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2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填海造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目 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3

1.1编制说明 3

1.2编制依据 3

1.3采用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名称 3

第二章工程概述 6

2.1工程概述 6

2.2工程范围 6

2.3主要工程数量表 9

第三章工程特点分析 12

第四章施工总体布置 13

4.1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13

4.2施工工艺流程 17

第五章施工测量及工程试验 18

5.1施工测量 18

5.2工程试验 20

第六章施工总体安排 21

6.1施工总体安排 21

第七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施工方法 22

7.1施工方案总述 22

7.2疏浚工程施工 22

7.3护岸施工 33

7.4块体预制 42

7.5预制块安装 44

7.6现浇胸墙及混凝土施工 46

7.7陆域形成 54

7.8地基处理:

57

第八章项目控制计划及保证措施 65

8.1施工进度计划 65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8.2进度保证措施 65

第九章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7

9.1质量方针目标 67

9.2质量保证体系 67

9.3质量保证措施 68

9.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73

9.5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76

9.6高温、雨季施工措施 77

第十章 HSE计划及保证措施 78

10.1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8

10.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

10.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83

第十一章防汛、防台措施计划 86

11.1防台、防汛措施 86

11.2工程结构防台防汛措施计划 87

11.3预制场防台防汛措施计划 87

第十二章分包计划及管理措施 88

12.1分包计划 88

12.2总包、分包责任划分 88

12.3对分包队伍的组织、协调、管理措施 89

第十三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 95

13.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95

13.2劳动力安排计划 96

13.3劳动力安排保证措施 97

13.4机械、设备使用及进场计划 98

13.5主要材料及构件的计划管理 99

13.6附表 104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作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工程的起步工程,为接收站设施建设提供建设用地,该工程地点在漳州龙海市兴古湾流会村附近。

本工程在填海范围边线处布置东、南、西护岸共

3座,北侧及西侧北段布置护坡。

护岸和护坡合围地块为接收站陆域用地,用地总面积39.3公顷,回填交工标高不低于8.0m。

该地块形成后呈顺岸布置,陆域北侧由于靠近陆地山坡,作为陆域形成边界。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招标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依据

⑴《漳州液化天然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补疑文件;

⑵《漳州液化天然项目接收站填海造地工程》地质报告。

1.3采用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名称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96-96)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

《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疏浚与吹填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J324-2006)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1996)

《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

《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

《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2005)

《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165-5-2009)

《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300-200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320-96)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

《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02-2-2011)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

《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标准》(JTS257-2008)

《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JTS206-1-2009)

《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文);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第二章工程概述

2.1工程概述

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市兴古湾,地处龙海市东南沿海突出部,与厦门特区隔海相望,濒临台湾海峡,北靠南太武风景区,与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毗连,西与漳浦县交界。

地理坐标东经118°10′,北纬

24°15′。

本工程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接收站的填海造地部分。

本工程规划陆域形成总面积约39.3万m2,鉴于目前接收站项目的取水口工艺尚未明确,取水口周边一定范围陆域暂不形成,设置临时隔堤,先期形成陆域36.2万m2,剩余约3.1万m2待取水口工艺明确后再形成。

本次陆域形成工程招标共分六项主要内容:

即港池疏浚、护岸及临时隔堤、陆域形成地基处理、排水口结构、取水口基础炸礁等。

2.2工程范围

本工程新建斜坡护岸总长为1359.8m,临时隔堤长400m,陆域形成交地标高为+8.0m。

本工程陆域形成分为A1区、A2区、B区及C区四个区,其中A1和A2 区回填疏浚土,取土区为漳州液化天然气项目的规划港池。

规划港池总挖方量为450 万m3,陆域形成利用其中的粉质粘土187 万m3,强风化、中风化岩43万m3,其余220万m3淤泥、淤泥质土外抛。

2.2.1疏浚工程

疏浚工程范围为规划港前水域,由码头前沿停泊区、船舶回旋水域和进港航道口门段组成,总面积为119.8 万㎡。

疏浚土按照陆域回填工程方案,粉质粘土、强风化、中风化岩吹填至指定区域形成陆域,淤泥质土外抛至指定区域

2.2.2护岸及临时隔堤

本工程护岸包括斜坡式护岸和直立护岸及临时隔堤三部分。

斜坡式护岸:

