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4208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9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研报告Word下载.docx

(3)屋顶光伏系统可提高建筑整洁美观性,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4)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低碳环保无任何污染产生,是目前国家能源局重点部署规划方向,将替代火电、水电等常规能源成为下一阶段主要的电力利用来源。

1.2属地太阳能资源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点。

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

37′至114°

58′、北纬35°

12′至36°

22′之间,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

安阳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历年平均气温12.7一13.7℃。

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21.7℃。

全年平均气压1001.5毫巴。

全年降雨量为606.1毫米。

1.3设计依据:

IEC61215-200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GB/Z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12325-2003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2297-1989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6497-1986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

IEEE1262-1995光伏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

GB/T14007-92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

GB/T14009-92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

GB9535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环境试验方法;

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GB/T9535-1998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8210-2000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

GB/T19064-2003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GB/T61727:

1995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GB/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Q/3201GYDY01-2002逆变电源;

Q/3201GYDY02-2002太阳能电源控制器;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81-9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DBJ08-216-95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

GBJ18-8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YBJ216-88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预计装机容量

根据业主方提供的平面屋顶面积数据,28000平米预计可安装光伏组件共计2MW,采用单片260W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7393块。

每22片组件串成一串,每六串组串并入一台30KW逆变器。

3.发电量预测

建成后的首年发电量为252.2万度,第二十五年发电量为198.1万度。

按照光伏电站寿命期25年,衰减率按标准1%计算,本项目25年运行期的总发电量为5603.3万度,年均发电量为224.1万度,,基本能够全部被业消耗掉,除特殊情况基本没有富余电量上网。

4.系统接线方案

屋顶光伏电站共安装7393块260Wp组件,成阵列平行布置于屋顶,组件阵列质检预留检修通道。

采用串联的方式,并入66台30KW的小型并网逆变器,经过逆变器由直流电转化成220V/380V交流电,接入用户配电箱内。

并入电网端设计方案由电力公司负责出具接入方案。

5.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为了保证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安全可靠,防止因雷击、浪涌等外在因素导致系统器件的损坏等情况发生,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必不可少。

太阳能光伏电站为三级防雷建筑物,防雷和接地涉及到以下的方面:

1)地线是避雷、防雷的关键。

防止雷电感应:

控制机房内的全部金属物包括设备、机架、金属管道、电缆的金属外皮都要可靠接地,每件金属物品都要单独接到接地干线,不允许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

接地系统的要求:

所有接地都要连接在一个接地体上,接地电阻满足其中的最小值,不允许设备串联后再接到接地干线上。

光伏电站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较严格,因此要实测数据,建议采用复合接地体,接地极的根数以满足实测接地电阻为准。

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R≤4欧姆,满足屏蔽接地和工作接地的要求。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要重复接地,R≤10欧姆。

防雷接地应该独立设置,要求R≤30欧姆,且和主接地装置在地下的距离保持在3m以上。

根据实际情况安装电涌保护器。

2)直流侧防雷措施

组件支架应保证良好的接地,光伏组件阵列连接电缆直接接入逆变器,逆变器含高压防雷保护装置。

光伏组件金属外框就近与楼顶避雷带做可靠连接,楼顶避雷带与整栋大楼的防雷接地系统连接为一可靠整体。

3)交流侧防雷措施

并网逆变器交流输出线在建筑物内,不存在雷电流侵入通道。

建筑物本身具备完善的防雷保护系统,因此不需要额外采取防雷措施。

并网计量箱的输出端直接与用户电源输入端相连,与入户电表箱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同组成完整的系统。

6.主要设备选型

6.1组件选型

晶硅电池组件是由高转换效率的单片太阳能电池、EVA、低铁钢化玻璃和由氟塑料、涤纶等复合而成的TPT背板组成。

利用可靠的焊接技术、高真空加热层压工艺及配备经防水防腐蚀处理的铝合金边框、接线盒等组成结构合理,抗紫外、抗老化、抗风强度高达2400Mpa的太阳能能电池板。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示意图

