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7540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生产副总

矿长

安全副总

施工负责人

公司技术负责

矿技术负责人

技术科

生产调度室

安全监察科

通风

机电

一、前言

为加强我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我矿组织相关人员对本矿的水文地质进行研究,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已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定并通过。

二、矿井开采简介

荒田箐煤矿始建于1996年,原名为“盐边县红坭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盐边荒田箐煤矿)”,被攀枝花龙蟒煤业收购后,矿井名称变更为攀枝花市龙蟒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荒田箐煤矿,新采矿证于2006年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有效期限至2015年3月。

矿井生产能力90kt/a,采用分水平阶梯式平硐开拓方式。

矿井现采用柔性掩护式支架采煤,工作面采用放炮落煤,手镐攉煤,机车运输,矿灯照明,自然排水,机械通风,全面陷落法处理采空区。

三、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

1、矿井所在位置

攀枝花龙蟒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荒田箐煤矿位于攀枝花市红坭矿区的荒田箐井田内,北东侧为三滩井田,南部为阿拉摩井田,西部为荒田箐井田。

矿井位于盐边县城329°

25′方向,直距19.1km,行政区划隶属盐边县红坭乡所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01°

43′16″~101°

44′27″,北纬26°

45′14″~26°

46′30″,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

43′52″,北纬26°

45′52″。

荒田箐矿井经约5km简易矿山公路与二滩电站主干公路相连,距桐子林火车站30km,至攀枝花市70km,交通较为方便。

2、范围及四邻关系

1)开采范围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攀枝花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35号),荒田箐煤矿属于整合矿井,拟设计生产能力为150kt/a。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川采矿区审字(2008)第501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批准划定的矿区范围由20个拐点组成不规则多边形,其南北平均长约2.26km,东西平均宽约0.98km,面积2.22km2。

开采煤层为34、35、41、43、44、47、48号煤层,开采标高为+1600m以上,其中34、43、44、48号煤层下界标高为+1750m,即矿井限采标高+1600m~+2300m。

荒田箐煤矿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

X

Y

1

2962765

34473775

2

2961900

34474050

3

2961235

34474190

4

2960895

34474225

5

2960985

34474055

6

2960890

34473875

7

2960780

34473790

8

2960640

34473310

9

2960515

34473170

10

2960450

34473100

11

2960735

34472980

12

2961020

34472815

13

2961150

34473260

14

2961785

34473440

15

2961975

34473560

16

2962215

34473375

17

2962090

34472920

18

2961670

34472430

19

2962030

34472260

20

2962730

34472640

备注

井田面积2.22km2,开采深度+2300~+1600m,

开采煤层35、41、42、44、47、67、68、69、70号煤层。

2)四邻关系

矿井周围煤矿较多,西部为丰源煤矿、朱窝子煤矿,南面白沙坡和张家湾煤矿,东部为梨树湾、大麦地煤矿。

荒田箐煤矿与相邻矿井之间留设边界煤柱,彼此之间界线明确,无边界纠纷。

3、自然地理等情况

1)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川西高原与云贵接合部位,区内山峦起伏,沟谷发育,属构造剥蚀、侵蚀切割强烈的高中山。

区内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拨+2300m,最低荒田箐海拨+1558m,相对高差742m,为明显的山区切割地貌,为中高山侵蚀型地貌,区内植被茂密,多为灌木、乔木林。

地面坡度较陡,植被较少,矿井开采范围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有利于地表及地下水的自然排泄。

2)地表水系

阿卡泥河位于矿区西边,为区内最大地表水体,由南向北流经矿井;

东边的荒田箐沟由南向北于梅家山附近折向西,在由荒田箐沟汇入阿卡尼河。

区内无其它地表水体。

荒田箐沟为常年性溪沟,一般流量0~0.30m3/s,旱季流量很小,暴雨时陡增,雨停后水量迅速减少。

阿卡尼河为区内最大地表水体,其较大较小流量分别为2.02m3/s、0.03m3/s,流量受降雨量控制。

阿卡尼河在岔河汇入二滩库区。

其余河流均为季节性溪沟,旱季无水,雨季流量陡涨,动态变化大。

区内泉点少见,多为季节性泉,雨季仅在沟谷源头见有水流,流量小于1.0L/s,旱季多数枯竭。

3)气象及地震

矿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温型大陆性气候,春长冬短,四季不太分明,昼夜温差大,年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0.7℃,年最大降雨量1775.7mm,最小降雨量862.2mm,年平均降雨量1197.6mm,6~9月为雨季,占全降雨量的90%,每年1~5月为风季。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相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

四、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1、1978年四川省煤炭工业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41地质队对红坭矿区全面开展普查与勘探,对荒田箐井田进行踏勘调查,编写有“普查找煤报告”。

