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4314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实习总结报告通用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我们怀着难以诉说的心情以及对教师这种职业的神圣的向往,随着飞驶的列车来到了我们的实习目的地——龙陵县龙山中心学校,这是一个

美丽的学校,也是一个五彩的花园。

当然我根本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一个月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

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感觉所学的到东西远远要比三年里在校园里学到的更丰富、更精彩。

当然,这并非否定老

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只是实践中收获到的远比书本来得真切和实在。

正所谓:

“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

我们来到龙陵县龙山中心学校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首先,我们和该校的领导及老师召开了座谈会,他们向我们介绍了龙陵县龙山中心学校的

情况:

它办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始建于清光绪30年(公元192018年),坐落在县城东南的老东坡下,背靠青山,侧临绿水,校内青杉挺拔,

繁花似锦,绿草茵茵,是一个静心求学的好地方。

它占地总积13333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473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3800多平方米,运动

场面积1500平方米。

这里共有教职工63人,教学班24个,学生1058人。

它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教研教改促进发展,多年来一直承担全县小

学教育研究和实验示范任务,为龙陵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保山地区重点学校之一,它也为龙陵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有

目共睹的贡献。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

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

基情况如下:

1、课堂教学:

完成教案数为8份,上课节数为16节(英语、语文、数学、品德、自然、音乐、美术7个科目)。

2、班主任工作:

组织一次“我做文明小公民”的主题班会。

3、带领学生出了一期黑板报。

4、到学生家里去家访。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

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

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

课、上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无数琐碎平凡的事构成的我实习生涯的主旋律。

首先,我请班主任给我一份名单,因为我知道,记不住学生的名字,看似小事,其实它在学生眼中是很重要的,如果记不住学生的名字,学

生就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没有地位。

觉得老师不关心自己,甚至会产生隔阂。

而后我便找了个机会认识了全班同学,下课后同学们都围着

我唧唧喳喳地说:

“老师,你怎么才来就知道我们的名字呀?

好多老师教了我们一年都没记住我们的名字。

”这也使我明白了:

沟通是一种

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

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

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

做。

下课后,孩子们经过我时,都亲切地喊一声:

“范老师好!

”,我也带着按捺不住的羞涩和欢喜应着,同时我也发现了快乐竟如此简单,只

因被一群天真的孩子们认可并充满亲切地问候一句。

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自认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

后,我问学生:

“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

学生何以如此呢?

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

趣。

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

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

育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其实这不只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也要有激情与耐心,这是做位一名老师应

该具备的。

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

或缺的。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

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

激情与耐心

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初为人师,总是有些紧张。

我带着羞涩与忐忑抱着课本和教案走上讲台时,尽管我做了很多准备,但当我真正面对那么多双眼睛时,我还是

紧张了。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

”我机械得重复了在台下不知念了多少遍的开场白。

然而,这句话说完,下句该说什么呢?

突然间我的

脑袋一片空白,只能感觉到有几十X大熔炉一般,千淘万漉虽辛苦,就算被磨练得遍体鳞伤,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炉的准备。

我在实习中逐渐

变得“勇敢”。

虽然开始也会有顾忌,怕“主动出击”会招惹“不知天高地厚”的蔑视。

但事实告诉我,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应有勇气去尝

试。

即便在尝试中失败,也能让自己成长,没有锻炼的机会,谈何积累和成长?

而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争取。

等待,只能让你在沉默中消

亡,只有主动,才能为自己创造良机。

实习,陪伴我经受了挫折,也经受了欢乐!

实习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正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

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

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实习路线及内容:

2018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

经静园至翻尾石鱼;

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

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

约14:

30实习结束。

3.实习达到的目标:

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

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

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

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

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

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

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

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

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

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

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

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

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

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

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

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

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

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

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30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

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

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这里的植被乱七八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

3.静园:

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

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

4.未名湖:

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

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

设计要处处为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将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

5.蔚秀园:

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

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

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

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

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观点似乎与老师自然即是美的观点有些矛盾,这种情况在燕南园中也有发生,人们还是需要整齐的草坪和人工栽种的花朵。

是因为我们访问的都是些老人家,她们见了太多的荒芜与嘈杂,现在渴望一种整齐的美吗?

6.海淀公园:

还是以自己观察和同别人的交流为主。

在公园中没呆多久就感到很晒,问在公园中健身的人,也反映这里的树阴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来。

一个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说,这里虽说很晒,但离家比较近,有一些健身设施,孩子也爱到这里玩,有总比没有要好。

我观察到,这里树少,天空比较空旷,反而成了放风筝的好地方,公园也因地制宜,门口就有卖风筝的。

其实没树也有别样的乐趣。

公园中有残疾人康复区,儿童区和老年人健身区,区内都有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设施。

而且每区的地都是用橡胶铺的,软而不滑,这是在很多小区或公园里面被忽视掉的。

7.去往颐和园的路上:

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恶臭的淤泥。

固化的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

经老师讲解,路上那

些穿着“铠甲”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

是为了让路人认识新植物吗?

树上没有挂牌,而且让人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

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景象吗?

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京西稻田”除掉后的产物,觉得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倒是不少。

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长。

8.颐和园南如意门:

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

该条河流同八一湖相连,构成了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上路线。

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保护水体,将窗子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

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不少,但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