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080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文言文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Word格式.docx

夫人,多用于外交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一词多义

  

4、重点字词

  ①代词,代“他”“它”等。

如:

“公从之。

”(代他)

  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

  ③结构助词“的”。

“是寡人之过也。

  ④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厌之有?

”(无实义)

  ①代词,何,怎么。

“焉用亡郑以陪邻?

”(怎么)

  ②代词,哪里。

“将焉取之?

”(哪里)

  ③句末语气词。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助词,呀,啊)

  ④兼词,相当于“于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①因为,表原因。

“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

  ②介词,用、拿。

“敢以烦执事。

”(介词,用、拿)

  ③介词,把。

“越国以鄙远。

”(把)

  ④连词,相当于“而”。

”(连词,“而”)

  ①代词,“他”“它”“她”等。

”(它,代郑国)

  ②代词,相当于“这”“那”等。

“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

  ③代词,自己的。

“失其所与。

”(自己的)

  ④副词,表商量语气。

“吾其还也。

”(表商量语气,还是)

5、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作动词,驻军)

  ②既东封郑(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④肆其西封(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张,延伸)

  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⑥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⑦越国以鄙远(名词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6、文言句式

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何……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之一)

  ②状语后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正常语序是:

以其于晋无礼,介词结构“于晋”做状语)

    且贰于楚也(介词结构“于楚”作动词“贰”的状语,应是:

且于楚贰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应说:

佚之狐于郑伯言)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应说:

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于函陵”“于汜南”是介词结构状语后置)

敢以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之”,应是“敢以之烦执事”)

固定句式

  

(1)焉……(为什么要……,何必……)

    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

  

(2)夫……何……(……怎么……)

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

《谏太宗十思疏》

  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虽在下愚(古:

最愚昧无知的人,谦词。

无此意)

  承天景命(古:

大。

常用于景色。

(1)字音

  求木之长(zhǎng)  浚(jù

n)  壅(yōng)蔽  黜(chù

)恶

(2)词义

  ①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②介词,可译为“用”“把”等。

“虽董之以严刑。

  ③认为,以为。

“皆以美于徐公。

”(《战国策·

齐策一》)

  ④介词,因为,如: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⑤凭借……身分。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卫灵公》)

  ①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地方”等。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代词,译为“……的人”)

  ②与“以”组合,构成“所以”固定词语,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与“为”组合,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若属皆为所虏。

”(相当于“被”)

  ①第二人称代词。

你,你的。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烹。

  ②连词,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并列,相当于“并且”)

  ③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④连词,表示假设,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

  

(2)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之下)

  (3)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4)德不处其厚(形容词作宾语,用作名词,指深厚的境界)

  (5)必竭诚以待下(用作名词,臣下)

  (6)简能而任之(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

  (7)择善而从之(形容词用作名词,作“择”的宾语,指好的意思、建议)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也”表判断)

  

(2)介宾短语后置

    戒奢以俭(以节俭戒奢侈)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与不(不,同“否”)

  臣愿奉璧往使(奉,同“捧”,用手托)

  拜送书于庭(庭,同“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召有司案图(案,同“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

指出,给人看。

今义:

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

  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

走上前去进献。

向前行进;

进步)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

公开扬言。

表示政府的公告)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

盟约。

限制)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

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旁系亲属)

  明年复攻赵(古义:

(事件发生的)第二年。

今年的下一年)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

代指秦王身边的人。

两个方位名词)

4、词类活用

  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名词作动词,告诉,读yù

  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担负,使……承担)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急,译为“逼迫”)

  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名词作动词,穿,读yì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使……明确,译为信守、恪守、坚守)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

  毕礼而归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回去)

  相如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杀)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名词作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

  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羞耻)

5、文言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表判断)

    蔺相如者,赵人也(同上)

  

(2)定语后置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于”表被动)

    使不辱于诸侯(同上)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表被动)

  (4)宾语前置句

    君何以知燕王(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做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5)介宾后置句

    故燕王欲结于君

    拜送书于庭

  (6)省略句

    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大王见臣(于)列观

    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7)固定句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和……相比哪一个……,比……怎么样)

《鸿门宴》

  具告以事(“具”通“俱”,jù

  要项伯(“要”通“邀”,读yāo)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读jù

“内”通“纳”,读nà

  不敢倍德(“倍”通“背”,读bè

i)

  不可不蚤自来谢(“蚤”通“早”,读zǎo)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

指意外的变故。

程度副词,很、特别)

  公岂敢入乎(古:

能够。

胆大,有勇气)

  素善留侯张良(素,一向、一贯)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为,动词,对待)

  约为婚姻(婚姻,亲家)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率领)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

  

(1)省略句

    沛公军霸上(动词“军”后省略介词“于”)

    为击破沛公军(介词“为”后省略宾语“吾”)

  

(2)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

    亚父者,范增也(“……者……也”表判断)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也”表判断)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表被动)

    客何为者(疑问句中宾语提到了动词前,应为“客为何者”)

《秋水》

  泾流之大(“泾”通“径”,直往,直流。

  不辩牛马(“辩”通“辨”,分辨。

  百川灌河(古:

专指黄河。

泛指河流。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

在这时,介词“于”(在)和代词“是”(这时)组成介宾短语。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

北方的大海,具体指东海的北部。

指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古:

到。

表示另提一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

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①自然;

②慷慨,不吝啬)

  ①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两涘渚崖之间。

  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泾流之大。

  ③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

逍遥游》)

  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

“土为政者得则罚之。

”(《非攻》)

  ⑤代词,相当于“我”。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动词,去,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⑦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