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69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docx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

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

于1980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原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变化,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又先后引进国内知名数学家、博土生导师陈志华、陆洪文、姜礼尚教授等来数学系工作,教学和科研整体实力有很大提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建系后就已设立,文革期间中断了招生,1978年恢复高考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随之恢复了招生。

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毕业生3000多人,数学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的许多国家,有的继续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在大型国企和外企,特别是银行、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杰出科学家和行业精英。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课程性质

学分

比例

公共基础课

60

34.88%

专业基础课

34

19.77%

专业课

必修课

20

11.63%

选修课

15

8.72%

公共选修课

8

4.65%

实践环节

35

20.35%

合计毕业学分

172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并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信息、金融保险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或能继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标准

表1:

专业标准

方面

内容

目标要求及相应课程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1、数学知识含在专业知识内。

2、有较多的物理学知识,会做物理实验,懂一点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方面的知识。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普通物理A;物理实验,也可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3、有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军事、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

开设相应的课程为:

军事理论,也可选修通识教育课程。

4、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较多的分析、代数、几何和随机数学方面的知识。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泛函分析、数理方程、数值分析、抽象代数、数学建模、微分几何、统计学、拓扑学等。

本专业设有金融数学方向,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有较强的运算能力,要会建模,会计算。

对于金融数学课程体系,我们强调建模是课程的核心,解决实际问题是课程的目标,计算是重要的手段。

通过数学建模——数学分析和求解——数值计算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达到培养同学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高同学的应用数学基本素质的目的。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

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

5、本专业还需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知识,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C/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等。

6、了解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概况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背景。

1、终身学习能力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

4、现场工作能力

5、实验室工作能力

6、表达、交流能力

7、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数学选讲、数学前言导读等。

2、具有较高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现代金融市场概论、应用随机过程等。

3、具有较强的演绎推理能力、准确计算的能力。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计算方法、统计计算与软件、并行计算等

4、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别人有良好的交流。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运筹学等

5、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养

3、民族精神

4、理想信念

5、国际视野

6、人际交往

7、团队合作

1、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开设相应的课程有体育课、心理学等。

2、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开设相应的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3、热爱祖国,有一定的历史、哲学和人文修养。

开设相应的课程为:

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刻苦学习的信念。

开设相应的课程为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

5、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相应的课程有英语、国内外知名教授的专题讲座等。

6、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修养,通过建模比赛、集体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7、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建模竞赛等活动来实现。

表2:

实现标准的教学方法或途径

方面

内容

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1.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实验、习题课、作业练习进行教与学。

2、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大型作业、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3.人文科学知识通过课程讲授、讲座、大型作业、读书报告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4、专业知识通过课程讲授、习题课、一般作业、大型作业、讨论班、上机运算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通过课程讲授、小班交流、上机实验等方式进行教与学。

6、当代知识通过邀请国内外及本系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并布置涉及查阅文献资料的作业等进行教与学。

1、终身学习能力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

4、现场工作能力

5、实验室工作能力

6、表达、交流能力

7、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通过专业课教学(少量课程内容交给学生自学等)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并通过毕业论文,进行文献的检索与综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2、表达能力通过课程作业中设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以及答辩来实现。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和上海市的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国内外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竞赛及其他学科的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养

3、民族精神

4、理想信念

5、国际视野

6、人际交往

7、团队合作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通过体育课、思想政治课、班会、人文教育和专题讲座等来加强身心健康、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3、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通过举办集体活动,包括参加各种比赛等来加强。

4、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国际视野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讲座来增强,也鼓励学生与国外院校进行交流。

表3:

成绩评价方法

方面

内容

评价方法

1、数学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

3、人文科学知识

4、专业知识

5、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6、有关当代知识

(国内外)

1、课程知识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作业、出勤率等综合评价,某些课程也可以通过学生课堂报告、大型作业来评价。

2、实验课程通过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来评价。

3、通过提交读书报告来评价。

1、终身学习能力

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逻辑思维能力

4、现场工作能力

5、实验室工作能力

6、表达、交流能力

7、通用技能(包括通用办公室技术、信息与通讯等)

8、组织、领导和管理能力

1、通过面试+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2、使用数学软件,上机考试。

3、数学建模竞赛。

4、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5、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考评。

1、身心健康

2、道德修养

3、民族精神

4、理想信念

5、国际视野

6、人际交往

7、团队合作

1、体育课上的体能考试。

2、思想品德课的考试。

3、演讲。

4、集体活动与比赛。

5、国外交流。

六、主干学科

数学。

七、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理)、数值分析(理)、数理方程(理)等。

八、教学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一。

九、实践环节安排表

见附表二。

十、课外安排一览表

见附表三。

十一、有关说明

1.公共基础课中的有3门计算机课程,其中在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Web技术基础和软件开发技术基础5门课程中应至少选修1门。

2.培养方案中打*的课程为研究生阶段设置的课程,供要求较高的学生选修。

3.各类选修课要求与建议:

本专业学生在如下的专业选修课中,选修15学分。

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运筹学(理)、应用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研)*、抽象代数(研)*、微分流形(研)*、矩阵分析(研)*、李群与李代数(研)*、偏微分方程(研)*、有限元方法(研)*、运筹学通论(研)*、图论及其应用(研)*、有限差分方法与谱方法(研)*。

其中金融衍生物定价理论、现代金融市场概论、金融工程案例分析这三门课程是金融数学方向的课群组,如果想选修金融数学方向建议3门课程全部选修。

已经取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建议选修打*的10门研究生专业基础课中的相关课程。

公共选修课至少选修8学分,课程任选,其中至少要有一门艺术类课程。

附表一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四年制教学安排一览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一、公共基础课(必修60学分)

002016-9

形势与政策

2.0

68

1

1

1

1

07037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4

2

07037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3.0

34

2

07805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

51

3

07037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34

2

360011

军事理论

1.0

17

1

320001-4

体育

4.0

136

2

2

2

2

大学英语

8.0

136

2

2

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