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66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复习提纲.docx

测量学复习提纲

测量学复习提纲

测量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地形图:

2、视差:

3、导线测量:

4、系统误差:

5、大地水准面:

6、测量学:

7、坐标方位角:

8、归零差:

9、水平角:

10、绝对高程:

11、地物:

12、视准轴:

13、竖盘指标差:

14、相对高程:

二、填空题

1、自磁北方向的北端起时针量至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_____。

2、要求在图上反映地面上1m的精度,则所选图的比例尺不能小于___________。

3、水准测量中,每一测站检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整条水准路线的成果通过____来反映。

4、丈量AB、CD两段水平距离。

AB往测为,返测为;CD往测为,返测为,AB段往返丈量的相对精度为:

____,CD段为:

____,____段丈量更精确。

5、作为一台完好的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6、已知A点经度为116º47ˊ,该点距中央子午线,该点在6º投影带的带号__,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__边,通用直角坐标是_________。

7、在测量工作中要遵循___、___以及___的基本原则。

8、单一导线有__、_____以及___三种布设形式。

9、测量误差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平角观测方法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用于两个以上目标方向的观测。

11、经纬仪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时,某一方向上盘左读数和盘右读数的关系理论上是相差。

12、经纬仪十字丝板上的上丝和下丝主要是在测量时使用。

13、等高线的种类有____、、和四种。

14、单导线的布设形式有__。

15、水准仪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6、测量的基本工作为_____、_____、_____。

17、水准测量时对某一水准尺进行观测时的基本步骤是

18、导线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______。

19、江苏某城市的经度为,其在6度带和3度带中的带号分别为

和,此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和。

20、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

21、地图比例尺是的比值。

22、比例尺精度是

23、水准仪主要由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4、导线计算中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________

25、直线定向的三个标准方向线是____、_____、_____。

26、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

27、地物符号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

28、野外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___。

29、水准测量中限制前后视距差的目的是___。

三、选择题

1.在竖直角观测中,盘左盘右取平均值是否能够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A.不能B.能消除部分影响C.可以消除D.二者没有任何关系

2.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B.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3.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A水平角测量B水准测量C垂直角测量D三角高程测量

4.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5.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等高距B等高线平距C计曲线D水平距离

6.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

A.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7.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A中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

8.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A.B.

C.D.

9.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

符号缩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

A.地图B.地形图C.平面图D.断面图

10.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A上的读数为1.456,在前视点B上的读数为1.212,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为()。

AB1.456mC–0.244mDm

11、下列地形图编号中,表示地形图比例尺为1:

1万的是()

A.J-50-[25]B.J-50-25C.J-50–[25]-(15)D.J-50–25-(15)

12、下列误差为偶然误差的是()

A.经纬仪的横轴误差B.水准仪的视准轴误差C.大气折光D.读数误差

13、地形图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两点之间距离与()的比值

A.地面上相应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B.地面上相应两点之间的高差

C.地面上相应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图上两点之间的高差

14、在测量学中采用的是下面哪一种坐标系()

15、整平经纬仪时下面哪两个图形是正确的()

16、用经纬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A.竖直角、仪器高、目标高B.水平角、仪器高、目标高

C.竖直角、仪器高、目标高、距离D.水平角、仪器高、目标高、距离

17、下列地形图矩形分幅编号正确的是()

A.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表示为X-YB.图幅西南角坐标米数,表示为X-Y

C.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表示为Y-XD.图幅西南角坐标米数,表示为Y-X

18、下面的等高线表示山头的是()

四、简答题

1.简述水准仪i角检验与校正方法。

2.简述经纬仪法测绘1:

500地形图的过程。

3.画图并说明在地形图上直接量测或通过一定的方法可获得哪些数据(至少举出五个以上)。

4.简述水准仪的操作步骤。

5.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是什么?

6.地形图的分幅有那几种方法?

并说出其中一种方法是如何编号的?

地形图分幅有传统的梯形分幅法和正方形分幅法等。

7、简述测量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

8、叙述如何判断经纬仪竖直度盘的注记形式。

9、简述从地形图上获取直线坐标方位角通常使用的两种方法的实现过程

10、推导算术平均值X=[L]/n以及其中误差的公式。

11、欲测设角AOB=145度30分00秒,用一般方法测设后,又精确地测得其角值为145度30分24秒。

设OB=120.0m,问B点应在垂直于OB的方向上移动多少距离?

并绘图标出B点的移动方向。

12、用DJ6经纬仪测角,其一测回一个方向的中误差为+6秒,问用该仪器施测三角形内角,其最大的角度闭合差是多少?

