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69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Word格式.docx

A.防止官员贪污腐败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D.加强对地方管理控制

6.阅读下列图表

州别

土壤

财税级别

土壤肥沃程度

冀州

白壤

上上错

中中

兖州

黑坟

下下

中下

青州

白坟

中上

上下

徐州

赤植坟

上中

扬州

涂泥

下上

荆州

下中

豫州

壤、下土坟垆

错上中

梁州

青黎

下中三错

雍州

黄壤

上上

表:

九州的土壤

A.江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B.迟至先秦,当时的人们对各地经济发展才有了一些了解

C.汉代以前经济发达地区在关中

D.土壤情况是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条件

7.《盛泽》诗云:

“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

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

”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D.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8.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9.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

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B.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C.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10.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

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11.宋代有人说“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一换家”。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市民阶层崛起

C.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城市化程度加深

12.右图为《三教图》。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C.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D.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13.一位大学者的诗:

“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也就是“天地生物之心,藉以识仁”。

该诗所反映学术思想属于

A.道教B.佛教C.陆王心学D.程朱理学

14.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

”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B.杜甫C.李白D.王维

15.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

“(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体现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B.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

16.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

A.造纸术:

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指南针: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C.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D.印刷术:

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17.右图仪器的主要装置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叫赤道环;

另一个叫赤经双环。

双环中间有窥管,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的位置值。

该仪器的发明者是

A.张衡B.郭守敬

C.沈括D.僧一行

18.某专家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

“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是

A.重视理论B.重视实用C.不求甚解D.具有理性

19.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A.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B.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20.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1.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均田制受到破坏B分封制恢复C.井田制瓦解D.“市”突破空间限制

22.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3.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

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D.宰相权力的大小

2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材料最能表明元朝

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5.2012年暑期电影《画皮Ⅱ》讲了西汉和亲的故事,下图是电影中一捉妖大师的《妖典》手册,对此手册描述正确的是

 

A.书影中的字体是楷书B.可能采用了活字印刷技术印制

C.手册中的绘画能够达到“写意传神”D.此手册采用的是“蔡侯纸”

答题卡

第I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框内

第Ⅱ卷(共三小题,26题21分,27题14分。

28题15分)

本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炀帝忌刻,法令尤峻,人不堪命,遂至于亡。

……及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

……玄龄等遂与法司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

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

凡削烦去蠧,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

……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

——《旧唐书》

材料二 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

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故知赏罚不可轻行。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

——《唐律》

材料三 贞观五年,张蕴古为大理丞。

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鞠其狱。

蕴古言:

“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

”太宗许将宽宥。

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

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

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

既而悔之……因诏曰:

“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

”五覆奏,自蕴古始也。

又曰:

“守文定罪,或恐有冤。

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制定法律的原因和目的。

与隋律相比,唐律体现了什么特点?

(8分)

(2)据材料二,唐太宗制定的法律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3分)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

“既而悔之”又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个人品质?

(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哪些因素有关。

(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读书人:

王安石趋利而不知义,尽黜先儒之说,聚敛害民,剥民兴利。

材料二现代学者:

王安石运用行政权力量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扩大了国家赢利性经营规模,官营经济体系由此发达,民间工商业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通过这一次强化专制集权,一个本来已经有可能走向开放和民主的社会体制,又逆转回去了。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材料中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进行批评的出发点和实质有什么不同?

(2)南宋学者和现代学者对王安石批评角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

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

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