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爸爸的鼾声停了,小作者就觉得。
全诗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5.学习《诗中的“秋”》一文,我总结出了作者读懂古诗和欣赏古诗的一些方法:
。
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篇,主要分为:
、、三部分,诗中主要的表现手法为:
、、。
三、选择题。
(7分)
1.请选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正确读法()
A.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下列诗句中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名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
A、陆游B、苏轼C、杜甫D、韩愈
4.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
A.似曾相识燕归来B.小园香径独徘徊C.似曾相识雁归来
5.《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A.白朴B.马致远C.关汉卿
6.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
A.推 B.敲 C.扣 D、拉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6分)
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思是一个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个题目中的“西江月”表明了那天夜晚有皎洁的月光。
3.《天净沙•秋》这个题目中的“天净沙”是词牌名。
4.《白桦》是中国著名诗人叶赛宁得抒情诗。
5.《致老鼠》写出了作者对老鼠的喜爱。
五、阅读课内外诗歌并回答问题。
(33分)
(一)春夜喜雨(18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1分)
(1)好雨知时节A.hǎo()B.hà
o()
(2)花重锦官城A.chó
ng()B.zhò
ng()
2.解释下列字词。
(4分)
乃:
发生:
潜:
润物:
3.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第一句写了,后面三句集中写。
(4分)。
4.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2分)
6.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
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
(3分)
(二)比较阅读。
天净沙·
秋思(马志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华。
1.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志远《天净沙·
秋思》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给人的感觉,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白朴《天净沙·
秋》却没有悲凉的情绪,曲中”一句使全曲静中有动,“,”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2.对《天净沙·
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3)课外阅读。
(7分)
用诗做菜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
第二道菜是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
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
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
(1)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的四句诗吗?
请默写下来。
(2)这首古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朝诗人。
六、写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方法。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秦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
(二)
一、填空题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
2、山水田园诗有哪几位代表诗人?
3、马致远的散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4、《七步诗》的作者是谁?
5、王昌龄《出塞》中有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飞将指谁?
6、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哪些?
7、诗仙、诗圣分别是指谁?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中的“佳节”是指?
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于谁的哪个作品?
10、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是谁说的?
11、《山行》是描绘了()的景色。
12、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哪首诗?
1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中写的名胜是()。
1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写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16、描绘雪天垂钓图的诗句是什么?
17、说出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
18、填空:
(),家祭无忘告乃翁。
19、《天净沙秋》哪一句使诗中的静景转为动景?
20、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21、()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2、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
23、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
24、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哪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25、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哪句诗?
26、教师节到了,我做了张卡片送给我的老师,我在卡片写了一句古诗来表达我对老师的敬意,这句诗是()
27、“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出自谁的什么作品?
28、“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谁的自我写照?
29、《天净沙秋思》一词的词牌名是?
30、“月”勾起了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的万般思绪,请说出两句带“月“的诗句。
31、请写出关于春天的诗歌两首,背诵其中的名句
32、“江()鸟逾白,山()花欲燃。
”是杜甫的诗,杜甫还写过一句诗(,)告诉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先要大量阅读书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三)
一、看拼音写诗句。
(10分)
qingfengfuxiliu,danyueshimeihua.
qingfengjiangshangqiufanyuan,baidichengbiangumushu.
二、在括号里填上花名。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3.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竹外(
)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代诗人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一)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
2.这首词描写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实(余光中)
每一座昂首奔来的波浪,
都举着自己洁白的希望。
但转瞬便撞在狰狞的石壁,
怅然发出沉重的叹息。
但背后继续冲上的怒潮,
并不曾因此而猥琐彷惶。
一世纪,十世纪,顽石让步了,
石上刻上了海的力量!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地区)著名诗人。
他的一首思乡之作《_______》
感动了无数华夏子孙。
2.本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主要采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
并不曾因此而畏缩,彷惶"
一句中“因此”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诗理解“海的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清风拂细柳,淡月似梅花。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三、1、菊花
2、梨花
3、杏花
4、桃花
5、
(1)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六、
(一)1、南宋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