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4714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叶仓储虫害防治Word格式.docx

前翅近基部外缘突出,翅覆盖尾部末节。

卵:

长0、4~0、5mm,椭圆形,淡黄白色,一端有微小突起。

幼虫:

体长3、5mm左右,乳白色,体变曲呈“C”字形,全身有较密的细长绒毛;

头部褐色,左右两侧各有一深褐色斑块。

前胸背面无硬皮板,胸部多皱纹,各节大小近等。

蛹:

长约3mm,乳白色;

头部向下,前胸背板位于头之上方,极明显,并向两侧显著突出;

鞘翅伸达第二腹节中部。

(2)习性及发生特点

烟草甲一年一般发生3~6代,寒冷地区一年发生代数较少,为1~2代,炎热地区一年7~8代。

据在郑州室内饲养与仓库中观察结果,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

幼虫越冬后于5月初开始化蛹,5月上旬出现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7月中、下旬为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8月中旬第二代成虫出现,与第一代成虫在8月份同时存在于烟仓中,因而8月份成虫数量大。

烟草甲成虫羽化后在茧中静待数日,性成熟后再飞出活动。

多数成虫于早晨与傍晚飞出。

卵多产在烟叶主脉凹陷处,叶片摺皱处或烟叶碎屑中,单粒散产,一般每头雌虫一次产卵60一70粒,最多100粒以上。

成虫有假死性,善飞。

在较阴暗的光线中,阴天,黄昏,夜间或高温潮湿对比较活跃,到处爬行,飞翔。

幼虫孵出后如无食物时取食卵壳,饥饿2~10天仍能生存。

幼虫共5龄,一龄幼虫死亡率高。

幼虫喜蛀孔为害,常蛀大烟叶主脉、卷烟、粮粒等寄主内部取食为害,幼龄时蛀孔细小,高龄时蛀孔较大,为害烟叶时能将多层烟叶蛀穿,也常钻蛀烟叶主脉。

环境温湿度影响成虫产卵量与寿命、卵历期、孵化率、幼虫发育速率、蛹历期等。

在温度25℃,相对湿度70%时,成虫寿命最长,雌虫46天,雄虫43天;

30℃时分别为31天与28天;

35℃分别为18天与21天。

温度30~35℃时,一代历期约33天;

25℃时,50天;

20℃时,约120天。

成虫产卵的适温22、5~35℃,在此温度范围内,产卵量平均66、8±

6、26粒,最多172粒。

卵历期,在相对湿度60~90%条件下,35℃时最短,平均5、3~6、2天;

20℃时最长,平均20、4~22、1天。

在温度20℃时,相对湿度不同,卵历期不同,相对湿度仍一90%,卵历期6~6、9天;

30%时,7、3天;

20%时,8、8天。

卵孵化的适宜温度就是20~35℃,适宜相对湿度60~90%,在温度17、5℃或40℃时卵不孵化,37、5℃时孵化极少;

20~35℃时,孵化率随相对湿度下降而减少;

若相对湿度为20%,则卵仅在30℃时才能孵化;

温度22、5~30℃、相对湿度30%时,孵化率增至75%以上;

32℃、相对湿度45~60%时,孵化率为70%;

若相对湿度升至75~90%,则孵化率增至90%以上。

幼虫发育最适温度为32、5℃,相对湿度80~75%,在此温湿度范围内,幼虫发育最快,平均历期15、5~16天,存活率最高;

17、5℃或40℃时,虽湿度适宜也不能完成发育;

30℃时,相对湿度低至50%,幼虫一般仍能成活。

在自然环境中,用烟叶饲养,20~28℃时,幼虫历期最少29天,最多50天;

22~34℃时,最少31天,最多39天。

蛹历期在20℃时,平均12、3天;

22、5℃时8、1天;

25℃时6、4天;

30℃时4天;

32、5℃时3、7天;

35℃时6天;

37、5℃时4、1天。

其中32、5~35℃时蛹历期最短,平均不到4天。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烟草甲死亡。

