原来的整体构思是什么样子,小说原著的整体风貌是什么模样。
很自然,也就会比较曹雪芹原著八十回后的内容与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有什么区别。
再进而比较这“两种《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哲学、审美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看二者有什么区别。
原稿既然已经“佚”了,我们根据什么来“探”它呢?
是不是胡乱猜谜呢?
探佚怎样来保证它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呢?
探佚最主要的根据,还是来自于《红楼梦》的文本本身。
因为
曹雪芹写小说时采用了一种奇特的方法,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前八十回的确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谶语”“影射”等伏笔,根据这些伏笔的确能探索出后文情节发展的基本轮廓。
第二,就是通过对前八十回的分析,对作者的思想倾向、艺术手法、审美风格、结构法则、悲剧观念等作深入的研究,看看那文章的必然走向,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第三,脂砚斋等曹雪芹的亲友写下的批语中有一部分涉及八十回后佚稿的内容,甚至有具体的文句,比如说原著写黛玉死后潇湘馆的情况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是和前八十回的描写“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前后对仗的。
第四,《红楼梦》有很强烈的“家史”、“自传”性质,所以小说的“生活原型”也就是曹雪芹家世的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探讨原著的某些情节可能怎么写。
比如曹家有两个女儿是王妃,其中一个是平郡王纳尔苏的妃,另一个也嫁了某王子,《红楼梦》中贾元春和贾探春分别是皇贵妃和海外王妃,当然小说是作了艺术加工的。
第五,是清朝至近代的不少野史笔记记载了一种“旧时真本”《红楼梦》,说到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情节情况。
虽然至今没有一个本子被发现,但历史记载言之凿凿,如流入日本的儿玉达童本就说探春是“杏元和番”,用陈杏元比喻贾探春。
以上就是探佚的五大根据,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也就是对《红楼梦》文本的深度阅读。
探佚学涉及版本、家世等“红外学”,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地地道道的“红内学”。
当然,这五种根据或者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结合的。
下面重点讲一讲“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奇特创作方法。
这是一句“脂批”——脂砚斋的批语。
脂砚斋是笔名,是和曹雪芹关系亲密的一个亲友,曹雪芹创作小说的时候,同时就有一伙“圈内人”在他的小说抄本上写“批评”——批语和评语,其中脂砚斋写得最多最有代表性,后来研究红学的人就把所有这些“圈内人”写的批评叫“脂批”,或者“脂评”。
这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脂砚斋等人不只写了一次,而是写过好多次,有时候表达方式略有变化——写成“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伏后文”……等等。
一言以蔽之,这是曹雪芹写小说时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全局性的艺术手法。
那么这句“写作手法概括”,究竟是什么意思?
“草蛇灰线”是两个比喻。
“草蛇”是说一条蛇从草丛中蹿过去,不会留下脚印——画蛇还不能添足么,但蛇有体重,还是会留下一些不明显但仍然存在的痕迹,比如某些草棵可能会歪倒一点。
“灰线”是说拿一条缝衣服的线,在过去烧煤烧柴后的炉灰里拖一下,由于线特别轻,留下的痕迹也是隐隐约约的。
“草蛇灰线”就是比喻在小说写作中到处留下对后文情节发展的暗示、伏笔,所以说“伏脉千里”、“在千里之外”。
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写作方法!
神奇在这种手法不是偶一为之,而是几乎在每章、每节、每句中都存在。
如果我们能看懂这些“草蛇灰线”,是不是会增加我们阅读的兴趣呢?
因为人人都有一种“预知”、“猜谜”的癖好。
反过来,如果你对这些满布文本字里行间的“草蛇灰线”一无所知,麻木不仁,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你能说你已经读懂了这部神奇的小说吗?
下面我就告诉大家这些“草蛇灰线”的奥秘,引领大家一步步进入这个艺术的迷宫。
“草蛇灰线”一共有五种表现形式:
一、谐音法;
二、谶语法;
三、影射法;
四、引文法;
五、化用典故法。
我们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是单音节象形文字,一个读音可以有多个字形,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英文叫text)中,含义参差的同音字并不会引起理解的障碍。
由于这个缘故,中国文化中的“谐音文化”就特别发达。
比如过年前我到南宁、桂林旅游,看到礼品店里卖的礼品玩意有作成棺材模样的,我有点奇怪,售货的小姐告诉我:
“棺材”谐音“官财”,表示让你又升官又发财。
又比如我们过年在门上贴大大的一个“福”字,要把它倒着贴,谐音“福到”。
如此等等。
因此我们对语言的使用就特别多一层讲究,有了些忌讳,要让同音字引发美好的联想,避免坏的联想。
其实所谓语言文明里也包含这一层意思。
要多讲吉利话、“好”话。
把“不好”的话也往好的方面理解,其中谐音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古代的等级制度特别森严,有所谓“避讳”,就是对尊长的名字要避免使用,而用读音或意思比较接近的字来代替。
《红楼梦》里就有一个例子:
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第二回她的家教贾雨村说:
“怪道这女学生读凡书中有‘敏’字,他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
写字时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
”
曹雪芹不愧是一个大天才,他就把这种谐音的民俗运用到小说创作中,成为“草蛇灰线”的一种重要类型。
这主要体现在小说中人的姓名上面。
比如小说第一回登场亮相的“甄士隐”、“贾雨村”,就是谐音“将真事隐去,用假语存焉”(或曰“假语村言”,研究者认为是抄手听音之误),暗示小说中写的贾府故事是以曹雪芹家的“真事”为素材的。
所以小说中又常提到一个江南的甄家,有一个和贾宝玉长相、性格都一样的甄宝玉。
贾家的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脂批明确告诉我们“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从命名上就规定了她们的悲剧命运结局。
第一回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就是后来的香菱,这“英莲”和“香菱”都是谐音“应怜”。
这个乡村财主的女儿,五岁就被拐子拐卖,后来又成了呆霸王薛蟠的小妾,最后被薛蟠的大老婆夏金桂折磨而死,她的命运也真“应怜”了。
相反,那个甄家的丫鬟娇杏,则谐音“侥幸”,因为她偶然回头看了落魄书生贾雨村一眼,雨村误以为她有意于自己,作了府太爷后就讨她作了妾,正巧大老婆不久又死了,这个乡村丫头就成了堂堂的“地市级首长夫人”了。
所以小说中有两句诗调侃说: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为什么说“一着错”呢?
