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44521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 第9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案文档格式.docx

2.过程

(1)爆发: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大: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

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美国、法国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4.影响

(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2)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

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时间

1858年

1860年

内容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教材补缺

 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向“不平等条约体系”转变

1.“朝贡体系”

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

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2.“不平等条约体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

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

(1)丰岛海战:

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

(2)平壤战役:

清军失败,退回国内。

(3)黄海战役:

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战役:

日本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5)威海卫战役:

日本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

主要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战争影响

(1)对中国的影响

①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洋务运动破产;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之中;

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2)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占领台湾,获得2.3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以此为契机更加迅速发展起来,日本很快跻身帝国主义强国的行列。

(3)对朝鲜的影响:

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将清政府的势力排挤出朝鲜,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并逐渐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4)对远东政局的影响:

日本的崛起改变了远东地区英、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形成了英、俄、日争夺中国的新格局。

四、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签订《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加重了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4.影响: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考点一 两次鸦片战争

1.领事裁判权

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攫取的一种特权,即它的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诉讼,所在国法庭无权审理,而由它派驻当地的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

这种特权亦称“治外法权”,严重侵犯了所在国的司法主权。

2.租界

帝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通商都市内“租借”给他们“居留和经商”的地区。

在该地区,该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

因此,租界也被称为“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司法主权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针对练1

 (2018·

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8)近代中国的租界制度以最早建立的上海租界为蓝本,租界最主要的特点是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该局具有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共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

这表明,近代中国的“租界”(  )

A.已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B.凸显了浓厚的半封建色彩

C.把西方民主照搬到中国

D.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由此得出答案为D。

A项说法错误,排除。

B项缺乏材料依据。

“租界”并不是把西方民主照搬到中国,而是西方列强利用“租界”进行侵华,排除C项。

3.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以条约为根据,一般是相互的。

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把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1.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

社会政治

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社会经济

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阶级关系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

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社会思想

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社会生活

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

(1)从目的看,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从战争过程看,侵略者的数量由英国变为英、法、俄、美等国,侵略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天津、北京。

(3)从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外国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家国情怀——鸦片战争中民族意识的萌发

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

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考点二 甲午中日战争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主权部分丧失,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不断发展,不能理解为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两者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要素。

2.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

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

(2)资本输出:

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角度

表现

列强侵华特征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