根据高温、低温对烟草甲的致死作用,可利用复烤、发酵、回潮等加工过程的高温以及冬季储存时的低温杀虫。

2、烟草粉螟

烟草粉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烟草粉斑螟、烟叶螟蛾、可可蛾。

烟草粉螟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各地都有分布。

以幼虫为害烟叶、卷烟,也取食小麦、燕麦、大豆、豌豆、蚕豆、花生仁、可可豆、面粉等。

就是小型蛾类,体长5~7℃m,翅展12~19、5mm。

前翅灰黑色,近基部1/3处有一近直形淡色横纹,略斜向前缘基部,横纹外侧色较深,近端部有一略变曲的淡色横纹,横纹内外翅色较深,中室端部有时有2个小黑点作上下排列,沿翅的外缘有明显黑色斑点。

椭圆形,长约0、5mm,宽约0、3mm,乳白色,有光泽,卵壳上有花生壳似的网纹。

老熟幼虫:

长10~l5mm,头部赤褐色,前胸盾片、臀板及毛片黑褐至深黑褐色;

腑部黄或淡黄色,背面有时桃红色;

前胸气门直径明显小于K群毛间的距离。

长7~8、5mm,宽1、75~2mm,足及触角端部与腹面其它部分同为淡黄褐色至黄褐色,极少呈黑褐色,后足外露部分的长约为宽的2倍。

据报道,在一般仓库中,烟草粉螟一年发生2~3代,一年发生2代时,成虫于5月上旬及8月出现,以第二代幼虫越冬。

在河南一年一般发生2代,早春温度高时少部分能完成3代。

在郑州,4月上旬室内温度达16℃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

越冬代成虫4月下旬始见,羽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7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出现,8月上、中旬为羽化高峰。

若早春室内温度高,一部分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早。

第2代幼虫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仓库出现第3次羽化高峰。

烟草粉螟在湖北省一年发生2~3代,在鄂西来风,越冬代、第1代、第2成虫出现时期分别为:

4月上、中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至8月底,9月初至10月中旬,世代重叠明显。

成虫全年可见3次高峰:

5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上旬。

在不同的食料、温度、湿度条件下,烟草粉螟卵、幼虫、蛹的历期差异较大,因而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烟草粉螟以幼虫越冬,但越冬幼虫的代别、虫龄及开始越冬时间不完全相同。

在河南,主要就是以第2代老熟幼虫于9月初开始越冬。

老熟幼虫越冬的数量占越冬幼虫数量的80~90%。

据报道,在湖北,8月底第2代部分迟发老熟幼虫开始越冬,次年3月底开始化蛹羽化。

第3代幼虫因出现的早晚及发育速度不同,虫龄不一致,因此,越冬虫龄也不一致。

越冬场所随虫龄不同而有变化,老熟幼虫越冬前从烟包中爬出,在层柱、墙壁、垫板、包装物鞋蛛、棺叠处吐丝结薄茧越冬,未老熟幼虫仍在烟包中越冬。

初龄幼虫食叶肉留表皮,使烟叶出现许多半透明斑,2龄以后吃成孔洞,为害严重时能将叶片食光,仅留叶脉。

幼虫孵化后先在叶片主脉两侧取食,逐渐向外扩展,取食后在烟叶上留下许多烟叶碎屑及褐色虫粪。

幼虫喜吐丝连缀烟叶碎屑及褐色虫粪成巢,潜伏在巢中,烟叶皱摺部分潜伏得最多。

被害烟叶极易发霉变质。

幼虫一般5~6龄,极少4或7龄。

幼虫老熟后在烟包外或烟包表层皱摺处吐丝结茧化蛹。

成虫白天夜间均可羽化,在夜间与暗处活动。

雌虫寿命4~6天,雄虫寿2~5天,每雌一生产卵40~60粒,最多可产120粒。

卵单粒散产,或数粒集中产在一起,多产在烟叶中脉附近或皱摺内,或产在包装物料上。

产卵对烟叶等级有选择性,喜产在上等烟叶上,在养虫笼中投人不同等级的烟叶,其产卵分布为:

中一:

101粒,中六:

10粒,青二、末级烟上均无卵。

烟草粉螟卵与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就是14、5℃。

在20~30℃自然变温、相对湿度70~80%的条件下,卵历期5~7天,孵化率95%;

取食烟叶的幼虫,幼虫期一般61天;

在温度25℃,但相对湿度为35、5%的低湿条件下,幼虫生长很慢,到中龄时即全部死亡。

老熟幼虫化蛹的最低温度就是16℃,在温度16~18℃变温条件下,蛹历期24~28天,20~22为18天,25~30℃为10天。

烟草粉螟幼虫不耐低温,据报道,在温度-2℃、相对湿度55%条件下,经51天越冬幼虫全部死亡;

