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8593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Word格式.docx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反映企业每投入一元钱的成本费用,能够创造的利润净额。

企业在同样的成本费用投入下,能够实现更多的销售,或者在一定的销售情况下,能够节约成本和费用,这个指标都会升高。

这个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投入所创造的利润越多。

总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利润率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

该指标越高,表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平均股东权益。

净资产收益率表明所有者每一元钱的投资能够获得多少净收益。

以上指标都是反映企业利润的,赚钱自然是多多益善,所以这些指标通常情况下也是越高越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财务报表的分析一定要做比较——与同行业做比较,与自身往年业绩做比较,这几项指标之间做比较。

与同行比较,这些指标是大幅领先、还是大幅落后?

如果长期大幅落后自然不是好事,但要注意是否只是这一年突然大幅落后,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有一种可能是企业领导人下决心把一切潜在的亏损和实际的财产损失反映出来,这样轻装上阵,一时的“落后”反而成了好事。

这种情况下,财务报表上往往反映为计提或准备金的大量增加;

如果是大幅领先,那么一定要弄清楚是哪些因素带来的变化,因为一般来说,一个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业内企业往往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不出意外的话大家的各种利润指标差距不会太大。

为防止被财务报表上的作假所蒙骗,做比较是一件非常必要的手段。

盈利的结构和关联交易

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企业利润波动非常大,那是为什么呢?

利润是好东西,但也要看企业的利润结构,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有非经常性损益比率和主营业务比率。

主营业务比率很好理解;

“非经常性损益比率”简单地说就是是不是“经常”可以这样交易来赚钱,比如说卖厂房土地、卖下属子公司的股权等。

“损益”就是损失和收益,与当初买这些厂房土地、下属子公司产权相比,是赚了还是赔了。

拿一个人来打比方,比如某人每月的薪水是5000元,有一套房子,买的时候是50万。

今年他以100万的价钱把房子卖了,那么他今年就赚了56万,其中6万的年薪是他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可持续的,明年很可能还有这么多;

而卖房的50万收入就是他的“非经常性损益”了,明年肯定不会再有。

了解了这两个概念后,再分析非经常性损益比率和主营业务比率就容易了。

主营业务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该指标揭示在企业的利润构成中,经常性主营业务利润所占的比率。

通常来说,企业要获得持续的进步依赖于主营业务的巩固和发展。

该项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盈利越稳定。

非经常性损益比率=本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利润总额。

该项指标揭示了企业运用股权转让、固定资产处置、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交易获得利润的情况。

非经常性利润通常对未来年度的贡献较小,不具有延续性,因此不能用来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

如果这个指标很高,盈利能力就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

另一个影响公司盈利的结构性指标是关联交易比率,对于这个指标,投资者要擦亮眼睛了。

关联企业是比较普遍的,比如说集团公司拿出一部分资产上市,其表现形式就是一个集团公司里有一个股份公司,这个股份公司实际上仍在集团公司的控制下,这里,集团公司、上市公司、集团内部其他公司就构成了关联关系。

从实践上看,关联交易是公司风险的多发区。

比如,明明可以卖1000元的东西,关联企业可能要求公司500元就卖给它,这里就存在利益转移的问题。

通过关联交易,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能相对容易地“做高”或者“做低”公司的当期利润,也能相对容易地侵占公司的权益。

关联交易比率=关联交易业务额/净利润总额。

它反映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额占整个利润额的比重。

关联企业之间的销售、资产置换等交易很可能不具有延续性和公平性。

因此,该项指标越高,表明公司竞争能力可能存在大的缺陷。

如果在报表里得到这样的信息,那么就需要非常注意了。

其他影响盈利的重要因素

财务报表中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尽管它们不是纯粹的“利润指标”,但对盈利能力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例如:

存货、应收账款、折旧和计提、主营业务现金比率、营业活动收益质量。

存货、应收账款和折旧是公司“调节”利润和资产状况的重要手段。

“存货”可能是永远卖不出去、一文不值的东西,比如款式过时的衣服,已经淘汰的上一代设备;

也可能是会越存越贵的东西,比如名优白酒。

“应收账款”可能是永远收不回来的账款,或者母公司永远不想还的借款。

“折旧”可能被高估,也可能被低估,比如一些设备3年就会用坏,可是为了虚报利润,某些公司就可能会用5年甚至10年去折旧。

而公司收购的古董,可能不仅永远不会“折旧”,甚至会升值,但在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上,可能会被摊销折旧,最后就“消失”了。