采用抛石斜坡堤式结构,总长约1359.8米,包含西护岸、南护岸和东护岸,上部设有现浇钢筋混凝土胸墙。

东、南、西侧护岸标高根据不同越浪要求及设计波要素确定的标高不一致,具体标高及堤顶宽度数据见施工图设计文件。

其中西护岸长240m,南护岸长876.8m,东护岸长243m。

护岸堤心材料采用开山石;西护岸采用6T扭王字块体护面,下设300~600kg块石垫层,南护岸及东护岸EK0+150~ EK0+243 段采用8t 扭王字块体护面,下设

400~800kg块石垫层,东护岸EK0+000~EK0+150段采用22t扭王块护面,下设1000kg~2000kg块石垫层;内坡倒滤对于回填砂或强风化、中风化岩护岸段采用二片石+土工布+袋装砂条带压坡结构;对于吹填疏浚土护岸段采用二片石+土工布+混合倒滤层结构。

护岸堤顶设胸墙,墙顶高程西护岸、南护岸及东护岸EK0+150~EK0+243段+14.0m,东护岸EK0+000~EK0+150段胸墙顶高程

+16.0m;堤顶设7m宽混凝土路面,路面高程西护岸、南护岸为+10.5m,东护岸为+12.5m。

临时隔堤:

总长400m,其中1#隔堤长300m,2#隔堤长100m,临时隔堤堤心材料采用块石,堤顶高程+10.5m。

1#隔堤采用8t 扭王字块体护面,剩余陆域回填前拆除安装至南护岸剩余段,2#隔堤采用6t 扭王字块体护面,剩余陆域回填前拆除安装至西护岸剩余段。

临时隔堤内坡倒滤采用二片石+土工布+袋装砂条带压坡结构。

堤顶设泥结碎石路面。

直立式岸壁总长118m,直立式岸壁顶面标高10.5m,结构采用重力式沉箱结构,上部结构现浇混凝土胸墙。

直立式岸壁基础采用沉箱,连片布置,箱内

回填中粗砂,采用抛石基床,基床厚度约1m,沉箱持力层为土状强风化。

沉箱和胸墙后抛填10~100kg块石棱体,块石棱体后设置倒滤层,倒滤层后为陆域回填料。

2.2.3排水口

本工程排水口包括雨水排水口和接收站排水口两部分。

本工程预留4座雨水排水口,西护岸1座,南护岸2座,东护岸1座。

排水口采用HDPE管涵结构。

接收站排水口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

净宽4.5m,净深2.0m,两孔结构,壁厚40cm,箱涵总长暂定为60m。

2.2.4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

陆域形成分区:

根据回填料不同将整个陆域分成四个区;A1 区和A2 区吹填港池疏浚土中的粉质粘土,共约187 万m3,设计吹填标高+6.5m(经落淤晾晒后的标高);B区C区回填A1区和A2区堆载预压地基处理的卸载料,B区回填卸载料中的港池疏浚强风化、中风化岩及开山土石,C区回填卸载料中的中砂。

吹填(回填标高):

A区+6.5m,B区、C区+8.8m。

吹填隔堰:

A1区、A2区与B、C区之间设置吹填隔堰,总长355m。

吹填隔堰采用抛石斜坡结构,堤心石采用10~200kg块石,吹填侧设置倒滤结构,堤顶标高+8.0,顶宽3m。

隔堰堤心石抛填及倒滤结构的技术要求同护岸相关内容。

陆域北侧有小范围的山体开挖区,山体坡度较缓,平均约1:

2。

钻孔资料显示,山体表层覆盖有约2m 厚的粉质粘土层,下伏强风化、中风化岩。

山体开挖坡度1:

1.5,开挖底标高+8.0,采用30cm厚浆砌块石护坡。

开山坡脚线距场地红线5m,坡脚设置浆砌块石排洪沟。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A1和A2区:

采用堆载预压处理,A1区堆载厚度9.5m,A2区堆载厚度8.0m。

地基处理主要工序包括:

中粗砂垫层铺设、陆上施打塑料排水板,分级堆载预压,卸载后普夯,振动碾压整平至交工标高。

地基处理B区:

3000kJ强夯加固,振动碾压整平至交工标高。

地基处理C区:

功率75kW的振冲加固,振动碾压整平至交工标高。

2.2.5排洪沟

本工程沿山体侧陆域回填边界设置一条排洪沟,收集后方山体的汇水排至海域,总长约1135m。

排洪沟采用梯形断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