卵及幼虫在低温中的致死时间为:

-3~-4或-6~-7℃为7天,-10~-11℃中为18h。

因此,严冬季节打开仓门可冻死出部分越冬幼虫。

食料影响烟草粉螟幼虫的生长发育与存活,在取食含水量为13%的烟叶时,幼虫生长发育快且健壮,而取食含水量低于10%的烟叶时,幼虫生长发育受阻,也不易成活。

3、大谷盗

属鞘翅目谷盗科,又名乌壳虫,谷老虎。

大谷盗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国内除西藏外均有分布。

成虫与幼虫为害贮存的烟叶、禾谷类、豆类、油料、药材、干果等。

体长6、5~10mm,扁平,长椭圆形,深赤褐色至漆黑色。

体光滑、无毛,有光泽。

触角11节,棍棒状,第7~10节略呈锯齿形;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缘呈凹形,后缘鞘翅基部间细缩成颈状;

鞘翅上有纵点线7条。

长1、5~2mm,宽约0、25mm,细长椭圆形,一端较尖,乳白色,无光泽。

体长约20mm,扁平。

头部黑褐色,近方形,大而扁,略狭于前胸;

上颚强大外露;

胴部乳白色,有光泽,多皱纹,后半部极肥大,各节两侧有黄褐色细长毛,末节最多;

前胸盾片黑褐色,中央有一淡色窄缝,中胸与后胸背面各有一对黑褐色斑,臀板上着生一对臀突,与臀板同为黑褐色。

蛹长约9mm,近纺锤型,扁平,头部及前胸背板散生黄褐色长毛,腹部各节两侧各有一小突起,其上有褐色细毛2根;

腹末节狭小。

温带一年发生1~2代,热带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仓板、木器、麻袋裙缝、烟包内过冬。

越冬成虫3、4月份开始活动产卵,夏天出现成虫,完成1代。

成虫出现后不久即产卵,卵孵化为幼虫,即以幼虫过冬。

第2年越冬幼虫在眷李恢其活动,取食,化蛹,初春时羽化为成虫,产卵,这代成史及羽化的幼虫均可越冬。

成虫寿命1~2年,产卵期2~14个月。

卵单产,每处一粒,或集中产,每块10~60粒。

每头雌虫产卵54~1190粒,最多可达1300粒以上。

卵孵化率极高。

成虫与幼虫都喜潜伏在烟包内进行取食,钻蛀烟把,也为害仓库中的木板、麻袋。

性凶猛,常互相残杀,并能扑食烟草甲、烟草粉螟就是杂食性昆虫。

大谷盗的最适发育温度为27~18℃,在此温度下,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只需65天,卵期7天,幼虫期48天,蛹期10天。

温度降至21℃以下时,卵期15~17天,幼虫期250~300天,蛹期22~25天。

每代长达287~352天,幼虫4~6龄,最多可达8龄。

成虫与幼虫耐饥性与抗寒性都较强,且幼虫比成虫更强。

例如,在4、4~10℃中,成虫可耐饥184天,幼虫耐饥高达24个月。

在-9、4~-6、7℃中,成虫及幼虫均能生存数星期。

卵及蛹的抗寒力远较成虫及幼虫为弱。

4、黑皮蠹

黑皮蠹属翅目皮蠹科,又名黑毛皮蠹、毛毡黑皮蠹。

黑皮蠹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国,国内各省(区)均有分布。

幼虫为害各种动、植物干物质,如昆虫标本,贮藏烟叶、毛制品、禾谷类粮食及其加工品、豆类及各种植物种子。

成虫体长2、8~5mm,宽1、5~2、5mm,体暗赤褐色或黑色,椭圆形,背面显著隆起,体背除前胸背板基部着生黄褐色毛外,其余全部着生黑色毛。

两复眼的距离约为复眼最大直径的2倍。

触角11节,淡褐色,末节黑色,末节长度约为第9、10两节总长的3~4倍(♂)或仅略长(♀),第9、10节近乎相等;

前足腿节的内缘与外缘隆起,中、后足腿节的前缘比后缘明显隆起。

卵长0、6~0、9mm,宽0、25~0、35mm,椭圆形,乳白色,略有光泽。

老熟幼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