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525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脚手架设计规范Word下载.docx

1.0m

2.步距

定义:

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建议取值:

1.5或1.8m

3.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大横杆放在小横杆上面,按不大于400mm的相等间距,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小横杆上。

当使用冲压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小横杆放在大横杆上面,大横杆作为小横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大横杆放在立杆里侧,小横杆的荷载加在大横杆上。

2)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a)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1/3。

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c)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

4.横向水平杆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即里立杆与建筑物间距)不应小于400mm,且不应大于500mm;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当使用冲压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

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亦不应小于180mm。

5.剪刀撑与横向斜杆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和横向斜杆。

凡七步以上的脚手架必须设纵向剪刀撑。

对24m高以下的脚手架,应在转角处以及每相隔9~15m设一道剪刀撑;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从底部至顶部应连续设置,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60°

,且最下部的剪刀撑要落地。

剪刀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用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斜杆用扣件固定在小横杆上,应用扣件扣牢。

剪刀撑钢管的接长接点,不宜用直角扣件或对接扣件,应采用搭接方法,搭接长度不小于400mm;

并用两只旋转扣件锁紧,见图5-2。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

为7根、50°

为6根、60°

为5根。

24m高以上的脚手架,应在架体整个立面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每个剪刀撑所占的跨间不多于6个,且每片架子不应少于3道,见图5-3

凡呈一字形或开口形的脚手架,以及架高24m以上的脚手架,应在两端及中间部位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

横向斜撑是用一根斜杆沿每个步距呈“之”字形,将里、外立杆连接起来,由底部连续设置到顶部见图5-4

6.连墙件

为防止发生纵向弯曲,造成脚手架倾覆倒塌,应使用连墙件将脚手架与建筑物的墙体等结构牢固连接。

它是脚手架中很重要的一个构件。

凡架高在50m以下的脚手架,连墙杆设置间距,无论是沿垂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均不应大于6.0m。

凡架高大于50m的脚手架,连墙杆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4m,水平间距不应大于6m。

连墙杆与建筑物拉结的位置,应尽量设置在框架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足够的抗水平拉力或压力的结构部位。

连墙件布置的最大间距,见表1。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应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墙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同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设施。

连墙件的构造,还有以下要求:

一是连墙件中的连枪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用采用上斜连接;

二是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

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筋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

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表1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脚手架高度

竖向间距

(h)

水平间距

(la)

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

双排

≤50m

3h

3la

≤40

>50m

≤27

单排

≤24m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3.脚手架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Ф48*3.5钢管。

4.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5.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6.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