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619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docx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1)测量方案

为确保本工程建筑平面位置的准确及高程控制的精度,施工测量应严格遵守测设和复核程序,一般流程见图施工测量流程示意图。

 

红线桩复核

平面控制

定位放线

垂直传递

项目工程师复核

监理工程师抽查

水准点复核

建立高程控制点

高程控制

沉降观测

1、建筑物外墙轴线交点坐标的确定

建筑物定位应按设计院设计的总平面和基础图加以详细定位。

并在各轴线延长线上设立轴线标桩,作为一级控制桩。

待定位放线完毕并经复核无误后,邀请建设单位和各有关部门进行验线并加以签证,归入文档。

定位时可根据本工程总图所提供的各建筑物外墙轴线交点坐标以及业主提供的城市测量坐标控制点(不少于二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定位,确定各建筑物的四个大角轴线交点,以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依据。

2、轴线平面控制

为便于施工和有效、正确控制平面位置,本建筑物应选择合适的轴线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轴线,建立控制网,并按规定做好标志或标桩,并加以保护,以确保测量工作自始至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标桩的设置位置应与施工总平面图相配合,以避免施工过程中损伤、破坏。

3、轴线垂直传递

由于本工程总高度不高,轴线垂直传递一般可采用外控法传递。

在基结构施工完毕后,及时将平面控制网轴线引测到±0.00以下结构四周柱外侧面上,并用红漆作出明显标记,使用经纬仪采用外控法作轴线垂直传递投测。

4、高程控制

现场测量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引测至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立控制施工的高程控制桩。

控制桩应设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范围以外,水准点的设置应不少于6个,以便在高程存疑时,桩与桩之间的校核。

土方开挖阶段,可从现场水准点引测至基坑内侧壁上,应采用小竹桩标定并控制开挖深度。

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必须经复核签证后方可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

垫层施工时,应先打水平桩。

垫层浇好后,支基础模板时,要在主控制线上端外侧处标出水平标高标记。

一层结构浇好后,应在确定轴线控制点位置的同时,标出统一水平标记,以便于主体施工时丈量标高。

主体结构水平标记,应按各层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

应在每层周围外角主控轴线处设置水平标记。

设置水平标记时,首先用水准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

5、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应根据复核后的红线桩或坐标点准确地测量。

并应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桩位。

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15mm。

建筑的标高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点引测,引测高程可采用符合测法或往返测法,闭合差不应超过±5(n)1/2(n为测站数)。

6、工程测量复核方案

测量复核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保证测量精度。

测量工作及复测工作均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做到设专人操作、专用仪器、专人保管。

轴线平面控制复测:

建筑物轴线控制测量采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测量法来复核轴线。

极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再用直角坐标测量法进行互相之间校核,同时应根据检验结果的偏差,及时调正、平差。

建筑竖向高程复测:

以基准水准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平台上,用卷尺通过支架平台向上引测,然后用普通水准仪引测至所需部位。

7、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应在基础结构完工后即开始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沉降的时间应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基础工程结束、主体结构封顶、墙体结束、装饰结束)完成日期相配合,进行观测,从而了解荷载递增与沉降变化的规律。

并定期向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记录,工程竣工后应将施工期间所观测的成果资料纳入工程文档,以便日后进行观测。

施工期间沉降观测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沉降观测前应在测区范围内,距离建筑物不少于30m之处设置三个基准点,基准点的位置应在不宜碰动,既隐蔽又便于测设的地方。

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

测施前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沉降观测测点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部位进行设置。

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30m。

测施中,前后视采用同一根水准尺。

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面垂直,不得歪斜。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各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1mm。

沉降观测的次数与频率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上部结构荷载作用时间,施工期间具体观测沉降的时间应根据建筑物各施工阶段(楼板每浇筑一层,内隔墙砌筑完,内外粉刷完成)完成日期相配合,进行观测,从而了解荷载递增与沉降变化的规律。

最后在移交业主前再观测一次,以便日后业主继续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为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大于2mm)。

观测的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成果资料,及时通报业主或现场监理工程师,工程竣工后,应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

(2)基础施工方案

1、基础土方开挖

本工程的设计±0.00=3.50m(黄海高程),承台基础底面设计标高为-3.50m(另加100厚砼垫层);

①基础土方开挖程序

定位放线→机械开挖承台→二次定位放线→人工修整基坑(槽)余土 → 承台等结构施工 → 地梁底标高以下土方回填 →地梁结构等施工 → 室内地坪土方回填。

②开挖方法:

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的施工方法,具体考虑按三步进行开挖:

第一步:

采用机械按“点状”开挖-3.30m处。

第二步:

测放出各承台的开挖边线,然后采用人工修挖各基础至设计标高。

第三步:

待承台结构施工结束后,先将该区域土方回填至设计标高以上200~250处,然后再按测放的梁模线采用人工开挖、修整梁槽至设计标高。

③基坑边坡坡度的确定:

本工程基坑边坡按考虑暂按1:

0.5测放坡。

④土方堆放:

承台基坑内开挖出的土方铺设在各基坑周边区域内空地上,并随即铺平及压实。

⑤注意事项:

a土方开挖的标高要由专人负责测定,控制准确,不得超挖。

b基坑开挖的基坑底面尺寸以基底结构尺寸每边加放0.30m施工支模操作面。

c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分段进行基槽的验收,然后抓紧施工砼垫层。

⑥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考虑采用普通的坑内排水明沟→集水井→抽水泵三位一体的排水方法。

具体为:

沿各基坑边坡底部周边开设截面尺寸为200(上口)×100(下口)×150(深)的排水明沟,并在基坑角设置直径为Φ400、深为300的集水井,集水井内设置潜水泵抽排之基坑外边的排水沟内排出,以保证基底基本干燥。

另:

对于集水坑等部位的基坑内部可能出现的雨后积水无法采用一般手段进行排水,故只能在其底部分别挖设集水井汇集积水,待施工前或砼浇灌前临时用潜水泵将积水抽排至基坑外。

2、基础模板安装程序

定位放线 →承台等土方开挖、基坑及验收→承台等底砼垫层浇筑 → 二次放线→承台等模板侧模安装及验收 →承台及基础柱等钢筋绑扎及验收 → 承台等砼浇筑及养护 → 基础柱模板安装(部分采用砖模)及验收 → 地梁底之下部分基础柱砼浇筑(采用模板部分)、养护及基础柱模板拆除 →基础柱、地梁等模板安装及验收 → 地梁钢筋绑扎及验收 → 地梁底标高之下土方回填 → 地梁底砼垫层 → 地梁等模板安装及验收 → 地梁钢筋绑扎及验收 → 基础柱(采用砖模部分)、地梁等砼浇筑及养护 → 基础模板拆除。

①基础结构模板选择

承台、地梁等底部底模采用100厚砼,承台、基础柱、地梁等侧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模板(注:

部分基础柱在地梁底下部分采用120厚九五粘土砖、M5水泥砂浆砌筑)。

胶合模板的支撑系统考虑采用:

拼挡和采用50×100木方;柱箍采用ф48×3.5双根钢管;墙模竖向木楞外侧的水平横围檩采用ф48×3.5双钢管;模板支撑体系采用ф48×3.5钢管扣件。

②模板制作、安装要求

模板制作前应预先认真阅读图纸,并严格按模板图进行模板的制作。

模板安装(砌筑)前应预先认真学习施工图,并按施工图将轴线、标高引测到己浇筑好的砼垫层上,在复核无误后,再按图把各承台、基础柱(梁)等的控制边线弹测在相应部位的砼垫层上,在经过仔细的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模板施工。

模板安装(或砌筑)完毕后必须派专职技术人员对各部位轴线、标高、几何尺寸进行仔细、认真的复核、验收,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胶合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隔离剂必须在钢筋绑扎前涂刷完毕。

预埋件:

模板工程中涉及到水、电等各专业所需的埋件、埋筋、预埋套管应事先相互联系、按其专业要求进行预埋或予留,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③砼垫层施工

基础底部砼垫层采用汽车泵直接将砼输送到浇筑地点,砼垫层施工配合基础挖土和填土的进度穿插施工;砼浇筑垫层前,要设置标高基准,周边模板要安装完成,以有效控制基础垫层的标高及其几何尺寸;浇筑时,基底要保持无积水,排水措施到位。

④基础砖模砌筑

砖模砌筑在混凝土垫层浇好后进行,根据控制轴线线弹出各承台、梁(或柱)等的模板边线位置线,并在复核无误后按边线位置在垫层上砌筑砖模,砖胎模采用120宽九五砖M5水泥砂浆砌筑。

砖模的具体砌筑方法及要求按操作技术规程操作。

另:

采用砖模的部位,其钢筋保护层应在原保护层厚度的基础上再放大10-20mm。

⑤承台、地梁、基础柱等胶合板模安装

a承台、地梁模板制作、安装:

承台、地梁模板应按设计图纸所示尺寸及相应的操作规程预先制作成型,并按各承台型号编号分类堆放,在施工时再运至操作面对号安装。

侧模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板后楞木采用@30050×100木方,楞木外竖向钢楞采用@600单根ф48×3.5钢管(钢管打入土内的深度应≥500),模上口四侧设一道ф48×3.5钢管水平围檩(围檩与竖向钢楞连扣),并在水平围檩与竖向钢楞交结处设ф48×3.5锁口钢管。

模板安装时,应以测弹在砼垫层上的模板控制边线为基准线进行安装(注:

安装前应对测弹在砼垫层上的模板控制边线按设计图示尺寸进行二次复核)。

b基础柱模板制作、安装:

柱模围檩采用ф48×3.5钢管,围檩间距≥@500对柱边长≥600的模板,应在其B/2柱宽的模板二侧设一道φ14对拉螺栓。

基础柱模的制作、安装的其它方法及要求基本同承台部分。

支承排架各立杆之下均应设置垫板(垫板的长×宽应≧750×250),垫板之下的基层土应压实平。

支模施工时,由专人从同一水准点引测统一水平标高,并用红漆标注在各梁支承架的立杆上,再根据各梁的底板底模标高,用钢尺分别丈量到位,上水平及横愣杆按照标高设置。

按装梁底模时要仔细逐一复核各梁模下的水平杆及横楞杆标高,以便及时纠正误差。

安装梁侧模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在确保无误后方可支撑侧模。

梁钢筋绑扎安装时应逐一复核梁底模的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在确证无误后再可梁钢筋绑扎安装。

当梁高较大且钢筋较多较粗时,则应先安装一侧模板,待钢筋绑扎好后再安装另一侧模。

当梁高≥700的均设ф14对拉螺栓(用ф20塑管作模板内限位),间距控制在≤@600间。

梁模上口二侧各设一道ф48×3.5钢管水平围檩(围檩与竖向钢楞连扣),并在水平围檩与竖向钢楞交结处设ф48×3.5锁口钢管。

柱与梁节点采用定制木模,柱、梁节点处的钢模与木模或胶合板模与木模的接缝应平整,且连接牢固。

⑥其它:

模板的其它安装方法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