因为按封建礼教,女子走路应该低眉顺眼,回头乱看男人,是不守规矩,犯了错误。
曹雪芹这么写,很有点调侃意味,要是死守规矩,不就要失去很多机会吗?
第二种“草蛇灰线”是谶语法。
人类对语言的迷信古今中外都一样,因为语言的确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
“语言是存在之家。
”这已经是二十世纪的哲学经典格言了。
人总想预先知道未来的事情,又觉得语言这玩艺有点神秘感,这就发展了“谶语”文化。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点化这一传统,创造了一种谶语法,暗示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后续演变轨迹。
具体地说,谶语法可分为四种类型。
首先是诗谶。
我们看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他看太虚幻境薄命司里的“册子”,上面不就是一幅画配一首诗吗?
贾探春要远嫁海外,就画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上一个女子掩面啼哭,岸上两个人放风筝,配的诗则是“清明啼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惜春将来要当尼姑,就画一个女子在寺庙中念经,配诗则是“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些诗词曲赋等作品,作家为小说中人物“量体裁衣”,捉刀代笔,却让写作风格符合每人的个性,同时还都或多或少地暗示着人物命运和小说情节后文的进展。
比如黛玉前面写有《葬花词》,到第七十六回又吟出“冷月葬花魂”的名句,就是前呼后应,暗示黛玉的夭亡。
作诗以外,小说中还经常作灯谜,猜谜语,有的谜语也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
这些谜语,无论是否以诗的形式出现,也都具有谶语性质,这是谜谶。
典型的如第二十二回就是“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这一回贵妃娘娘贾元春先送回家一个带有诗谜的灯笼,贾宝玉和姐妹们,甚至贾母和贾政,也都作了灯谜,可是却都是不祥之兆,连贾政都有了预感而觉得悲哀。
比如元妃娘娘作的灯谜谜底是爆竹,就是我们后来过年过节放的鞭炮,惊天动地,自己却被炸得粉身碎骨,所谓“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就是贾元春后来在宫廷斗争中遭遇不幸结局的暗示,类似于唐朝的杨贵妃被缢死马嵬驿。
结合时代文化背景,曹雪芹锦心独运,大展奇才,把某些戏曲的名称和内容,与小说情节的演变结合起来,于是有了“戏谶”这又一种“草蛇灰线”。
第十八回元春省亲,其中一个重要庆祝节目是演戏,贵妃点了四出折子戏,脂批就针对性地指出:
第一出《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并总结性地说:
“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这就是用戏曲的内容关合小说未来的重要情节进展。
当时的读者对这些戏曲的首尾关目都烂熟于心,一读到这些画龙点睛之语就会恍然大悟,拍案叫绝。
还有一种谶语法是语谶。
就是小说中某些人物的某些对话也具有“谶语”性质。
注意我这里加了两个“某些”作限制词,因为它不像诗谶、谜谶和戏谶的无一不是谶语,而是“某些”。
举一个最显豁的例子。
第七回刘姥姥走后,周瑞家的找王夫人汇报情况,被薛姨妈抓差,送十二支宫花给贾家三春、凤姐和黛玉。
送到贾惜春时,惜春正和小尼姑智能儿一起玩,就开玩笑说:
“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把这花儿可戴在那里呢?
”这是小说中第一次描写惜春说话,却直接影射到她最后的结局:
出家当尼姑。
总之,谶语法包括:
诗谶、谜谶、戏谶、语谶。
影射法是“草蛇灰线”的第三种表现形式。
具体如何影射呢?
在曹雪芹那一管生花妙笔下,也是婀娜多姿,玲珑八面。
清代评点家们说过,晴为黛影,袭为钗副。
这就是看出小说中的人物之间,有明显的互相影射。
的确,每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能感受到,晴雯和林黛玉的个性比较接近,袭人的思想作风则和薛宝钗有类似之处。
显然,这是作家有意为之的,暗合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那句老话。
这种写法也就是后来红学家们所说的一个人物是另一个人物的“影子”。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写晴雯遭到王善保家的诬告,在重病中被正统而偏执的王夫人所驱逐而悲惨地死去,她是“抱屈”的,蒙受了不白之冤。
那一回书写得撕心裂肺,尤其是宝玉和晴雯死别的一幕,更是秋风秋雨愁杀人。
但精彩不止于此,懂了“草蛇灰线”,就明白晴雯之死是“一击两鸣”,是影射着更为惊心动魄的林黛玉之死的。
你看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贾宝玉写了一篇怀念晴雯的祭文,刚刚“读毕,遂焚帛奠茗”,忽然听人说“且请留步”,“那小鬟回头一看,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他便大叫:
‘不好,有鬼,晴雯来显魂了!
’”结果却是林黛玉。
黛玉和宝玉讨论祭文的词句润色修改,改来改去,宝玉终于改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
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无形中说到黛玉头上了,以致于“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狐疑,外面却不肯露出”。
人物之间互相影射的艺术手法,此一情节就是一个现成例子吧。
影射法的另一方式,就是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