2、1993年11月-1994年1月四川省地质科技开发公司提交了《四川省盐边县红坭煤矿荒田箐井田普查报告》。

3、1996年-1997年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一队开展了对荒田箐中段C23-C27号煤层的普终勘探工作,提交了《四川省盐边县荒田箐井田中部勘探(普终)地质报告》。

五、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1、矿井水文地质总体特征

本矿井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和上三叠统大荞地组滑石板段(T3hs)、三滩段(T3st)。

由于大荞地组是典型的内陆山间断陷盆地沉积,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互层产出。

砾岩、砂砾岩、中~粗粒砂岩、细粒砂岩为含水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为隔水层。

矿区地表径流条件好,矿井范围内,煤层多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

本矿井无大的地表水体和老窑,地下水全靠大气降水补给,无明显的隔水层,造成井下的涌水和淋水,对矿床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但该区坡陡谷深的地形,不利于地下水的汇集和储存,开采储量又居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故本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一般对生产造成影响较小。

矿井开采时应对井田浅部采空区、老窑范围及积水情况引起重视,加以防范。

2、主要含(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1)含水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和上三叠统大荞地组滑石板段(T3hs)、三滩段(T3st)。

根据以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砾岩、砂砾岩、中~粗粒砂岩、细粒砂岩为含水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为隔水层。

因沉积旋迴的多阶性,使含水层与隔水层频频出现,给划分含水层带来不便,为叙述方便和实际工作需要,采用“含水岩组”一语,来评述其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和富水性。

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

第四系堆积物由坡残积和冲洪积物形成。

岩性以块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等组成。

一般厚1~10m,在沟谷两侧及地形低凹处较发育。

泉点少见,且多为季节性接触泉,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属强透水性的含水岩层。

三滩段含水岩组

按其富水性(据各含水岩组的天然泉水流量、钻孔单位涌水量划分为富水性弱和富水性中等两级)分为四个亚段,而对矿井充水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仅为三滩段一、二亚段。

三滩段三亚段含水岩组:

由粗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组成,一般厚342.00m。

调查泉水78处,流量0.1314~1.215L/s。

磨水2在此层位进行了专门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2049L/s•m,为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岩组。

三滩段二亚段含水岩组:

由粗粒砂岩、细~中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一般厚度119.62m,为井田主要含煤层段。

统计矿区泉点107处,流量0.0041-0.6781L/s;

红坭矿区的磨70、磨69和磨水3号钻孔在该段进行专门水文地质试验,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0663、0.1454、0.1653L/s,水质类型为HCO3-—Na++K+水。

为富水性弱的含水岩组。

三滩段一亚段含水岩组:

以中~巨层状含砾粗粒砂岩、中粒砂岩为主,细粒砂岩、粉砂岩次之,夹有泥岩和煤层,为矿区内主要含煤段,一般厚438.80m。

统计泉水36处,流量为0.004~0.105L/s,红坭矿区的大9号钻孔在此层段涌水,并在55号煤层顶板和64号煤层以上分别作简易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1065L/s•m和0.0164L/s•m。

水质类型为HCO3-—Na++K+·

Mg2+·

Ca2+水,富水性不均,是56~65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岩组,其富水性弱。

滑石板段含水岩组,据其富水性分为两个亚段:

滑石板段二亚段含水岩组

以巨厚层状粗粒砂岩、含砾粗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和煤层,一般厚170.60m。

统计泉点30处,流量0.1356~1.36L/s,其富水性不均,裂隙发育,含有裂隙承压水。

滑2号钻孔在井深362.35m处涌水,单位涌水量为0.215L/s,为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岩组。

滑石板段一亚段含水岩组

上部以粉砂岩为主,夹粗粒砂岩及含砾砂岩,下部以粗粒砂岩、含砾粗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及泥岩,均含煤层,一般厚132.00m。

统计泉点32处,流量0.112~1.315L/s,富水性不均,富水性弱。

2)隔水层

三滩段大荞地组是典型的内陆山间断陷盆地沉积,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层互层产出,粉砂岩、泥岩和煤层,裂隙不发育,井下揭露大部分无水,为含水性弱的隔水层。

3、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与滇藏“歹”字型褶皱带的复合部位,总体上看是一个向北西扬起,向南东倾没的复式向斜构造,区内褶曲紧密,逆冲断层发育,地层产状多变,构造形态复杂。

井田构造总体呈一向斜构造(S19),以褶曲为主,呈北西或北东向展布,伴有NW向断层6条,其中逆断层3条,正断层1条,扭转断层1条,平移断层1条。

六、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充水水源,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第四系孔隙水、砂岩、粉砂岩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采空塌陷裂隙水、老窑积水、地表水等。

充水途径,矿坑充水途径主要为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采空塌陷裂隙、断层破碎带等。

由于构造裂隙、采空塌陷裂隙、切割深度较大,连通性能好,为矿坑充水的主要途径。

1)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

井田含煤地层为坚硬~半坚硬~软弱岩石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