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6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5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新部编版2019年秋季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附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目录

部编版2019年秋季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1

课题: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2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

2.学会沟通交流 8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15

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25

4.选举产生班委会 25

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31

课题:

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37

6.我们神圣的国土 37

7.中华民族一家亲 45

课题: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53

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 53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59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65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供师生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二、学情分析

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三、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2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3

2学会沟通交流

4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5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6

4选举产生班委会

8

5共同商定班级事务

9

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

10

6我们神圣的国土

11

7中华民族一家亲

12

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13

8美丽文字民族瑰宝

14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15

10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16

期末复习

课题: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

‘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

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4.小小观察员:

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5.温馨提示:

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小小分享会:

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

7.过渡:

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

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

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

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2.过渡:

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

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

(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

小结:

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1.过渡:

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许多课余生活伴随着我们。

(课件出示课余生活的图片)

2.阅读第四页活动园的三个片段,小组讨论:

课余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小结:

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2.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够选择有兴趣、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并会合理规划。

②懂得过好课余生活要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让课余生活健康安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合理规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面对课余生活中的诱惑,能够合理的选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同学们,你们都在课余时间做些什么呢?

你认为你的课余生活有意义吗?

(学生各抒己见)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激起求知欲望,磨练意志,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促进自身发展。

这节课我们学习《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2)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1.知道哪些课余活动是有意义的。

2.懂得如何合理的安排课余活动。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认识健康的课余生活。

1.观察图片,小组讨论,下面哪些活动是健康的?

(学生各抒己见)

生1:

上网要适量,浏览健康的内容,如果沉迷于网络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生2:

读书是一个很好的课余活动,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理解和阅读能力。

生3:

课余时间跑步,可以锻炼身体,非常的健康。

[来源:

学+科+网Z+X+X+K]

生4:

唱歌也是非常健康积极的课余活动。

可以培养我们高雅的情趣,还可以提高肺活量。

生5:

踢足球是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

既锻炼身体,又可以提高我们的合作能力。

生6:

如果课余时间都在看电视不但对眼睛不好,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判断下面的课余活动,哪些是积极健康的,为什么?

生1:

弹琴、唱歌、绘画、书法是积极的兴趣爱好。

培养这样的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能力的发展。

生2:

赌博、沉迷电脑游戏是消极的兴趣爱好。

不利于我们成长,要杜绝。

(二)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1.以小组为单位,就如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展开讨论。

需要考虑的因素:

应该做的事情有哪些?

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最急迫的事情是什么?

自己的计划能否按照时间安排进行?

学生各抒己见,互相纠正、补充。

2.阅读第八页阅读角《不合理的安排》,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

合理规划课余生活,要做到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

(三)课余生活温馨提示

过渡:

我们的课余生活不仅要合理规划,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1.结合课本第9页活动园,为我们的课余生活做一个温馨提示。

2.在你的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吗?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3.写一个倡议书。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课余生活的收获

1.阅读第6、7页阅读角和活动园,谈谈你的感想。

2.你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活动是什么?

在参与这个活动时,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

起初,我们对有的课余生活不一定感兴趣。

但是,它有意义、有价值,能带给人关爱、快乐和温暖,能培养我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2.学会沟通交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当他人有不同看法时,我们要理性对待分歧。

②懂得坦率的沟通,可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