欲使三角形闭合差小于+12秒,问应测几个测回?

13、简述经纬仪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检验步骤,并写出计算指标差的公式。

14、标出下图中1,2,3,4的名称,并说明其作用。

五、计算题

1.已知某点的平面直角坐标为x=34,y=21,该点所在的1:

5000地形图的图幅号是33—20,试写出该点所在的1:

2000、1:

1000、1:

500地形图的图号。

(绘图表示)

2、如图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数据标于图上,试计算待定点1、2、3三点的高程。

点号

测站数

观测高差m

高差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BM.A

8

1

6

2

12

3

14

BM.B

3、闭合导线如下图,已知观测数距如下,其它已知数据在表中,推算各边方位角;假定已观测了边长,试简述计算导线各点的坐标值的过程。

4.在温度为24度时,往返丈量直线AB,往测的水平距离为米,返测的水平距离为米,根据下面尺长方程计算直线AB的实际距离,并计算距离相对误差。

5.何为坐标的正、反算?

并根据A、B两点坐标计算直线AB的距离和AB的方位角。

A:

x=y=

B:

x=y=

6、下图是一个附合水准线路的示意图,图中部分数据已知,还有2号点和3号点之间的高差未知,因此利用水准仪从3号点开始向2号点测量,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全部数据计算各1、2、3、4号点的高程。

点名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3

1.257

ZD1

0.876

1.879

ZD2

1.378

1.637

2

1.360

点号

距离

测得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M)

 A

km

m

mm

m

19.765

1.8

1.256

1

1.2

-1.258

2

1.0

3

2.0

-0.052

2.0

-1.355

 B

19.801

Fh容=±40√L

7、下图是一个圆曲线示意图,图上标有其半径、偏角、交点(JD1,JD0)的测量坐标、交点(JD1)的里程,而且,A点在图中坐标系(JD0-JD1为X轴、直圆点为坐标原点、沿半径方向为Y轴)的坐标为(X=,Y=),现计算圆曲线主点(ZY、QZ、YZ)的里程,并根据坐标系的旋转关系计算A点的测量坐标。

(A不一定会在圆上)

解:

8、下图中有两个已知控制点(B,C)和一个建筑物,建筑物和两个已知控制点连线(BC)平行,为了对建筑物进行实地测设,如图建立了施工坐标系(XOY),并求出建筑物A点在施工坐标系的坐标(X=15米,Y=20米),同时量取施工坐标系原点(O)到控制点(C)的距离(S=50米,∠BCO=60度),现根据坐标系的旋转关系计算A点的测量坐标,并叙述用极坐标法放样的过程。

XB=XC=

YB=YC=

9、..已知线路转角(右角)为12度13分10秒,圆曲线半径R=500m,试计算圆曲线元素。

若线路交点里程为11+390.78,试计算圆曲线各主点里程。

(画图表示)

10、已知AB方位角为300度04分,A点坐标为:

;1点坐标为:

X=34.22m,Y=66.71m;2点坐标为:

X=,Y=.计算仪器安置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1与2的数据。

X

12

B

A

●Y

11、经纬仪安置在测站O上,盘左测绘碎部点N,量得仪器高为I=1.400m,三丝在视距尺上的读数分别为:

上丝读数为,中丝读数为,下丝读数为;竖盘读数为92°48′00″。

已知O点高程为,求碎部点N的高程HN及O点至N点的距离DON。

12、在地形图上求得A点坐标为:

XA=4071.543km,YA=20408.245km;B点的坐标为:

XB=4073.671km,YB=20410.783km;又求得A,B点的高程分别为,。

已知该图幅的磁偏角为西偏3度30分,子午线收敛角为西偏2度30分。

试求:

1、AB直线长度;2、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及真方位角;3、AB两点间的平均坡度(用%表示)。

13、DJ6经纬仪安置在测站A上,用盘左瞄准M点的视距尺,中丝切于仪器高处,读得上丝读数为1.172m,下丝读数为,竖盘读数为98度52分。

已知A点高程为,若指标差X为0,求M点高程。

14、在温度为34mm,直线A、B两点的高差为1.520m,根据下面尺长方程计算直线AB的水平距离。

五、论述题

1.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论述学习“测量学”的目的和意义,并说明在你所学的专业中,何种情况下需要应用“测量学”的知识。

2.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论述“地形图的应用”。

六、实践操作题

经纬仪水准管轴与竖轴不垂直的检验步骤。

2.简述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3.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