因此,这些指标背后所代表的实质内容,也是需要值得关注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主营业务现金比率和营业收益质量。

在商业交易中,赊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俗话说“落袋为安”,拿到手里的现金才是真的。

因此,到底有多少“盈利”是最后收到的“真金白银”,关系着企业利润的质量到底如何。

主营业务现金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益质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主营业务现金比率指标是“主营业务利润率”的修正,反映了完成的销售中获得现金的能力,该指标排除了不能回收的坏账损失的影响。

营业收益质量表明了营业利润中以现金形式流入的部分,通常该指标越高,说明营业利润的质量越高。

这两个指标也是越高越好。

二、怎么看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可用于衡量企业经营业绩,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可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和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有:

资产保值增值率、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的比率。

它反映所有者权益保值或增值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

收入毛利率

收入毛利率是收入毛利与营业收入净额之比。

其中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净额扣除成本后的差额。

收入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水平反映了企业初始获利能力,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起点,可以表明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

通过对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间费用两个因素对获得利润的影响。

收入利润率

收入利润率是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

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对收入利润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每实现一元收入所获得的利润水平。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之比,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源的获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或,

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总资产报酬率取决于净利润水平和总资产周转速度。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它是获得的净利润占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的百分比。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揭示如下两个方面:

⑴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⑵为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获得投资回报情况的信息;

⑶反映企业经营者对受托资产经营成果。

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三、“持续盈利能力”去留之辩

持续盈利能力作为企业发行和上市的法定条件,如果监管部门在实践中过于倚重,会遭致行政裁量权过重的诟病,寻租问题也如影随形。

但如果断然否定持续盈利能力判断在资本市场准入环节的意义,又会陷入逻辑与实践的混乱。

本文认为,可行的方案是将发行条件和上市条件区分开来,发行条件取消持续盈利能力,代之以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并保留“其他”兜底条款。

将具备持续盈利能力作为上市和维持上市条件,并赋予交易所灵活的决策权。

持续盈利能力与信息披露、合规性的关系辨析

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是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

持续盈利能力是判断企业投资价值的核心要素,它带有浓重的价值判断、实质审查色彩,因此显得与信息披露原则格格不入。

但实际上,对持续盈利能力的判断始终是信息披露监管的核心内容。

信息披露原则要求招股说明书“真实、准确、完整”,并“及时”地披露了投资者感兴趣的所有重要信息。

什么是投资者最感兴趣的信息?

根据估值理论,一切公司、证券或某个资产、业务的价值,是其预期未来期间产生现金流的风险折现值。

其中,“预期未来期间产生现金流”,即盈利的持续性;

“风险折现”,也就是持续盈利能力的风险因素。

因此,为了保障投资者获得所有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持续盈利能力及相关风险因素的披露是信息披露审查的重中之重。

例如,美国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特斯拉公司于2010年1月29日向美国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经过八轮反馈,当年6月28日由美国证监会宣布注册生效,招股书关于其中“风险因素”章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分别长达42页、38页,披露内容占到招股书全文196页的半壁江山,如果加上“公司业务”章节35页,围绕持续盈利能力及相关风险的篇幅占到60%。

从八轮反馈后招股书的更新中,不难发现美国比中国国内“还要严”“还要细”的注册制审核。

盈利的持续性、利润的真实性、经营的合规性难以割裂

持续盈利能力并非严格的法律或会计术语,但它与法律主体的持续经营(goingconcern)和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假设紧密联系。

所谓“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法人的经营活动会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

这是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

持续经营是会计基本假设之一,在此假设基础上编制的历史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的基本依据。

不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发行人,意味着持续经营在法律上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持续经营的会计基本假设也摇摇欲坠。

盈利的持续性还与经营的合规性结合在一起。

假设发行人报告期存在以下情形之一:

(1)行业政策或国家技术标准正在变化,导致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即将被淘汰;

(2)对税收优惠或某项财政补贴严重依赖;

(3)重要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存在重大纠纷或瑕疵;

(4)收入、利润对关联方或者有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5)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等等。

上述问题不但是持续盈利能力的重大风险,也属于持续经营、违法违规、独立性及关联交易等问题的范畴。

对历年拟上市公司未通过发审委审核原因的分析,也可以体会持续盈利能力及其他发行条件的交叉重叠。

据统计,2009年~2011年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占各年度被否原因的比例为34%、52%和51%,占当年上会企业家数的比重为15%、8%、10%。

2012年,这一趋势逆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