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3211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课《论语十二章》背景文言知识内容分析注释译文Word下载.docx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成语

1、不亦乐乎:

不是很愉快吗?

2、三十而立:

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3、从心所欲:

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

4、温故知新:

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5、三省吾身: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6、择善而从:

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

7、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

8、不舍昼夜:

日夜不停.

9、逝者如斯:

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10、匹夫不可夺志:

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

11、不堪其忧:

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12、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同悦,喜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

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为师矣

可以;

凭借

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

粗劣

疏通、疏散

4.饭疏食饮水

冷水

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5.匹夫不可夺志也

普通人

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

数词,三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

名词--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

名词--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故、新:

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

传:

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

名词--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

名词--意动。

以„„为乐

四、一词多义

1.为: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4.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

2.判断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

“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子:

先生,指孔子。

时习: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不亦说乎}乎:

语气词。

通“悦”,愉快。

愠:

生气,发怒。

君子: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

人称代词,我。

每天。

立:

站立,站得住。

惑:

迷惑,疑惑。

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内容分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

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方法)

(为人处事)

(道德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珍惜时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创作背景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

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

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而且论语教给了后人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论语》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庄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典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的智慧结晶。

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孔丘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yì

)人。

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

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

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

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

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

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的十大弟子:

1、颜渊

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论语·

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

不幸早死。

2、闵子骞(闵损)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

其一说,在鲁国青州宿国(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人。

其二说,出生于春秋末期鲁国曲阜,其先祖是鲁国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

君避战乱迁到棠邑(今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

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

“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先贤人物

3、冉伯牛(冉耕)。

冉耕:

(约前544~?

)春秋末鲁国人。

字伯牛。

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

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

因恶疾早逝。

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

”(《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仲弓(冉雍)

冉雍(前522-?

),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

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

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

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品学兼优。

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

5、宰予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

《大成通志》记载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唐开元二十七年,宰予被追封为“齐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

6、子贡(端沐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

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

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7、冉有子(无文字记载)

8、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