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38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docx

河南省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

河南省2019版九年级二模物理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和小亮同学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某一环境的温度变化,电源电压恒为16V不变,定值电阻R0=100Ω,电流表的量程0-100mA,半导体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04A时,当时的环境温度是20℃

D.当环境温度为100℃时,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是0.64W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两只灯泡L1、L2分别标有“8V4W和4V1W”,将它们与变阻器串联后在8V的电源上,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b向a端滑动时,假设两灯的灯丝电阻不变,电压电源保持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的L1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B.灯L1始终比灯L2亮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a端时,两灯都正常发光

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两灯的功率始终相同

4.下列作图中,有错误的是:

A.光的反射

B.平面镜成像

C.磁感线和小磁针

D.力F的力臂

5.物理学中用小磁针来研究磁场的方向,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经常用到。

下列实验中应用了这种方法的是()

A.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蜡烛确定蜡烛像的位置

B.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显求压力的作用效果

C.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

D.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时,选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运动了2m

D.5s﹣﹣7s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m/s

7.某市区推行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政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座垫面积能增大对人的压强

B.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

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

D.在滑板车滑行的过程中,如果人和车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滑板车将立即停下来

9.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常见做法

目的                                      

高山上用高压锅做饭               

升高沸点                                       

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避免人体触电                        

拉开弓把箭射出                    

利用弹性势能                     

家用电器

物理原理                                               

电饭锅

电流的热效应                                        

电风扇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吹风

电磁感应                                          

日常现象

物理知识                 

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         

凝固                          

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           

热传递                          

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

惯性

能量转化

应用实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内燃机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油机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

B.海洋对全球气温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C.夏天,多使用空调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二、多选题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双手拉住吊环在空中静止,他对吊环的拉力就是他所受的重力

B.密度越大、体积越大的物体的质量也越大

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2.在A、B、C三个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1=ρ2>ρ3.将甲、乙、丙三个重力分别为G甲、G乙、G丙的实心小球分别在A、B、C的液体中,其中甲球在A中沉入液体底部,乙球在B中恰好悬浮,丙球在C中漂浮在液面上.三个球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体积关系是V甲>V乙=V丙,三个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F2、F3.三个烧杯里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以下判断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G甲>G乙>G丙

C.F1>F2>F3

D.p1=p2>p3

13.小军同学根据他在电学实验课上获得的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其中图线①表示电阻R1,图线②表示电阻R2.根据图像信息可判断

A.当R2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阻R2的阻值为8Ω

B.当R1两端的电压为1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2A

C.当通过R1的电流为0.2A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0.4W

D.当R1和R2并联在电压为4V电路中,电路中总电流为0.9A

三、填空题

14.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悬挂一铁块A,开关S由1打向2时弹簧的伸长量将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想使弹簧变长,可以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5.张红同学在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如图所示。

她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由此说明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填“大”、“小”或“不变”。

16.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因为炒菜时_______高,__________加快.

1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以绕O点转动,OA︰OB=3︰1,在杠杆A端用细线挂一重为300N的物体,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且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_________N。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

(1)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时的___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所示为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最终停下来的位置。

由图可知: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____,小车的速度改变越__________。

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小车不受力,则小车将做__________运动。

19.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裝置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____

(2)小明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没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示数为2.5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随后,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接下来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眼要看着__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直到示数为________时;   

(4)一旁的小华同学看完他的实验后说:

“用一个热敏电阻代替定值电阻,每测完一组数据后,对电阻进行加热,不就可以改变电阻了吗?

”请问:

小华的这种实验方法合适吗?

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

20.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水温/℃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的顺序。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3)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______(甲/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升高/不变/降低)。

(4)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 ℃。

(5)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_________)

(6)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的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_____(吸热/放热)

(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21.复习时,小明同学重新复习了做过的几个实验:

(1)在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小明选择了固态的海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将温度计正确插人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或“C”),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

②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_____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AB”、“BC”或者“CD”),此过程中海波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如图丙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小明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部分组成。

①要使反射光和其入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反射;

②小明让一東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论与其他同学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