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劳模事迹有感800字以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800字以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看劳模事迹有感800字以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
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
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
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
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
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
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2
近日,我拜读了培训中心陈东老师的劳模事迹材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久久无法平静。
正所谓"
见君一袭风雪骨,始信人间有谪仙"
陈东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什么是创新转型、学习超越的劳模风采,他用27年的坚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伟大的劳模赞歌,铸就着莱钢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
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
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
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
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陈东老师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在职工培训管理和教学领域依然得心应手。
为什么?
因为他相信技不压身,自学了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自学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他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
后来当他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莱钢"
精益管理"
培训项目组组长的时候,之前的技能储备给了他莫大的帮助。
像我们这些青工,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托辞与理由,我们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做到"
一专多能零缺陷"
自己的专业要强,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
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一个岗位,你能不能适应?
你会不会开展工作?
这都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做一点,中心大讨论的时候曾有个命题"
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其他的用不着我管"
这个观点对不对呢?
陈东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当他发现自学考试通知单分发工作困难时,虽然不是他们科的事,却主动担当,刻苦钻研解决了难题,最终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
这对我们青工来说,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在现阶段莱钢处于转型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再存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要勇于担当,对自己的工作要尽心,别人的工作要热心。
每天少做0.1,365个0.99是0.025;
每天多做0.1,365个1.01就是37.8.因此我们学习要做到1.01,工作要做到1.01,每天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过别人一大截,成功的关键就在这0.01。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忍一些,陈东老师忍受住了学习的寂寞,忍受住了工作的压力,忍受住了失去爱人的痛苦,最后他成功了。
对我们青工而言,成功的路并不好走,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这就需要我们有"
8+N,5+2"
的工作精神,或为了学习而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或为了项目而连续加班无视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忍受常人所不能忍。
但是成功的路上却也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在岔路口驻足不前,迷失了方向,我始终坚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3
一棵树,能长多高,不在于接受多少阳光雨露,而在于他的根系在土地里扎得有多深;
一粒金沙,能否闪光,不在于光的照耀,而在于他内在的属性;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在于他成长的环境,而在于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求索!
21年的岁月,坚守在转炉这个最苦、最累、最脏、最热的岗位上,为了什么?
又凭着什么?
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悠长的艰苦岁月?
为什么这么苦的工作在他却甘之若饴?
为什么小小转炉间能演绎激昂人生?
为什么是他而不是我?
……面对薛小永,稍加思索,自然会有一连串的疑问在心中起伏。
薛小永心里必然沉淀着一份大爱。
一定是因为爱钻研技术,所以,他能够常常忍着六七十摄氏度的高温,靠近炉体一观察就是30分钟,只为拿下那些技术难题。
这种状态,在别人看来觉得无法理解,或者不可思议,但是于他来说:
只有不断的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的心底才会觉得畅快舒坦。
高温下的烘烤与这种成就感相比,在他的世界里,也就必然算不得什么。
因为爱,苦也变成了甜。
一定是因为深爱这个企业。
龙钢于他是自己的家园,钢城于他是精神上的"
父母"
当自己的家庭"
贫寒"
当自己的"
被人瞧不上时,羞愧的情感反而击打出"
男儿当自强"
的激越之心。
为了自己的家园能够不输于别人,为了能够在同行们面前树立自尊自信,他毅然决然的承担起荣耀门楣的责任,为了这个家,再苦再累,也就都不算什么。
这一切,必然是源于对企业的那份深沉的爱。
一定是因为深爱家人。
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一个男人要顶天立地,要勇敢担当。
为了家人都能过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他才能够无数次的多个昼夜坚守现场,废寝忘食的去工作。
不思量,那是一种自私,细回味,其实更是一种深爱。
对家人的爱不正是支撑无数龙钢人一代代前进的动力吗?
