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
《市长在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长在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山被列为创建单位,既是给予我们的机遇,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抓紧落实,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建设,推动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十二五”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市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
保山市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承担着在全国、全省先行一步、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引领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使命,任务光荣,机遇难得,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是提升保山“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机遇
文化是国家之血脉、民族之灵魂、社会之根基,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对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为一体的保山市而言,能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全国首批28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实属不易,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
保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全国将有更多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保山、关注保山、支持保山、宣传保山、塑造保山,必将影响和提升我市文化建设乃至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
“地以文章增气势,天于樵牧混英雄”。
杨善洲同志让保山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段林希的精彩表演再次使保山扬名,短时间内,“保山”这个充满魅力的名字在中国大地高频率地被叫响。
和顺古镇能够被评为“中国第一魅力名镇”,就在于侨乡文化、丝路文化、抗战文化、翡翠文化以及和顺图书馆、弯子楼、八大宗祠等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古语讲:
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
山水与楼台,又必文字留。
《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黄鹤楼》、《登蓬莱阁》等美文成就了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蓬莱阁这“中国四大名楼”的威名。
所以,文化的作用切不可小视,经济的发展能够使保山逐渐强大,而文化的影响却能够让保山一夜成名。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经济首当其冲,现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保山的中心工作,但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保山的协调、持续、和谐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是推进保山“桥头堡”建设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明确了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
落实好桥头堡战略,对内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对外要构建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这不仅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发展,更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我市把“文化旅游名市”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六大战略”,就是要在建设经济桥头堡的同时,把保山建设成为教育桥头堡、文化桥头堡。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全市文化发展提供了载体。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
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是人们日常消费的两个重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开始活跃,进入3000美元后,文化消费比重逐渐上升,物质消费比重则开始下降。
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达3700美元,我市超过1500美元。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多样性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我市的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体制机制创新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文化基础设施不足、文化整体实力不强、活力和潜力发挥不够等问题,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我们要通过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重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的文化权益;
要通过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好地发挥文化育民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修养和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是维护保山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手段
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调节器”。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
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汇交融、交锋角逐更加激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力实施文化扩张战略,向全世界推销西方的价值观念。
境外敌对势力加紧思想文化渗透,与我们争夺思想阵地、文化阵地。
凡此种种,都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没有硝烟的斗争,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存亡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和对待这一问题,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采取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来捍卫、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主流文化。
保山地处边疆,民族众多、宗教复杂,处于反渗透、反颠覆、反分裂的前沿,抵御境外思想文化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义不容辞。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内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凝聚人心;
对外可以有效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树立良好的国门文化形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巩固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保山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保山市委、市政府和各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统筹资源,加大投入,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0年来统筹多部门资源,多渠道筹资近10亿元,新增文化设施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6个文化馆有5个达部颁三级以上标准,7个公共图书馆有5个达部颁三级以上标准,72个综合文化站有46个达省颁三级以上标准,建成一批村级综合文化室和736个农家书屋,建成一大批体育场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动力
新组建了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重组了保山市广播电视台,实现了局台分设,政事、政企分开。
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任务,不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进一步理顺了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
各个艺术门类在“文化精品工程奖”、舞蹈“群星奖”、广播电视“星光奖”等全国、全省展演活动中荣获重要奖项。
形式多样的文化创建活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按照“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目标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系列文化创建活动,基本实现了广大乡村天天有歌舞、月月有电影、季季有比赛、年年有演出、人人有书读、家家有电视看的目标,推动广大乡村活动起来、欢乐起来、和谐起来、先进起来、富裕起来、文明起来,推进了文化乐民;
以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农家书屋、电影电视为抓手,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培训致富创业、科技知识、社会新风,推进了文化育民;
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进了文化富民。
在我市腾冲县大村形成的村级文化建设“云南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在全国推广。
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拓展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空间
着力引进和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地方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圆角刺绣为代表的六大乡村文化产业集群,文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XX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相当于XX年的3倍,约占全市GDP的5.6%。
文化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成功推出杨善洲、郑垧靖等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兴起了学习典型、争当先进的热潮。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三万三讲”、“三查三看”等活动,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形成了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我市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为示范区的创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对照国家、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标准,差距还很大。
一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当前距国家验收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创建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由于保山地处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较低,文化总体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建设档次不高,功能配套不够,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点多面广、欠账较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对加快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认识还不一致、有差距,在工作中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的宏观统筹还不够,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整合各个部门资源、资金、服务参与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文化建设“体系化投入”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五是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没有完全实现“常态化”达标,规范化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还表现得还比较突出。
三、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请各县、各单位认真按照学习规划、宣传规划、实施规划、落实规划、实现规划的要求,围绕规划的具体内容、创建标准开展好创建工作。
这里重点强调以下五点:
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全面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设施网络建设是基础。
我们要在国家、省的关心帮助下,继续统筹资源和规划,合理布局,以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设备配置标准为指导,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
实现市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部颁三级以上标准,乡综合文化站100%建成达标,力争每个村都建起综合文化室。
市、县图书馆及乡综合文化站100%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60%的社区配备公共电子阅览;
行政村文化室具备电子阅览功能。
积极争取改造或建设市、县两级影剧院,兴建乡镇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演出、看电影和开展广场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
在建设中,要把文化设施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工程”、城乡建设的“亮点工程”、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和文化、经济一起抓的“示范工程”来抓,注重体现地域风貌和地方人文特色,改变千城一面、千乡一貌的做法,彰显特色,提升品位。
健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
提供服务是建设的目的。
要树立“义”、“利”双行的文化发展价值观念,在加快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