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导学习型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导学习型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导学习型教学案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________和&
#9323;
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提出背景:
人类在经受了人口膨胀,&
#9324;
__________短缺,环境&
#9325;
#9326;
________破坏的困扰之后而产生。
2.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
#9327;
__________的需求,又不对&
#9328;
________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一是要&
#9329;
________,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二是不能损害&
#9330;
____________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4.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
#9331;
________________;
二是要保证资源的○21________________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是谋求社会的○22____________。
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与○23____________确定为我国的两大发展战略,并相应制定了《○24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图解环境观的概念
2.列表比较传统的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基本观点
征服自然。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等,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后果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
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
良性方向发展
【典例1】传统环境观和新环境观的主要区分点在于
A.人类能否利用自然
B.人类能否征服自然
c.人类与自然是否是平等、和谐的关系D.人类能否改造自然
【解析】 传统的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观点,该观点认为自然环境不过是人类的改造对象,人地关系仅仅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新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人地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答案】 c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容
发展
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可持续
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基本思想
鼓励经济增长
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典例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请给这幅图加上适当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帮助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各项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口增长过快,加之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出现环境问题,并形成恶性循环。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耕地资源比重较低,但水热充足,河湖密布,生物资源丰富,因此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多种经营,改变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答案】 人口增长和开荒扩种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立体农业道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政府给予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等。
【基础达标】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能危及未来人类生活的需求
2.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①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矛盾尖锐
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④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3.“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开发性原则
4.下列不符合新的发展观的是
A.征服自然
B.天人合一
c.人地归一
D.人是自然界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5.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朋友之间互寄贺年片
B.使用塑料袋购物
c.渔政部门实行“休渔”政策
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6.XX年5月14日~25日全球气候变化大人在德国波恩举行。
世界许多国家共同探讨如何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严峻课题。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部分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较”。
材料2:
“我国单位GDP
能耗的变化状况”。
近年来,某些国家指责中国排放了过多的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并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限排义务。
依据材料1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驳斥上述观点。
读材料2,分析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说明我们还需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几条思路,你认为可行的是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c.环境效益突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
2.下列生产模式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
B.发达国家大量投资发展的能量密集型农业
c.我国南方稻田养鱼、养蛙的农田生态结构
D.山区利用立体气候发展农林牧副立体农业
3.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你认为有利于曹妃甸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应该布局的工厂有
A.炼铁厂
B.矿渣建材厂
c.火电厂
D.焦化厂
读下图,完成4~5题。
4.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
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
B.谷氨酸、味精、多糖
c.淀粉、复合肥、多糖
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
5.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
A.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
B.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c.新能源的合理开发
D.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
“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16家环保组织呼吁首都市民开展“无车日”及“绿色出行”活动,“为北京多贡献一片蓝天、多奉献一份绿色”。
据此回答6~7题。
6.开展“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和环保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7.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A.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B.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逐渐替代矿物燃料
D.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8.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x藏复杂多变的气候和极其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全球气候变暖对x藏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越来越大的威胁。
据最新监测结果,x藏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仍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年均值浓度很小。
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生状态。
说出x藏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简述为了维持x藏良好的原生态环境,x藏应如何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中,松科植物占总量的60%;
竹类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
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松、竹产地采收松花粉、竹叶,进行加工,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时发展;
在全国各地设立国珍专营店和网点,并对其集中管理,使许多下岗人员重新拥有工作,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为人民群众送去了健康。
“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生态产业链示意图”。
分析图示产业链的建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图示产业链形成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①基本认识 ②自然观 ③人地 ④态度 ⑤生产和生活中 ⑥人地对立 ⑦征服自然 ⑧“天人合一” ⑨“人地归一” ⑩人类 &
平衡 &
协调 &
资源 &
污染 &
生态 &
当代人 &
后代人 &
发展 &
自然界 &
鼓励经济增长 ○21可持续利用 ○22全面进步 ○23科教兴国 ○24中国21世纪议程
[基础达标]
.D
2.D
3.B
4.A
5.c
6.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发达国家处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承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