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6398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案Word下载.docx

教学重点:

中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及界线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区域的概念

  1.由于是新学期的开始,可以请学生从谈论外出见闻,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

(挂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

  2.分别挂出新疆高山牧区的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的景观图、反映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表现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的景观图,请四位学生模拟来自上述四个区域的人,绘声绘色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让学生直观感知不同区域的差异。

新课讲授:

区域的划分  1.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区域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首先,复习中国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国家对其所管辖的地区进行有效的和方便的管理而做出的多级行政区的划分: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其中,一级行政区划现有34个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接着复习中国地形中学到的主要地形单元,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等,都属于自然形成的地形区。

再复习我国主要牧区、林区及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说明这些区域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方向而划分的经济区。

选取其中的一个区域来说明它的多重“身份”。

例如:

山西省,是我国一级行政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区内,同时又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

 2.结合活动1—尝试划分区域,落实对区域划分的理解。

首先带领学生粗读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的分布。

然后,把班上学生分成两部分,在同一张地图中,由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出山区的范围,另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出平原的范围,说明划分的理由。

 

照双方划出的界线,教师介绍有关山区和平原的定义,明确这样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原因进行的。

继续仿照上面的方法,由一部分同学划林区,另一部分同学划农耕区,并分别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把某部分区域空出来,既不划归林区也不划归农耕区;

还有一种可能,某部分区域既被划归林区又被划归农耕区,在学生的争执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和解决这一区域问题,并点明区域划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区域的发展。

3.请假期外出的同学,指图介绍所去的区域,教师引导认识所在地和所去的区域之间的关系。

  4.教师小结。

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区域,因而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区域;

划分区域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区域的资源,促进区域的发展。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由我国地域广阔,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大的地理特征,直接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读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首先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北方地区大致位于我国的北方;

南方地区大致位于我国的南方;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

  2.根据活动1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线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是否受到季风影响。

西北地区身居内陆,受不到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体现出干旱的区域特征,而与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处于湿润和半湿润区。

3.根据活动2的提示,观察界线B的位置,学生自己在一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寻找与其位置相应的一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

结果分别是一月的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

由此确定界线B划分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主要区域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

最后再根据提示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一月的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学生根据教材的问题提示,逐一寻找答案,速度较慢;

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给学生的探究学习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根据活动3的提示,观察界线C的位置与地势三级阶梯的界限的吻合情况。

在学生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一级阶梯与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吻合之后,再判断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的地形因素。

布置作业:

教学反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5—3.6)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所包含的要素,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差异的比较,进一步学会用归纳的方法,了解区域的各自特征。

明确地理事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初步形成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

4.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应特别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解决相关的学习问题。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形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差异的原因。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法,帮助学生对于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在教学中要注意: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讲授新课: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

提出问题:

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那些差异?

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

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

另一类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全都是用精确的数字来表述地理问题。

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参考资料:

http:

//www.dljs.neT 

4.指导学生阅读分别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

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

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

同时为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

填活动1表格。

  5.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

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许多。

并且帮助学生发现:

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是有关系的:

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是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的,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

引申到在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会出现的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范意识。

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6.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植被的分析。

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的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

  7.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活动:

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活动1的表格中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

这实际上是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小结:

  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7—3.8)

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的地形。

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4、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它地理特征。

5、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了我国主要的牧区。

西北和青藏的主要自然特征和形成原因

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引入新课]

1、从第一节直接引入,进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学习。

2、对比与东部的两个区域的景观差异,从宏观认识到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不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干旱的西北地区]

1、通过读图体现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

收集一些能够表现西北干旱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再加上教材中提供的三幅景观图像:

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使学生感受到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从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东部为高原、西部为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地形,东部主要是广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

(视频连接:

西北地区的地形)

利用西北地形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出西北地区是全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引导学生探究: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利用“中国地形图”分别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的海洋的直线距离。

体会出本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推导出对降水的影响。

  。

//www.dljs.neT表述地理问题。

活动1体现了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的。

  2、区域内部干旱程度不同,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继续对西北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图的研究发现:

由于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西北地区的东部距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自然景观表现为草原;

越往西,距海洋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

再往西,距海洋的距离更远,降水量更加减少,自然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