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74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docx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范文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

□自评/□考核报告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自评/考核组长:

成员:

自评/考核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

自评/考核情况概述:

运行情况综合评价:

此页不够可加附页

□自评/□考核汇总表

5.1负责人与责任(100)权重系数0.1(考评得分分)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1.1

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基础和基层工作。

5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5

3.主要负责人做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5

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会议

5

5.1.2

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根据法律、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3

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

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

7

5.1负责人与责任(100)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1.3

1.应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10

2.根据生产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5

3.建立、健全从安委会或安全领导小组到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网络

5

5.1.4

1.应制定安委会或领导小组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10

2.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0

3.应建立安全责任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责任制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10

5.1.5

1.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规定,自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5

2.应按照规定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10

3.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5

5.2风险管理(100)权重系数0.12(考评得分分)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2.1

1.应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准则

3

2.明确风险评价的范围

2

3.选择适宜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

2

4.制定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

3

5.2.2

1.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和风险评价

25

2.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5

5.2.3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程度。

15

2.应将风险评价分析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

5.2风险管理(100)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2.4

1.应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下达隐患治理通知,限期治理,做到定治理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治理期限。

并建立隐患治理台帐

3

2.对确定为重大隐患的项目,应建立档案

2

3.对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报告

3

4.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的重大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范措施,编制整改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

2

5.2.5

1.应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并确定重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

4

2.应按照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3

3.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

2

4.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检验,并作好记录

2

5.2风险管理(100)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2.5

5制定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演练

2

6.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送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3

7.重大危险源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规定。

不符合标准或规定的应采取切实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4

5.2.6

1.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隐患

4

2.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

2

3.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

4

5.3法律法规(100)权重系数0.08(考评得分分)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3.1

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

8

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7

3.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5

5.3.2

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15

5.3.3

安全

生产

规章

制度

1.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0

2.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

5

5.3法律法规(100)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3.4

1.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的工作岗位。

20

2.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5

 

5.3.5

1.企业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或及时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9

2.企业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改,注明生效日期

2

3.企业应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4.企业应保证使用最新版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

5.4培训教育(100)权重系数0.1(考评得分分)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4.1

1.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3

2.企业应为安全培训教育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1

3.建立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档案,做好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2

4.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

1

5.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2

6.企业应确定终生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1

5.4.2

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10

2.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管理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10

5.4培训教育(100)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4.3

1.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

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学时。

5

2.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复审。

5

2.企业从事运输的驾驶员、船员、

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4

4.企业应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

5.4.4

新从

业人员

培训

教育

1.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0

2.企业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学时

10

5.4培训教育(100)

考核

要素

考核内容

应得分

实得分

不符合项数

备注

5.4.5

其他

人员

培训

教育

1.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2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

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

2

5.4.5

其他

人员

培训

教育

3.对承包商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

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记录

5

5.4.6

日常

安全

教育

1.按计划开展管理部门、班组安全活动

4

2.班组安全活动应定期开展,要有负责人、有内容、有记录。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

4

3.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