本项目设计采用260Wp多晶硅组件,该系列组件转化效率较高,足功率,正公差,电池片转化效率达到17.8%,五年内衰减少于5%。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特点:

a.采用156mm*156mm的高效率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b.旁路二极管减少由于阴影引起的功率衰减。

c.面板采用绒面封装减少光的反射,背场结构能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d.最大系统电压大于1000VDC。

e.通过ISO19001:

20g00质量管理体系。

f.通过CE、UL、TUV认证。

g.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衰减小。

组件技术参数表

6.2光伏系统支架选型

☆美观性

与建筑结合,美观大方。

在不改变原有建筑风格和外观的前提下,设计安装太阳能光伏阵列的结构和布局。

☆高效性

光伏系统在考虑美观的前提下,在给定的安装面积内,尽可能高的提高光伏组件的利用效率,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提供最大发电量的目的。

☆安全性

设计的光伏系统应安全可靠,不能给建筑物内的其他用电设备带来安全隐患,尽可能的减少运行中的维护维修工作,同时应考虑到方便施工和利于维护。

太阳能工程必须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太阳能系统不仅仅要保证自身系统的安全可靠,同时要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

必须考虑安装条件、安装方式和安装强度。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必须要求其高可靠性能,保证在较恶劣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同时要求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性,便于用户的操作和日常维护。

此次关于太阳能工程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由业主单位自行负责。

整套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制造和施工的低成本,设备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备件的通用互换性,要求系统预留扩展接口便于以后规模容量的扩大。

具体实施时,太阳光伏发电组件板要用适当的方位角和倾斜角安装,确保太阳电池组件得到最优化的性能;

安装地点的选择应能够满足组件在当地一年中光照时间最少天内,太阳光从上午9:

00到下午3:

00能够照射到组件。

组件安装结构要经得住风雪等环境应力,安装孔位要能保证容易安装和机械的受力,推荐使用正确的安装结构材料可以使得组件框架、安装结构和材料的腐蚀减至最小。

支架设计,在抗风压、雪压及抗腐蚀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所有支架采用国标型钢,多点结合:

增加钢支架与屋面结构的连接点,将受力点均匀分布在承重结构,按抗12级台风进行力学设计计算,各连接点选用特制型钢和不锈钢螺栓连接。

2)所有支架都采用热镀锌,局部外裸部分喷涂氟碳涂料来有效防腐。

彩钢板屋顶阵列安装示意图

6.3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对于提高光伏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项目逆变器的选用,严格参照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关键设备基本要求来设计。

并网逆变器主要性能如下:

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电压在电网公共连接点(PCC)处的允许偏差符合GB12325-1990的规定,三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

7%,单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

7%、-10%;

光伏并网逆变器与并网同步运行,电网额定频率为50Hz,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允许偏差符合(GB/T15945-1995)的规定,即偏差值允许±

0.5Hz;

光伏并网逆变器工作时不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形过度的畸变,不会导致注入电网过度的谐波电流。

光伏并网逆变器额定输出时,电流总谐波畸变率限值为5%,各次谐波电流含有率限值为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大于其额定输出50%时,平均功率因数大于0.98(超前或滞后);

逆变器的效率大于98%,同时每台逆变器都具有MPPT最大点跟踪技术;

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齐全保护功能,如极性反接保护,电网故障自诊断功能,系统故障自诊断功能,同时具有可靠的防“孤岛效应”功能;

光伏并网逆变器配有先进的通讯接口,同时提供太阳辐射数据采集接口、光伏方阵温度采集接口,大气气流采集接口。

保护功能,包括过电流保护,当逆变器工作电流超过额定值150%时,逆变器能自动保护,当电流恢复正常后,设备能正常工作;

短路保护,当逆变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