薛小永的心里必然装配着钢铁的意志。
和钢铁比起来,人太脆弱,然而,柔能克刚在薛小永这里却得到了别样的诠释。
因为钢铁意志,才能够在21年的职业生涯里,他一次次的超越,一次次的冲击,一次次再度超越炼钢工艺技术指标;
因为钢铁意志,才能够在年近40岁的时候,他仍然以"
5+2"
、"
白+黑"
的精神坚守一线,玩命工作;
因为钢铁意志,他才能够忍受脸部的皮肤被辐射热烤得脱落了一层又一层,创下全国最高炉龄记录。
薛小永的心里必然承载着一份使命。
因为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创新性提出转炉生产工段的"
3321"
管理思路并推广应用,系统性解决了制约生产工艺的瓶颈性问题。
促使他3天8小时砌成一座120t转炉,刷新了同类型转炉全国砌筑时间最短7天的历史记录,创造了‘龙钢速度’。
促使他带领工段将转炉钢铁料消耗指标做到全国第一,石灰单耗、氧气消耗、耐材综合成本名列全国第三的好成绩。
促使他影响着周围的同志,培养成长出陕煤化集团劳模陈江、陕钢集团劳模陈雷磊、龙钢公司劳模焦建设等多名集团及公司先进个人。
英雄并非基因遗传,英雄是钢铁般的坚持。
英雄并非生于英雄地,英雄就成长在平凡的土壤里。
这就是我从薛小永身上寻找到的答案。
观看劳模事迹有感4
总有一种信念要求我们追求卓越,总有一种坚持镌刻在岗位一线,也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我泪流满面。
一位又一位国家电网的劳动楷模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又座丰富厚重高尚的精神丰碑,引领我们不断驻足致敬。
在学习国家电网各位劳模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始终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感动着,感动于劳模们那一点一滴的踏实作风,感动于劳模们那辛勤劳动的汗水,感动于劳模们那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
这些劳模来自国网的不同企业,不同的岗位;
他们中有百姓电工——左光满,胸有“大爱”万家灯火更璀璨的韩克勤,甘当一名出色的士兵夏晓宾,塞上光明守护神虎志文等,他们在工作岗位中扮演中不同的角色,但共同的书写着一段不平凡的事迹。
大爱使者韩克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爱的奇迹,从1994年的第一次献血到如今,20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义务献血,她用一腔热血救助那些危及病人,希望通过她的爱心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这么多年里不知不觉她成了献血状元,她的献血证上已盖了30多个印章,献血总量达9600毫升,然而在她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抱怨,在她的影响下,好多同事也加入了献血的队伍中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他不紧奉献爱心,更是传播爱的力量。
在生活中她关心他人,在工作中也能尽职尽责,“真诚服务,用微笑传递感动”,对韩克勤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而她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因为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想问题,即使遇到比较难沟通的人,她也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工作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心,更看到了一个劳模坚持不懈,勤勤恳恳的忠诚。
不倒的铁塔江小金则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国网员工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40年风雨征程,江小金从一名电力线路工逐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用毕生心血点亮万家灯火,他参与设计了11750座架线铁塔,领衔设计了4700多公里输电线路,完成了300多项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设计校核了18000多张设计图纸;
他在11750多座电力线路铁塔下都留下了足迹,踏勘里程无法计算,他的一生都在和线路铁塔作伴,他的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忠诚事业、不辱使命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更展示了一名劳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的事迹鼓舞着青年员工爱岗敬业,要求青年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探索,用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坚强的毅力攀登电力的高峰。
他树立的铁塔成为了一座丰碑,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坐标。
电力雄鹰吕清森,一生只做一件事,然而他把这件事做到了完美的极致。
吕清森的工作就是巡视从吉林桦甸红石变电站到白山发电厂的66千伏输电线路,及时发现隐患和缺陷,保证线路状态良好,运行安全。
工作看似简单,可是却充满危险,巡线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工作中的意外时常发生,此外几十年的工作时间在他的脸上走满了沧桑,走了32年,他把这条红白线走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崎岖险峻的山路走成了一条光明大道,把深山野林走成了自己无比熟悉的另一个家院。
吕清森工作是平凡的,但是他用最朴实、最坚定的责任心筑就了自己的高度。
在他的眼里责任就是保障安全:
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责任就是刻苦钻研:
干工作不能光埋着头苦干,得琢磨怎么才能干好。
责任就是默默坚守:
这辈子,我就是要守好红白线。
因此在他的身上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就把他做好,在他的线路不发生事故,此外在工作之余他还
钻研专业知识,考虑如何更好的把工作做好。
对他来说只要把这件事做好,任何事情都会去思考实践。
我为他的执着而感动,在他的事迹中看到了一个最真实,最纯粹,最朴实的国网电力员工,体现了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劳模是一种精神。
劳模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